第2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急,一会儿再说。”
  刘昀挑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回礼,取了几株晒干的香草,一同放出一尺长的木匣中。
  在离开库房前,他走到刘巍所指的方向,打开竹箧。
  箧内放着一卷竹简,刘昀略微展开一角,发现是一本从未见过的古籍。
  刘昀稍有几分意外,须臾间,明白了荀彧送上此物的缘由。
  荀彧确实很珍惜戏志才这个好友。
  刘昀如此想到。他伸手取出书简,从旁边的架子上另取了一样物什,加入回礼中。
  随后,他揣着这卷书简,和刘巍一同离开库房。
  ……
  月上柳梢。
  荀彧与陈群对坐,替他斟了一杯清酒。
  “族中来信,劝我'宜速归'。”荀彧倒完酒,将陶壶搁在榻旁,“我亦有一些事,需要与族人商议。待明日事了,我便启程,前往颍川。”
  明日就是医者为戏志才除痈的日子,荀彧选择延后一天离开,一是为了好友,二是为了与刘昀当面道别。
  即便是老成稳重如陈群,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免生出一些离别的愁绪来。
  他喟然叹道:“天下鼎沸,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
  荀彧闻言,温声笑道:“用不了许久,只需十天半月,你我自可相见。”
  陈群长叹的那一口气被不上不下地卡在正中,好半天才吸了回去。
  他的脑中闪过诸多猜测,最终指向最接近真相的那一个。
  “你要举族迁来陈国!?”
  因为过于惊诧,他的声音不由拔高了许多。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陈群连忙闭上嘴,但他盯着荀彧的目光填满了错愕与震惊。
  “何时定下的主意,其中是否有我不知道的内情?”
  并非是陈群不看好陈国,认为荀彧的决定不可思议。实在是因为他对荀彧了解甚深,知道荀彧的这一项决定绝不是冲动之下的产物。
  可是陈群分明记得,在来陈国之前,荀彧因为豫州的地理位置与政治特殊性,对陈国的未来持不乐观态度。哪怕进入陈国后的所见所闻让他改变了观念,但,仅仅凭借陈国五谷丰登的盛景与别具一格的农具,并不足以令荀彧回心转意,生出投效之心。
  除非——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出现了重要的转机,使陈国的某样东西……或者某个人,恰到好处地叩开了荀彧的心扉,让他生出了“如此,倒不妨一试的想法”。
  对于陈群的疑问,荀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意有所指地提起了刘昀:“世子虽然年少,但心志坚定,仁而不迂。观陈国之政,若能在风雨中立足,假以时日,当立不世之功。”
  话虽婉转,意思却已表达得鲜明。
  陈群没想到刘昀竟然闷声不响地把他们当中最难打动的荀彧给说服了,不由暗自称奇。
  想起这位表弟在他家中哄他母亲开心时的模样,陈群忍不住抽了抽唇角,默念“若非有着至诚之心,仅凭花言巧语,荀彧决计不可能认同”,总算把脑中那个有些糟糕的画面赶到一边。
  略微平复心境,陈群正准备细问,忽然,视线余光注意到一个从未见过的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