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清流雅望、长文通雅”的陈群小名叫阿宝,刘昀整个人缓缓裂开。半晌,他拼回破碎的理智,想到自己的小名也没好上多少,顿时淡定。
  小场面,曹操有个小名还叫“吉利”呢,所有人的小名都半斤八两,不用太过在意。
  母亲谢纶不知道他心中的小剧场,温声道:“这几年因为兵乱,我们两家停了走动。如今你与陈家小郎君均已长大,能独当一面,若得空闲,不妨替阿母走这一遭。姻亲之间还是要多来往,才不会变得生分。”
  刘昀笑着点头。
  谢纶从笥中取出一个小匣子,递给刘昀。
  “这是我为陈家准备的礼物。你也要为长辈和陈家兄弟准备一些赠礼,具体的条目,由你自己决定。我们两家的关系并不疏远,不用太过兴师动众,心意到即可。”
  刘昀接过匣子,记下母亲的提点:“弟、妹可要同去?”
  谢纶道:“带你妹妹一起去吧。她长这么大,还未出过陈县,让她出去松快松快。至于你弟弟……这个顽猴,太过闹腾,整天上房揭瓦。你姨母身子不好,顾不得他,不如把他拘在家中,也好收一收性子。”
  刘昀心想:弟,别说老哥不讲义气,我这可帮你争取过了。
  心中默点蜡,面上仍是清微淡远的君子之风。刘昀施施然并袖,拜别阿母,前往市场挑选礼物。
  陈县早已开辟了综合性的交易场所,虽比不上后世商业街,但也热闹非凡。
  刘昀在市场中找了又找,没找到符合心意的物件,便迈开腿,前往自己名下的“天工阁”。
  所谓的天工阁,取自《天工开物》。刘昀自己没什么取名的水平,信手从后世名著中粘了两字,反正意思到了就行。
  天工阁不仅负责改良弩等武器、军备的研究,城外的那台筒车也是他们造的。除此之外,天工阁偶尔也会制造一些有趣的器具。
  这些有趣的器具,大部分都是由大工匠家柴玉所造。据说三国曹魏也有个工匠叫梁玉,被曹操赶去养马,不知道和他麾下的柴玉是不是同一个人。
  习惯性地陷入头脑风暴,当刘昀回过神时,身边的侍卫已经完成先前的嘱托,替他把张辽带了过来。
  “世子。”
  “对于‘珍宝奇玩’,我一直没什么品鉴能力,你替我参谋参谋。”
  说是怎么说,可真实原因是一个人逛商场挑礼物好麻烦,不如拖个人一起下水,顺便还能增加一点熟练度,拉近关系。
  张辽虽不明所以,却还是认真接下这一“任务”。
  直到进入展览器皿的库房,张辽才弄明白刘昀那句“没什么品鉴能力”是什么意思。
  “文远,你瞧这个如何?”
  刘昀指着的是一只青铜足洗,
  “底部的几只青铜小鱼不仅仅是装饰品,你瞧,只要将热水倒下去,这几只小鱼就会张开‘嘴’,咬住洗脚那人的脚。”
  张辽:“……”
  “还有这个,”刘昀兴致勃勃地举起一个灯盏,“彩绘仕女青铜灯,里面的灯芯连接暗格,每当到了夜晚,灯油燃烧过半,就会接通暗格里的朱砂,让仕女灯流下血泪。”
  张辽欲言又止:“…………”世子,你真的是想给你表哥送见面礼,而不是镇唬恐吓,送他去西天?
  刘昀听不见张辽的心声,仍在“精心”地挑选礼物。
  不得不说,我国古代的器皿技艺真的非常神奇。前世他在博物馆,就看到过许多惊人的青铜器。
  就说春秋时期的那个“晋公盘”,装入水后,里面的青铜小动物可以360度自由转动,有的甚至可以张嘴。古代能工巧匠的工艺水平,远超后世想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