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这位进城的荀姓青年,就是近日弃官归乡的荀彧,荀文若。
  同为颍川大族,荀家与陈家亦是姻亲[4]。荀彧的一位堂姑曾嫁给陈群的祖父,若论两家的辈分,恐怕陈群还要唤荀彧一句阿叔。但两人年岁相差不大,又脾性相投,便一直以同辈身份相交。
  “一切皆好。长文这几日如何?”
  陈群接过荀彧递过来的酒,和他说了陈王世子与叛军的事。
  荀彧听得极为认真,陈群所说的战局,与他在城外看到的血迹一一对上。
  “如此说来,确实要多谢世子。”
  陈群知道荀彧并不是在为自己避开叛军而庆幸,他关注的中心,在于那些忙于农收的佃户。正因为刘昀及时制止叛军作乱,那些尚未成功逃离的百姓才没有遭到滥杀。
  酒过三巡,陈群才问出心中的疑问:“文若从雒阳一路南下,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回到颍阴,而是来了许县?”
  荀彧叹了口气:“听闻志才旧疾复发,我先来看看他。”
  第11章第 11 章
  荀彧口中的志才,姓戏,名斐,志才是他的字。与他们同为颍川的文人,如今在许县东侧的外城定居。
  陈群和戏斐没有什么交情,但戏斐是荀彧的朋友,因此陈群和戏斐也能算是点头之交。
  得知戏志才生病,陈群问道:“文若可去探望过了?”
  荀彧点头,又摇头:“已到他的住所,但去的时候,他尚在沉睡。听闻此病半夜磨人,使人睡卧不宁。他难得安睡片刻,我又怎可打扰,于是回了客舍,正巧得遇长文上门。”
  陈群叹息:“他竟也不与我说一声,我家门客有人略通岐黄之术,兴许能缓解一二。”
  “他那病乃是沉疴痼疾,看过无数疾医,均找不到治愈之法。以志才的性子,定是不想给你添麻烦,这才不让你知晓。就连我,也是收到奉孝的传信,方知他已病得如此之重。”
  荀彧神色黯然,敛袖失语。
  “民间有走街串巷的铃医,许多都深藏不露,仁心仁术。或许能有办法。”
  陈群如此宽慰道,款款起身,
  “总要让医者看过才好。我去家中找擅医之人。”
  荀彧同样起身,朝陈群郑重一揖:“有劳长文。”
  ……
  刘昀和陈纪谈心完毕,刚准备出门逛逛,就在门口看到行色匆匆的陈群。
  “表兄。”刘昀讶然,“何时如此急迫?”
  陈群派自己的随从进府找人,自己转身面向刘昀,和他解释:“有一友人患病,我让家中擅医的门客过去看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