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更好 第2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京的秋风送来阵阵凉爽,银杏叶将大地染成了金色。深秋的蓝靛厂路美轮美奂,河岸边的树叶在水中交织成了油画般的倒影。
  前段时间孟岑身心俱疲,这几天准备好好休养。他沿着河岸散步时,给一位作曲朋友打电话,问他今晚能不能陪自己喝两杯酒。
  作曲朋友心直口快:“当然可以啦,前天薛导来北京挑主创,我还以为你们一直在忙呢,没想到你还有时间喝小酒。”
  “薛导?哪个薛导?”孟岑以为自己听错了,皱了皱眉确认道:“薛子昌?”
  “对,就是那位投资文旅的薛总,现在不是改叫薛导了吗?听说他要亲自创作这个项目,这两天四处托人介绍作曲,还问到我这里来了呢。我以为你是他的执行导演,难道你不知道他来北京?”
  孟岑的心脏咚咚地跳了起来,说根本就不知道。
  “哦哦,那我就不清楚了。”作曲朋友知道自己多了嘴,急忙岔开了话题。
  银杏到了开花结果的季节,电线杆上贴满旅行社去香山赏红叶的一日游广告。尘归尘,土归土,人们都说秋天会迎来万物圆满。
  第二天一早醒来,孟岑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是云海隆昌的企业邮箱号,而邮件内容很短:
  “我不接受你们只退回30%的提议,如果你们不能退回80%的话,那我们法庭见。”
  这一刻,孟岑的脑海里像过电影般浮现出一幅幅过往的画面。
  ——在最初薛子昌发来邀约时,孟岑曾推脱自己资历尚浅,并建议他们找一位业内德高望重的老导演坐镇,当时薛子昌的回复是:
  “我们要给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在孟岑第一次带团队去江西采风时,薛子昌曾当着他的面怒斥手下人,说他们给孟岑安排的酒店只是四星级,必须要马上换成五星级。从酒店住宿到商务车辆,薛子昌没有吝啬接待标准,给足了孟岑及其团队的面子,让孟岑对他更加忠心。当时,薛子昌向孟岑提了个建议:
  “我希望你们回北京后,能尽快把合同签下来才好,我们的法务部很强大,合同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开始创作以后,薛子昌三天两头让孟岑再出一版新方案,却又说不清楚这版方案的问题在哪里。逐渐的,薛子昌的手里积累起越来越多的方案,但仍然让孟岑马不停蹄地创作:
  “不是让你修改,是让你出新方案。我也说不出哪里不好,总之你多出几版给我看看。”
  ——在双方的合作关系破裂后,薛子昌就没有再露过面。只是过了一个月,孟岑再次听业内人聊起他时,就变成了新的身份:
  “听说薛总这次是薛导啦,要独挑《梦回红崖》的大梁。”
  在满地银杏落叶中,孟岑顾不上散步了,急忙回家找出了那份合同。在白纸黑字的合同里,他终于看到了一条此前从未留意过的条款:
  “如乙方的创作成果未能达到项目负责人已完成的其它作品的水平或未获得甲方认可,甲方有权不予支付款项,单方面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乙方赔偿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在重新翻阅合同的过程中,孟岑越来越发凉,他的手指忍不住地颤抖,直到把合同往前一推,全身重重地靠向了椅背。
  9月中旬的一天,晚八点的北京处在晚高峰的尾声。在芳草地附近街道的施工现场,随处可见临时的宣传口号,说“apec会议即将在京召开,保护蓝天白云市民人人有责”。
  自上周起,市民们就听说北京将在明年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地点设立在雁栖湖。如今虽然还有一年时间,但在倒计时一年的会议筹备过程中,北京的空气质量和环境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
  夜色中,芳草地某栋写字楼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加班的白领们结束了工作,互相告别着准备回家。
  然而在大厅一楼的电梯旁,西装革履的顾天宇佩戴着工牌,安静地等待着当事人的到来。很快,一个男人走进了写字楼的旋转门。
  “你是姜律师吗?”孟岑问顾天宇。
  顾天宇急忙迎上去握手:“孟导好,我是天睿律师事务所的顾天宇,姜律让我在这里接您。”
  在电梯里,局促的密闭空间内漂浮着阵阵焦虑的气息,顾天宇率先打破了沉默:“听说您是遇到了合同纠纷,对吧?”
  “嗯,但事情的经过说来话长。”孟岑疲惫地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