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3)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应青炀真的想要走上那条登高之路。
应青炀磕磕绊绊地长了年岁,看过这个时代的人间百态,却始终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仿佛一切都是一场梦,再睁眼他还在无菌房里,等待着不知道何时降临的死期。
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份,不在乎这个时代谁当皇帝,谁掌大权,更不在乎忠孝礼教,来自未来的灵魂,本就不该被这个时代束缚。
但他是如此热爱活着的感觉,热爱自由的生命,他喜欢海晏河清的世界,喜欢众人露出欢颜。
直到大梁立国的消息传来,他听着大梁太上皇的事迹,听着百姓为其歌功颂德,应青炀登上山巅,终于决定只抓住触手可及的生活。
他不是天潢贵胄,也不做乱臣贼子,他是芸芸众生。
他想要所有人都能活着。
可应青炀自然也不是圣人,他看着曾经一起生活过的人郁郁而终,多少人临死前嘶哑地唤他一声“殿下”,带着不能归乡的遗憾含恨闭上眼睛。
他在那些声音里痛苦过,迷茫过,多少次想着,或许大闹一场死得快活,也好过这拷问心灵的折磨。
再开朗的人,也忍不住疯魔。
所以应青炀喜欢听关于太上皇的传闻,也乐于听别人称颂他是个明君,更奇妙地发现对方的每一个做法都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
应青炀便知道,坐在皇位上的是太上皇还是反梁复应的他自己,都没有什么差别。而只要那人还尚在人间,他便可以自由随心地活着。
应青炀也常常在想,自己重活一世并非幸运,而是惩罚。
他错失的那碗孟婆汤,让他带着健全的人格再见这人世间,而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
如果他早早忘却前世种种,他会在反梁复应的呼声中被塑造成另一种模样,迷失自我,把自己放在所谓皇室遗孤的位置上,走上谋反之路,然后在某一天,作为一个反派,死在正直的主角刀下。
如果他更自私坚定,就算明知自己要一次次辜负期待,也不会因而苦痛。
他要装作疯癫,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无知模样,藏起所有与人不同的端倪,才能让可能被挑起的战火消失在他手中。
没有人会因此感谢他,但他问心无愧。
*
应青炀眼前一片模糊,他感觉自己在昏沉间已然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走马灯,足以把他半年以来积攒的好心情付之一炬。
他内心只剩一片荒凉。
好像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自诩对得起很多人,到头来始终要被命运裹挟,再度被拖至高台。
深深的疲惫感遍布全身,唯有脚腕处的伤口传来细微的痛感。
应青炀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可能是中毒了。
应青炀开口用嘶哑的声音问:“为什么要做这种事?”
杨崎深深地看着他,“殿下,这是我们约定好的。”
应青炀明白了。
杨崎从来不是在看他,也不是在为他跪拜,更不是在为大应皇室跪拜。
杨崎这辈子只效忠一个人,他是先太子应九霄最忠实的拥趸,直到对方死后多年,还依然如此念念不忘。 ↑返回顶部↑
应青炀磕磕绊绊地长了年岁,看过这个时代的人间百态,却始终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仿佛一切都是一场梦,再睁眼他还在无菌房里,等待着不知道何时降临的死期。
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份,不在乎这个时代谁当皇帝,谁掌大权,更不在乎忠孝礼教,来自未来的灵魂,本就不该被这个时代束缚。
但他是如此热爱活着的感觉,热爱自由的生命,他喜欢海晏河清的世界,喜欢众人露出欢颜。
直到大梁立国的消息传来,他听着大梁太上皇的事迹,听着百姓为其歌功颂德,应青炀登上山巅,终于决定只抓住触手可及的生活。
他不是天潢贵胄,也不做乱臣贼子,他是芸芸众生。
他想要所有人都能活着。
可应青炀自然也不是圣人,他看着曾经一起生活过的人郁郁而终,多少人临死前嘶哑地唤他一声“殿下”,带着不能归乡的遗憾含恨闭上眼睛。
他在那些声音里痛苦过,迷茫过,多少次想着,或许大闹一场死得快活,也好过这拷问心灵的折磨。
再开朗的人,也忍不住疯魔。
所以应青炀喜欢听关于太上皇的传闻,也乐于听别人称颂他是个明君,更奇妙地发现对方的每一个做法都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
应青炀便知道,坐在皇位上的是太上皇还是反梁复应的他自己,都没有什么差别。而只要那人还尚在人间,他便可以自由随心地活着。
应青炀也常常在想,自己重活一世并非幸运,而是惩罚。
他错失的那碗孟婆汤,让他带着健全的人格再见这人世间,而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
如果他早早忘却前世种种,他会在反梁复应的呼声中被塑造成另一种模样,迷失自我,把自己放在所谓皇室遗孤的位置上,走上谋反之路,然后在某一天,作为一个反派,死在正直的主角刀下。
如果他更自私坚定,就算明知自己要一次次辜负期待,也不会因而苦痛。
他要装作疯癫,装作什么都不懂的无知模样,藏起所有与人不同的端倪,才能让可能被挑起的战火消失在他手中。
没有人会因此感谢他,但他问心无愧。
*
应青炀眼前一片模糊,他感觉自己在昏沉间已然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走马灯,足以把他半年以来积攒的好心情付之一炬。
他内心只剩一片荒凉。
好像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自诩对得起很多人,到头来始终要被命运裹挟,再度被拖至高台。
深深的疲惫感遍布全身,唯有脚腕处的伤口传来细微的痛感。
应青炀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可能是中毒了。
应青炀开口用嘶哑的声音问:“为什么要做这种事?”
杨崎深深地看着他,“殿下,这是我们约定好的。”
应青炀明白了。
杨崎从来不是在看他,也不是在为他跪拜,更不是在为大应皇室跪拜。
杨崎这辈子只效忠一个人,他是先太子应九霄最忠实的拥趸,直到对方死后多年,还依然如此念念不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