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3)
他一翻白眼,万般无奈地往椅背上一靠。
就见沈听澜信步走近来,手里拎着一壶酒。
万统领原本还摊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瞄到那酒壶,整个人立刻紧绷地坐直了身体。
他咽了咽口水,声音干涩,带着些许惶恐:“这是做什么?”
沈听澜眉眼弯弯,笑容真切,没有半点虚伪薄情之意,和这人平常的状态截然不同。
他上挑的狐狸眼里,似乎暗藏着几分扭曲的兴奋之感。
“子熙啊……看到燕州传来的密信,我心里甚是欢喜,特地来找你叙旧,陪我喝一杯吧?”
万统领脊背一阵恶寒窜了上来,他脑袋晃得像拨浪鼓:“不喝!额……我是说……我最近正当值,不能饮酒。”
死嘴,快说啊,说个理由把这神经病给劝住。
密信里的事情虽然值得高兴,但至于让沈听澜动这般歹念吗?
沈听澜沉吟一声,再度笑了起来,“嗯,也是,那我去找别人吧,不打扰你用膳了。”
万统领“噌”起身,木着一张脸按住了沈听澜的肩膀,亲自挪了一张椅子过来,让沈相坐下。
“不打扰,我刚刚开玩笑的。”
哈哈,出去找别人喝?这一杯倒的人怎么敢的?
鬼知道沈听澜出去一晚上再回来,外面一夜之间会出现多少人争着给他当狗。
第56章 恩怨纠缠 万统领的卧房里……
万统领的卧房里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他坐在自己的角柜边上,慢悠悠地一层一层打开,故作苦恼地将里面的器皿挨个拿出来查看,又小心翼翼地放回。
“我记得前阵子有人给我上供了个瓷碗,怎么找不到了?”
刚把沈听澜按下来,这人就收缴了那壶酒,放在柜子上方,自己非说什么沈相要喝酒,得找出他珍藏的那一套茶具才行,勉强配得上沈相高贵的身份。
沈听澜没有在意这人前言不搭后语似的推诿,坐在桌边,慵懒地单手撑着下巴,看着万统领在他对面表演。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轻轻吐出一声叹息:“子熙,你觉得如今的发展,是好是坏?”
油灯底下,金色瞳孔的竹叶青顺着他的袖口攀爬而上,环在他的肩颈处,在他耳边“嘶嘶”地吐着信子。
酒不醉人人自醉。
沈听澜这状态像是骤然大喜过望,曾经纠缠的心结终于纾解,有种飘飘欲仙之感。
万统领停下找东西的手,回身和沈听澜对视一眼,看到那张昳丽的脸上,缠绕上少许扭曲的神情。
好似如今燕州来信,说陛下不打算牺牲自己帮少帝登位,对沈听澜来说不算是好事。
万统领翘起腿,抬手随意掐算,“还是原来的话,我本就认为琼州一朝乃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可普天之下,谁能入得了陛下的眼。”沈听澜微微眯起眼睛,抬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其实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江枕玉的决定早有预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景和二年,徐将军于旧都竹林自戕。 ↑返回顶部↑
就见沈听澜信步走近来,手里拎着一壶酒。
万统领原本还摊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瞄到那酒壶,整个人立刻紧绷地坐直了身体。
他咽了咽口水,声音干涩,带着些许惶恐:“这是做什么?”
沈听澜眉眼弯弯,笑容真切,没有半点虚伪薄情之意,和这人平常的状态截然不同。
他上挑的狐狸眼里,似乎暗藏着几分扭曲的兴奋之感。
“子熙啊……看到燕州传来的密信,我心里甚是欢喜,特地来找你叙旧,陪我喝一杯吧?”
万统领脊背一阵恶寒窜了上来,他脑袋晃得像拨浪鼓:“不喝!额……我是说……我最近正当值,不能饮酒。”
死嘴,快说啊,说个理由把这神经病给劝住。
密信里的事情虽然值得高兴,但至于让沈听澜动这般歹念吗?
沈听澜沉吟一声,再度笑了起来,“嗯,也是,那我去找别人吧,不打扰你用膳了。”
万统领“噌”起身,木着一张脸按住了沈听澜的肩膀,亲自挪了一张椅子过来,让沈相坐下。
“不打扰,我刚刚开玩笑的。”
哈哈,出去找别人喝?这一杯倒的人怎么敢的?
鬼知道沈听澜出去一晚上再回来,外面一夜之间会出现多少人争着给他当狗。
第56章 恩怨纠缠 万统领的卧房里……
万统领的卧房里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
他坐在自己的角柜边上,慢悠悠地一层一层打开,故作苦恼地将里面的器皿挨个拿出来查看,又小心翼翼地放回。
“我记得前阵子有人给我上供了个瓷碗,怎么找不到了?”
刚把沈听澜按下来,这人就收缴了那壶酒,放在柜子上方,自己非说什么沈相要喝酒,得找出他珍藏的那一套茶具才行,勉强配得上沈相高贵的身份。
沈听澜没有在意这人前言不搭后语似的推诿,坐在桌边,慵懒地单手撑着下巴,看着万统领在他对面表演。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轻轻吐出一声叹息:“子熙,你觉得如今的发展,是好是坏?”
油灯底下,金色瞳孔的竹叶青顺着他的袖口攀爬而上,环在他的肩颈处,在他耳边“嘶嘶”地吐着信子。
酒不醉人人自醉。
沈听澜这状态像是骤然大喜过望,曾经纠缠的心结终于纾解,有种飘飘欲仙之感。
万统领停下找东西的手,回身和沈听澜对视一眼,看到那张昳丽的脸上,缠绕上少许扭曲的神情。
好似如今燕州来信,说陛下不打算牺牲自己帮少帝登位,对沈听澜来说不算是好事。
万统领翘起腿,抬手随意掐算,“还是原来的话,我本就认为琼州一朝乃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可普天之下,谁能入得了陛下的眼。”沈听澜微微眯起眼睛,抬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其实他们彼此都心知肚明,江枕玉的决定早有预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景和二年,徐将军于旧都竹林自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