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去的诗合中,丹后弁的诗歌犹在眼前,每次去梅壶那边,这位女房的文采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知道这回会选出什么样的女官呢?
  “陛下您看,我们阅卷之后,觉得众位女孩的文采着实不俗,丝毫不输之前的官员之子。”淑子笑对冷泉。
  “不过这两篇,确实是让人赞叹,这份才干别说是在姑娘们中间,放眼所有的读书人里,都能排得上名号。”
  冷泉好奇地拿起了被放在最上面两张糊名的试卷。
  其中下面那张试卷笔迹端正、内容务实,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交往,恨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本指导手册。
  “这份答卷十分具体可行,一定是个人才。”冷泉点评。
  随后他拿起了被淑子放在最上的试卷:
  “女官之才德,即女之才,官之德。”
  “女子之才,有文有武,有德有艺……当立志向学,以成其才。才成而后,方能自立于世,为家国之光。”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官员之道,在明其身、廉其政、馈所养、奉其君……方可致君尧舜,再淳风俗。”(注)
  “男官行于朝野,女官奉于内廷。前朝之事不必避讳于女官之旨、内里大小不必遮掩于男官之笏。
  女官之才德,在于施展才能、明理忠君,非是女训女诫、贞洁罗裙,望君切记!”
  “治国同重任,安邦共朝阳。”
  在养母的影响下的冷泉没有否认女子的才能,但将两位母亲与大多数女人割裂开来的他也没有想到,女子不仅能像丹后弁那样写颂圣诗歌、新鲜语句,更能偏僻入里、畅谈才德。
  更没有想到,这一篇有理有据、文采斐然的文章竟是出自短短几刻钟的殿试里,出自眼前这群被美丽的衣裙点缀的姑娘们。
  仅仅这一篇,就将春天包括夕雾在内的考试的一众学生公子们不知甩到哪里了。
  况且下面的试卷里,文笔好的有,书法好的有,实在创新不出来只能引经据典掉书袋的也能看出来考生本人的阅读之广。
  这些姑娘,哪个不能让纨绔子弟汗颜!
  就连淑子都惊喜于那个“治国同重任,安邦共朝阳”的姑娘,已经迫不及待知晓这是谁了。
  这个时候,其他部门结束考核的考生们还没有离开,等着大家一起出宫。
  她们在女官们的指挥下,也坐在了清凉殿的回廊外,被紧张的气氛感染,心里也像打鼓一样等待着传说中“进士”的公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