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群紧蹙的眉头一直没有松开:“那浑人,仗着世子年少,许是面子薄,就异想天开,想窃取陈国的弩技。”
  陈纪同样兴味寥然,但他听到陈群这句话,却是露出一个奇异的笑:“面子薄?你那表弟,可绝非面薄之人。”
  想到陈闸那传来的消息,陈纪笑意加深。
  见微知著,刘昀看似手段柔和谦让,实则眼中揉不得沙,绝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和气,而曲意将就,与其他人和稀泥。
  “非要说来,我方才的言行,倒并非为世子阻挡麻烦,而是救了那些心思不正的老顽固。”
  陈群不解其意:“阿父是说……陈王?”
  陈纪没有解释,喟然一叹:“以前只听闻世子贤才博学,有治郡之能,未曾想到,其领兵作战的本事亦是不俗。”
  陈群想到自家那十几个目睹全程的部曲所汇报的内容,同样心生感慨:“后生可畏。”
  “你倒是老气横秋。”陈纪睨了幼子一眼,“‘后生可畏’岂是你能说的?”
  陈群淡然自若,头铁得很。
  又听陈纪道,“世子纬武经文,却能不骄不躁、韬光养晦,待人接物具有章法……以如今的乱象,或许……”
  陈群错愕地看向父亲。
  陈纪长叹了口气,“四海扰攘,朝中又雀喧鸠聚。董卓在京中作乱,竟要废立天子。朝中上下迟早经历一番血洗。到那时,京中定会强召世家名望入仕,我只怕也不能避免。”
  董卓废立天子的事还没有昭告天下,尚未掌握家族讯息渠道的陈群是第一次知道这事,大受震乱。又听陈纪说的后半截,陈群顾不上为董卓的逆行感到惊怒,连忙问道:
  “阿父年事已高,可否告假?”
  陈纪今年六十又一,膝下存活至今的只有陈群这个幼子。最近几年陈纪一直在家中著书,教育幼子,潜心专研学问。
  陈纪摇头:“只可惜你四叔早亡……”似说到痛事,他顿了一顿,
  “长文,世间诸事,均逃不过一个‘身不由己’。为父身后站着一整个陈家,不是一句‘不想去’,便能不去的。”
  陈群神色忡忡。
  陈纪道:“若我返京入仕,你可前往陈国……”
  话说到一半,骤然停止。
  家门将至,一个穿着陈家杂役服饰的人快步跑来,像是有什么重要消息需要汇报。
  陈纪便停下话语,等仆从跑近,缓声询问:“出了何事?”
  “听闻,主门放了一支车队入城,据说是颍川荀家的人。”
  陈群讶然:“莫非是文若?可是……”
  颍阴位于许县的西部,若从雒阳南下返乡,不必途径许县,如果那支车队真的是荀彧的车队,为何不直接返乡,而是先入许县?
  “许是有事。”陈纪下车,对陈群道,“我去看看世子和乡主。你若得闲,可先去拜访进城的荀家人。”
  陈群应下。
  ……
  因见了血,刘昀让人给刘仪煮了安神茶,看着她小口喝完,才替她掖了掖被子,准备端着碗离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