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45节(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刘裕,我们也说他就是当世王莽,以前为了夺取皇位,所装出来的忠义,护民,仁义,全都是假的,他舍生为了同袍,不过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为他所用,最后他就是利用了同袍,战友们的牺牲,为自己打下的功劳,这才篡夺了江山。以前口口声声是大晋的忠臣,建义灭桓,其实只不过是为了他个人的野心,在力量不足,名望不够时,继续拿晋国皇帝当成大旗,当成傀儡,以便他利用晋帝的名义,发号施令。”
  “等刘裕功业建立,时机成熟时,就自立为帝,他这样当上了皇帝,就跟以前的冉闵一样,是个战争狂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转移内部矛盾,就要对外不停地发动战争,不管百姓死活,征税抽丁,只为了完成他一统天下的独夫之梦,最后弄得民不聊生,也背叛了一直跟他合作的世家贵族,只要我们按这个口径去宣传,在民间抹黑刘裕的形象,让他变成伪君子,那他的政策,就执行不下去了吧。”
  老祖微微一笑:“这确实可以打击刘裕的形象,但是,我前面说过,刘裕的政策是为了百姓,不是为了他个人,为了自己,他掌握了权力之后,北伐战争可以让普通百姓有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机会,义务教育能让所有人学到知识,而分地给百姓耕作,也是让百姓有了赖以为生的条件,这些实打实的好处,比虚妄的什么忠义,君臣名份,不是更有利吗?百姓只会看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不会太在意谁在皇位之上。王莽的失败,不在于他的虚伪,而是因为他没有办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个王政复古,只是一厢情愿的空想罢了。”
  说到这里,老祖顿了顿:“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但只是用这些手段,还不足以阻止刘裕实现他的计划,如果真正想要阻止刘裕,那最好的办法,是从他的身边最亲近的人下手,这样才会乱他的方寸。”
  黑袍的双眼一亮:“对啊,刘裕是个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人,在南燕的时候,因为慕容兰之死,一度失去理智,要屠灭整个广固城,如果真的让他这么做了,那刘裕就会成为一个彻底的嗜血屠夫,魔王。若不是慕容兰死前最后劝了他一次,他还真的就会这么做了。可见,对刘裕来说,至亲至爱之人,仍然是他的致命死穴。”
  第5504章 煽动各处反刘裕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是的,所以说,让刘裕至亲之人,跟他反目成仇,甚至是要取刘裕的性命,这就是对刘裕最大的打击,曾经慕容垂想利用慕容兰去和刘裕相爱相杀,可是到最后,慕容兰却是站在刘裕的一边,宁可牺牲了她的族人和部落,这是慕容垂没有意料到的,他原本以为慕容兰是足够理性之人,即使再爱刘裕,也不会因为刘裕而背叛自己的族群,结果刘裕的理想感动了慕容兰,让她愿意为了天下百姓和永世的和平,而放弃自己一家一姓的部落与族中贵族,和刘裕站在一起。”
  “但那次慕容兰的死也是让刘裕彻底地失了理智,几乎要下令屠城,若如此,刘裕也是彻底地堕入了魔道,倒反而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员了。只是现在,刘裕又重新清醒了过来,再想让他失去理智,除非是再来一次让他至亲至爱之人来背叛他。”
  黑袍的眉头一皱:“刘毅算是他多年的兄弟,诸葛长民也是,如果我们想办法让这两个人起兵反叛,要刘裕跟他们刀兵相见,会不会有这个效果?”
  老祖摇了摇头,正色道:“现在刘裕跟他们的感情已经非常淡了,尤其是刘毅野心勃勃想要当藩镇搞分裂,而诸葛长民虽然没有野心,但是贪腐严重成为地方一大祸害,早已经不是当年和刘裕同心同德的战友了,如果他们真的开战,刘裕会痛心,会怒其不争气,但不至于失去理智,因为如果刘裕真的念及他们的兄弟之情,应该现在就想办法夺他们的兵权,避免刀兵相见的可能,而现在还放纵他们,那显然是已经起了郑伯克段的心思了。”
  斗蓬叹了口气:“是的,就象当年刘裕对王愉一家下手一样,是给这些世家高门继续为非作歹,罪恶昭彰于天下的机会,这样再行诛戮,天下人就没有觉得可惜的,也不会觉得刘裕是在故意打击报复。刘毅以前就曾经想杀过刘裕,刘裕放过了他一回,要是再次因为想要割据自立,分裂叛乱而被消灭,那天下没人会说刘裕诛杀兄弟了。”
  说到这里,黑袍勾了勾嘴角:“那么,是不是可以想办法让刘敬宣也跟刘裕为敌作对呢,刘毅和诸葛长民也许刘裕不在乎,但是刘敬宣和向弥,刘裕还是拿他们当亲兄弟的,如果要刘裕夺刘敬宣的兵权,让他离开青州回京,我们是不是有办法让刘敬宣起兵反叛呢?”
  老祖笑道:“黑袍尊者,你怎么会想着刘敬宣会起兵背叛刘裕这种事呢,刘敬宣就算是死,也不会与刘裕为敌的,这是他跟刘毅,诸葛长民的根本区别。因为刘敬宣是从心底里服气刘裕,而且现在淮北山寨已经随着南燕的灭亡,青州的平定,而开始拆迁解散了,刘敬宣的老部下都没了,还要保持军团做什么,青州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可留恋的,到京城去当个荣誉性质的高官,跟刘裕一起作伴,以后有机会北伐时再领禁军出征,不是最好的结果吗?”
  黑袍微微一笑:“刘敬宣本人也许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青州的土豪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手脚呢?比如青州这种齐鲁之地,从秦灭六国开始,就一直不太服从中央政权的管理,当地的从齐国以来的大姓,豪族不少,也一直能控制本地的基层,民间,齐鲁百姓,也认同这些地方豪强胜过认同关中,洛阳为首的中央政权,一遇天下大乱,齐地必然会割据自立,自五胡乱华以来,齐地青州,实质性的自立,已有百年,即使是南燕慕容氏在齐地建国时,也是跟当地的汉人豪强大族合作,而没有真的剥夺他们的地方自治权。”
  “所以,刘裕要是想搞中央集权,收权力归中央,以后由他的那个蓝翔吏校里选拔出来的官吏来治理齐鲁之地,必然会动摇本地豪强的利益,虽然刘穆之杀了封懿,韩范这些本地大族的首领,但这只是敲山震虎,没有动摇齐地豪强治理的根基,而且也可以看成是辟闾道秀这些在南燕时被打击的豪强,对于跟南燕政权合作的封家,韩家的打击报复,以便让自己上位。”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齐鲁之地,确实是认豪强大族胜过认中央政权,这或许是刘裕以后想把青州真正地置于朝廷治下后,隐藏的一个大矛盾。不过,刘敬宣率兵镇守青州,再让段宏这些鲜卑将领统领以前的鲜卑族人,以军户的形式仍然驻扎在青州,这显然是刘裕震慑青州豪强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这次天师道之乱中,青州的豪强大族都没有趁机起兵反叛,那以后更不太可能了。”
  斗蓬微微一笑,说道:“老祖啊,这回青州豪强没有反叛,是因为刘敬宣的不少兵马还在青州,没有直接一次性地南下,他们征燕的大军团因为疫病的原因,是开到东莱,然后分别治病调理,等病情稍好转,不至于危及性命时,再上高句丽的船队,运往会稽,在会稽那里得到彻底的治疗,完全恢复后才北上建康,虽然花了点时间,但也让青州不至于一下子成为兵力真空,也断了青州当时新附豪强们的歪心思。”
  “刘穆之当时主政青州,他是先打着要防御北魏,起兵入援建康打击天师道的名义,让各大豪族回乡后募兵征粮,以备战时之用,这也是对青州本地豪强释放出的一种信任他们,由他们自行安抚乡间的信号,大多数的豪强一看东晋政权如此信任他们,没有让他们散兵回家,而是要他们自己承担守卫青州的责任,那就以为以后东晋政权会跟之前的南燕,后赵一样,让他们放手自治,于是更是不会有反叛之心呢。”
  “当时还是我派了不少人去散布谣言,说是刘裕搞蓝翔吏校,就是要让别的地方的士族以后取代这些豪族的基层官吏之职!”
  第5505章 平叛之兵诛大族
  斗蓬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这才让有些当地豪强意识了过来,刘裕现在是因为跟天师道打仗,没有多余的兵力来镇压青州,等他腾出手来,必会强制在青州收缴豪强的军队,还有治权!到了那时候,青州各地豪强,再无反抗之力,而自治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也将会彻底终结。”
  老祖满意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你的这个做法,很不错,只不过,你没直接找韩范,封懿他们这几个豪强首领,而是找他们的一些庶家,支流,怎么,你是信不过他们会趁机起兵吗?”
  斗蓬叹了口气:“这些家伙是老滑头,不会在大势未明之前就轻易地站队或者起兵的,但会让他们的一些分家,庶侄们借着一些和新任中央官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趁机上山进坞,形成盗匪之类的武装,这是齐地几百年来的惯用套路,官军外来,往往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尤其是进山剿灭这些盗匪,往往还需要当地豪强带路,但这些豪强大族早就暗通这些盗匪了,会提前给他们通风报信,让他们逃跑,等官军一撤,又会再来,如此周而复始,几次下来官军就苦不堪言,只能委托本地豪强大族去招安这些盗匪山贼,相应的,这基层的治权,包括各地的民团,庄丁就完全由本地的豪强大族来维持了,只需要向官府交税即可。”
  老祖点了点头:“这确实是齐地,乃至天下各地豪强大族们,抵抗外来官军的惯用手段,如果直接对这些头面上归顺官府,甚至愿意出丁协助官军进剿的豪强大族首领们下手,会失了人心,除非有足以搜索全境的山林,独力消灭这些地头蛇武装的强大军力,不然难以平定这些山贼,就算消灭了当地大量的人口,日后的生产和统治也会出大问题,往往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老祖的话风一转:“不过,你的这个计划还是失败了,斗蓬尊者,你可以说说,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呢。”
  斗蓬叹了口气:“首要的一点就是韩范和封懿这些本地豪强的首领,起码是在南燕时代位高权重的汉人大族首领,在经历了南燕灭亡的过程后,对刘裕的北伐晋军,尤其是北府军的强大战斗力,有了畏惧之心,以前齐鲁之地的政权易手,大多数是不战而降或者是旬日平定,象刘裕这种围攻广固一年,前后消灭数十万南燕军队的惨烈战争,还是很少见的,从韩范他们放弃后秦援军,直接向刘裕投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没有了直接跟刘裕正面起冲突的勇气了,起码,在短时间内,他们不敢妄动。”
  黑袍勾了勾嘴角:“可是等了几个月后,天师道作乱,直扑京城,刘裕自己带着将校们火速南归,而大军得了疫病,都在东莱郡的海边等待离开,齐鲁之地的晋军南方部队不足万人,这不是豪强们自立的好机会吗?”
  斗蓬摇了摇头:“没这么容易的,首先青州各地的豪强,并非铁板一块,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南燕时期风光无限的韩家,高家,封家这些家族,早就成了别人嫉妒的对象,尤其辟闾道秀,当年他父亲在抵抗慕容德时,因为这些家族的背叛和出卖,几乎遭遇了灭族之祸,跟着刘裕打回来后,仗着刘敬宣的势力,辟闾道秀大规模地收编之前溃散的南燕汉人散兵游勇,又和其他一些豪族占了那些原来被南燕鲜卑部落占据的田地村庄,势力顿时就膨胀了起来,也必然地会和韩家,封家这些大族,起了矛盾和冲突。”
  “辟闾道秀拉拢了象垣家,昌家这些在南燕时为将的中等汉人豪强,打着平定战后各地盗匪的名义,想要搜集韩家,封家等家族叛乱的罪证,这让韩范和封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但他们不动,不代表他们那些以前骄横惯了的分家,庶流们可以忍,于是他们还是在辟闾道秀等人率军来搜查时,与他们起了冲突,然后就跟往常一样,带着家丁和族人进山入坞,成为盗匪山寨,与朝廷对抗。虽然规模不大,但十几个山寨足以定性为叛乱了。”
  黑袍的眉头一皱:“可是这些山寨,坞堡,不是易守难攻吗,按你刚才说的那样,外来的官军很难平定,辟闾道秀他收编的那些散兵游勇,难道就能在没有当地人向导带路的情况下,就攻破这些山寨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