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没有退路,也绝不会退。
  至于兄长和宁国府,其实并不是一定要选择萧淮川。
  虽然就目前形势来说,只有萧淮川登基,贾家和宁国府才有活路。
  不过,眼下情况,宁国府的立场模糊一些,反而可以更好的迷惑某些人的视线。
  第39章
  贾敷低头, 不再作声,沉默地转着大拇指上的扳指。
  书房内一片寂静。
  忽然,贾敷像是做了什么决定, 他忽然开口,
  “今日宴席,东平郡王私下寻了我。”
  贾敬看向贾敷, 眼神闪过一丝疑惑, “所为何事?”
  东平郡王算起来, 与二叔贾代善关系更为亲密, 算是拜把子的弟兄,与他们宁国府关系倒显得没那么亲近。
  私下说,看来这事情不方便放在面上, 比较私密重要, 那么找关系更亲近的贾代善更稳妥,怎么就找贾敷了呢?
  贾敷显然也看出贾敬的想法,他没先急着解释,而是从旁边的书架上, 拿出了一卷轴,铺在桌上。
  贾敬凑近一看。
  “这是……这是咱们大乾的舆图?”
  贾敬盯着舆图的眼睛微微眯, 目光上下扫视, 落在了东南一角。
  下一瞬, 贾敷的手也点在了那个位置。
  果然, 东南闽州。
  “看这里, 闽州。”贾敷看着贾敬, “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贾敬颔首:“嗯, 知道。东平王的封地所在。”
  如今四王八公这些老勋贵, 多是当年与太祖皇帝一起起事, 获得爵位。
  而四位异姓王,除了军功卓越,在亲疏远近上,与其他公侯相较,也与太祖皇帝亲近许多,虽是异姓,但还是有血缘姻亲关系在。
  初封四王,即为“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皇恩浩荡,世袭已有两代。
  今日寻贾敷的,便是第二任东平郡王,梅君台,算起来,与他们的父亲是一辈。
  贾敷点点头,“闽州这块地方,就是当年初代东平郡王起事的地方,天下初定后,太祖皇帝也就将这块地赐于东平郡王做封地,老东平郡王掌一方军务。”
  “而等到现任东平郡王承袭爵位时,为感‘皇恩浩荡’,‘主动’将手中的兵权军务全部交出。”
  说到这里时,贾敷在某些字眼上加重了语气,脸上和眼底尽是讽刺。
  “圣上因此大为感动,手一挥,为东平郡王增加了一万户食邑,兵权自然也是收了回去,而军务是则是转到了闽州都指挥使司。”
  贾敬静静听着,心中揣测东平郡王的来意。
  “东平郡王现如今看着不掌管闽州军务,可到底是他的封地,大小事务还是要看顾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