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33节(2 / 3)
刘裕正色道:“贺兰夫人,你对北魏,对拓跋氏的仇恨,我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我也感同身受,但凡事要出于理智,而不是出于冲动,你为了对拓跋硅报仇,可以隐忍近二十年,直到儿子成年后才要他去夺拓跋硅的江山,为什么来到晋国后,却这么急着要我出兵攻击北魏?”
贺兰敏咬着嘴唇,沉声道:“因为在我看来,北魏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拓跋嗣这个小杂种即位之后,诸多漠南部落不服他,叛乱不断,而漠北的柔然更是趁机建立了汗国,一统漠北,开始不断地侵袭漠南的北魏部落,即使是北燕,也是数次打败北魏的幽燕部队,在中原的河北诸郡,因为拓跋硅诛杀了崔氏,卢氏等名门望族,汉人豪强大族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你如果从青州出兵,河北肯定会有汉人大族群起响应,就象你打赢了临朐之战,青州的汉人豪强全都倒向了你这一方,这是上天给你的好机会,不要白白地错过。”
“如果你再犹豫不绝,要等个几年再出兵,那拓跋嗣在元老重臣和核心部落的支持下,会渐渐地平定各处的反抗与叛乱,稳住阵脚,草原人一向是敬畏强者,他会趁着在中原的和平时期,在稳定了漠南之后数次攻伐柔然,柔然虽强,也不过是典型的草原式打法,碰到十万以上的北魏骑兵来攻,必会远遁,虽然说这是草原部落的常态,但面对强敌不战而逃,是会失了各部之心的,到时候漠北的高车,铁勒诸部也会臣服于北魏,反过来攻击柔然,如此一来,漠北的柔然汗国会土崩瓦解,自顾不暇,哪还有力从北方再攻北魏呢?”
“至于北燕,胡夏,这些势力的实力有限,本就不敢单独对北魏开战,一旦没了柔然的出兵,他们连牵制性的趁火打劫也不敢了,只会跟北魏罢兵言和,甚至是称臣纳贡,这些外战和外交的胜利,只会反过来加强拓跋嗣的威望,助他巩固统治地位,现在的这些内忧外患,说白了是因为拓跋硅的突然身亡,没有留下指定的继承人所导致,那些给他征服的部落蠢蠢欲动,而内部的重臣大将也都会有些别的想法,至少打仗的时候不会出全力,所以这是拓跋氏和北魏最弱的时候,只要大晋这样的强国出兵,打败他的主力军团一次,那就算大晋不能亲手夺取北魏的江山,也能让四周的诸国对其群起攻之,将之消灭。”
刘裕冷冷地说道:“贺兰夫人,你是只要灭了北魏,消灭了拓跋氏的部落,报了仇就可以满意了,可是对大晋来说,这有何好处?且不说我现在还没灭了天师道,就说这大晋,征战连年,国内打得一片废墟,这种时候,再强行出兵攻打北魏,先不说师出无名,就算我们打赢了拓跋嗣的主力,也最多是收取河北南部和黄河以南的北魏地盘,拿个邺城之类的地方,别的地区,是根本无力继续攻取或者是推进的,反而是青州和江北出兵打河北,会造成这些地方的空虚,那后秦的中原军队就会袭击我们的侧翼,甚至夺取青州,我们在河北的军团就成了孤军,最后连撤回来都难了,这就是无论何时,我都要在保护侧翼安全,最好是夺取后秦的中原之地的情况下,才攻打北魏的原因,所有的兵棋推演,也是一半出兵河北,一半向西扩张夺取北魏的兖州之地,以防后秦为第一要务。”
贺兰敏咬了咬牙:“你是嫌只占了兖州,还有河北的南部之地,不值得你出兵的回报吗?刘裕,你就不想去解救那些在河北受北魏的奴役和镇压的汉人了吗,你不是最见不得汉人受胡虏的欺压与虐待吗?”
刘裕叹了口气:“全天下的汉人底层百姓,都在受各路势力的欺压和虐待,在后秦就不受欺压了?甚至是大晋内部,那些处于天师道恐怖统治之下的百姓就不受欺压了?在世家贵族的庄园里作牛作马的庄客们就不受欺压和虐待了?贺兰夫人,我不是神,就算是神,要解救全天下受欺压的百姓,也总有个先后次序吧。”
第5434章 国家虽大好战亡
贺兰敏冷冷地说道:“是,是有个先后次序,但你的意思我明白,在你看来,北魏的实力强大,尤其是骑兵军团庞大,还曾经胜过后燕这样的帝国,以大晋现在的情况,在河北与魏军决战,胜负难料,就算打赢,也是惨胜,胜利的结果,也不过是拿回河北南边的这些地方,就算灭了北魏,也是为他人作嫁衣,所以你觉得与其费劲跟强大的北魏死战,不如先去攻打相对好打的谯蜀,然后是后秦,就算灭不了后秦,起码取他们的中原之地,也不是太难的事。对吧。”
刘裕微微一笑:“你说得不错,不过这些都要建立在我整顿好了大晋内部,一统南方,而且积累了足够多的战争资源,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可以用于北伐的劲旅的基础上,现在我就算能灭了妖贼,杀了徐道覆,再好一点能成功顺利地诛杀卢循,彻底终结这场持续了二十年的大乱,大晋内部也是需要三到五年的时候来恢复的,从淝水之战就与我并肩作战的老兄弟们,已经渐渐地不能再在一线作战了,我得把各个军团拆分,变成战团,让比我们年轻十岁,十几岁的少帅大将们接手,然后兵将之间还要熟悉,将帅的作战风格还要磨合,老兵需要退伍,新兵需要训练,粮草和军械,盔甲也需要重新的打造与积累,贺兰夫人,虽然说有忘战必危的说法,但同样也有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的教训。”
“强如前秦,十余年来无往而不利,几乎无月不战,看似强大,但国内的百姓已经疲惫不堪,而征战多年的名将老兵,也折损良多,以至于在淝水之战,包括淝水之战前的一系列战事中,已经正面打不过晋军了,看似他们是无敌铁军,但在那时候,他们是要用三四十岁的老兵,体力和战斗能力早已经下降的这些老兵,来面对我们北府军二十岁左右的新锐,失败,也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
贺兰敏咬了咬牙:“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要知道,北魏现在四处动乱,周围诸国虎视眈眈,他们当年灭后燕时的老兵宿将,也面临你说的这些情况,青黄不接,军队中很多老兵已经退伍回家,让自己的子侄们从军战斗,就象那个老贼安同,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自己打仗了,而是让自己的狗崽子安颉为将,成为拓跋嗣的左右手,其他的那些北魏元老宿将,也多是如此,让自己的儿子,甚至是孙子从军战斗,也正是因此,他们就算和柔然那些草原野蛮人打,也没有太大的便宜可占。”
“可是,一旦让他们这样打个三年五载的,有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毛头小子变成了老兵精锐,那你可就麻烦了,到时候,你准备用新入伍,没打过仗的后生小子,或者是想要混军功的世家子侄们组建的新兵,去和这些虎狼作战吗?”
刘裕摆了摆手:“贺兰夫人想多了,军队总是要有更新换代和轮替的,不会说一下子全把老兵换完,最优秀的老兵会成为军官,尤其是基层,一线部队的队正,旅帅,幢主这些军官,对下一批新来军中的新兵,进行传帮带,而老兵也不会打完仗后马上就退伍还乡,会有一半左右的人仍然留在军中服役,与战后的新兵们共同训练,向他们传授足够多的战斗技能和经验,确保他们在一两年的训练之后,是真正掌握了上战场杀敌的水平。”
贺兰敏沉声道:“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不用拿来说事,刘裕,你总是以要休兵恢复来作借口,拖延时间,但我告诉你,要真的是三年到五年之后,北魏平定了内外的战乱,他就会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当年北魏灭后燕之时,可是实打实地出动了四十多万步骑的,现在他们有了大半个北方之地,手下的汉人州郡兵马也可以弄出数十万,你休养生息了,人家同样实力能迅速地增加,到时候你没有盟友对付北魏,是想要以一已之力,面对北魏的百万大军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世事无绝对,我相信只要我们北府军的军风,训练可以这样传承下去,就算是百万胡虏和北方汉儿,又有何惧?苻坚曾经也是百万大军,但在我们的面前,一战而溃,最后灭国,北魏的内外部矛盾,不会在这三五年内,就彻底平息,如果一直是以威压或者是强制手段,穷兵黩武,这反而对我们不是坏事。”
说到这里,刘裕微微一笑,继续道:“就象南燕,占了青州不过一州之地,不思保国护民,让青州百姓,包括他们好不容易从北方带来的鲜卑族人们有喘口气的机会,反而是征兵不断,战事不断,一个青州就能给他弄出四十多万军队,可想而之对民众的压榨到了何种程度,最后这四十万大军救了南燕吗?临朐一战,我击破了十余万燕军主力,直接就可以进围广固,而南燕的各地十余万汉人为主的守军,纷纷主动投降,甚至是加入我军,这就是我们中原人一直强调的,以王道伐霸道,吊民伐罪,最后终将是王道胜出。”
贺兰敏摆了摆手:“要是王道这么管用,也不会有五胡乱华了,这个时候,你们中原的王道到哪里去了?”
刘裕哈哈一笑,说道:“五胡乱华的原因,不就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吗?司马氏的诸王,还有天下的各路军阀,将帅们,为了争权夺利,而打得头破血流,就拿青州来说,蟠踞在青州的苟希,被人称为屠伯,不服从他,不愿意为他征战的百姓,天天被他以各种方式屠杀,他在青州欠的汉人百姓的血债,远远比石勒这些蛮族将帅要多,所以最后青州百姓宁可投奔石赵,接受异族胡虏的统治,也不想在苟希手下为民,这恰恰是苟希这个曾经的名将,不施仁义,不行王道,只相信以自己手中的军队,就可以横行一时,割据一方。如果我听了你贺兰夫人的话,无限制地战斗,无限制地压榨百姓,不恤民力,那我刘裕,就会成为苟希。”
第5435章 是敌是友看战果
贺兰敏的眉头一皱,说道:“不至于吧,你又没有残虐民众,就算现在在青州,你不也是免了青州几年的税赋吗,那个苟希是为了立威,时不时地去那些没交足税赋的郡县屠村杀人,把整村的百姓处死,堆成京观,这才有了屠伯的名声,我到了青州后,此人百年前的恐怖恶行,仍然让人谈之色变,你再怎么搞,也不可能变成这样的屠伯吧。”
刘裕平静地说道:“其实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因为苟希之所以如此残暴,就是因为在乱世之中,他割据一方,又觉得自己的地盘不够大,兵不够多,所以拼了命地要去压榨民众,你说他屠城灭村是为了立威,这话非常正确,那些只是因为乱世之中,民生艰难而少交了税赋的村子,就给他直接斩尽杀绝了,这说明他根本不顾民众的死活,不知道百姓才是撑起他的军队的根本,一旦这个根本没了,他就算手下一时军队再多,又能撑多久呢?一旦他的军队被外敌所击败,或者是分散用于镇压各地民众时,给强敌钻了空子直取他的都城,他就会象历史上这样身败名裂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冉闵,也是穷兵黩武,往死里压榨百姓,以维持自己的军队,最后民心尽失,而军心也会跟着散掉,毕竟,所有的军人将士,都是来自于民众,如果自己的家人都被一个独夫,暴君随便地诛戮,那自己还要为这样的人而战吗?”
贺兰敏叹了口气:“可是在乱世之中,是做不到让百姓过得太好的,毕竟不是天下太平,就象你现在在晋国,也收的税不比北魏轻到哪里去,甚至这次为了平定天师道,已经在吴地预收了两年的税,这才能把战争给进行下去。”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正是因为战争对于民众的消耗和压迫太大,所以我必须要作到张驰有度,战守结合,与妖贼天师道的战争,是不得已的,不是象北伐南燕这样的战争可以由我来选择是否进行,何时结束,就算是北伐南燕,也是在我建义成功之后,休息了三四年,让吴地的世家庄园恢复了孙恩之乱前七成左右的生产能力,积累了几年的粮草军械后,又有黑袍给我送上了出兵的借口,我才能顺势发动的。到现在,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近三年,把大半个大晋都打成了一片废墟,我不能再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对外发动不必要的战争了。”
贺兰敏叹了口气:“刘裕,我知道你的日子不好过,也知道大晋现在不容易,可是北魏更不容易啊,他们为了到处镇压起事的民众,打退漠北的柔然,有的州郡和部落已经把税赋收到五年以后了,甚至是十四岁的男丁都要上战场,你们艰苦,敌人更艰苦,要是让北魏缓过这口气来,想要再胜他们,可就难了。”
“而且,北方的汉人给这样镇压,屠戮,压榨,你难道就眼睁睁地坐视吗?你不是一向都自命要保护汉人百姓,绝不能允许他们在胡虏的马刀之下没命吗?现在北魏就在北方杀戮汉人百姓,你就这样坐视?”
刘裕沉声道:“贺兰夫人,不用激我,激了也没用,我当然想要保护天下每个汉人百姓,但那也要视自己的能力而定,如果我能力不足,冒然出兵,导致军溃国亡,那不仅是河北的汉人百姓,就连我们东晋的汉人百姓,我也无法守护了,难道这就是正确的吗?河北的汉人百姓,如果是反抗北魏的暴政,我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比如说由你的凤鸣会的成员,引他们举家举坞逃亡南方,到青州归晋,成为大晋的子民,必要的时候,我也可以出动小股军队去接应,但我不会派大军直接攻击北魏,引发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贺兰敏咬了咬牙:“你要我的手下,就做这种引百姓逃亡的事?帮着几家,几十家,百余家的汉人百姓逃亡?这可不容易,河北的汉人百姓多是拖家带口,推着大车小车逃命,而在平原之上,胡骑来回纵横,发现这种举族逃亡的,那就是来回冲杀,我的手下可没有本事保护这些百姓逃过这些游骑的追杀,历史上,曾经有数十万计的河北汉人,想要南下投晋,最后都死在了黄河北岸呢。”
刘裕的嘴角轻轻地勾了勾,说道:“如果无法接应他们南下,那你可以去河北派探子传递消息,让他们忍耐一时,如果无力反抗,那就先不要贸然自立,给北魏官府正常交税即可,大晋需要再过几年,时机成熟时才能来河北解救他们,忍一时换得以后的海阔天空,这点,你总能做到吧。”
贺兰敏没好气地说道:“刘裕,你居然要劝这些河北百姓,豪强们当汉奸,为北魏效力?你这天下战神,汉人守护者的名头,还要不要了?” ↑返回顶部↑
贺兰敏咬着嘴唇,沉声道:“因为在我看来,北魏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拓跋嗣这个小杂种即位之后,诸多漠南部落不服他,叛乱不断,而漠北的柔然更是趁机建立了汗国,一统漠北,开始不断地侵袭漠南的北魏部落,即使是北燕,也是数次打败北魏的幽燕部队,在中原的河北诸郡,因为拓跋硅诛杀了崔氏,卢氏等名门望族,汉人豪强大族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你如果从青州出兵,河北肯定会有汉人大族群起响应,就象你打赢了临朐之战,青州的汉人豪强全都倒向了你这一方,这是上天给你的好机会,不要白白地错过。”
“如果你再犹豫不绝,要等个几年再出兵,那拓跋嗣在元老重臣和核心部落的支持下,会渐渐地平定各处的反抗与叛乱,稳住阵脚,草原人一向是敬畏强者,他会趁着在中原的和平时期,在稳定了漠南之后数次攻伐柔然,柔然虽强,也不过是典型的草原式打法,碰到十万以上的北魏骑兵来攻,必会远遁,虽然说这是草原部落的常态,但面对强敌不战而逃,是会失了各部之心的,到时候漠北的高车,铁勒诸部也会臣服于北魏,反过来攻击柔然,如此一来,漠北的柔然汗国会土崩瓦解,自顾不暇,哪还有力从北方再攻北魏呢?”
“至于北燕,胡夏,这些势力的实力有限,本就不敢单独对北魏开战,一旦没了柔然的出兵,他们连牵制性的趁火打劫也不敢了,只会跟北魏罢兵言和,甚至是称臣纳贡,这些外战和外交的胜利,只会反过来加强拓跋嗣的威望,助他巩固统治地位,现在的这些内忧外患,说白了是因为拓跋硅的突然身亡,没有留下指定的继承人所导致,那些给他征服的部落蠢蠢欲动,而内部的重臣大将也都会有些别的想法,至少打仗的时候不会出全力,所以这是拓跋氏和北魏最弱的时候,只要大晋这样的强国出兵,打败他的主力军团一次,那就算大晋不能亲手夺取北魏的江山,也能让四周的诸国对其群起攻之,将之消灭。”
刘裕冷冷地说道:“贺兰夫人,你是只要灭了北魏,消灭了拓跋氏的部落,报了仇就可以满意了,可是对大晋来说,这有何好处?且不说我现在还没灭了天师道,就说这大晋,征战连年,国内打得一片废墟,这种时候,再强行出兵攻打北魏,先不说师出无名,就算我们打赢了拓跋嗣的主力,也最多是收取河北南部和黄河以南的北魏地盘,拿个邺城之类的地方,别的地区,是根本无力继续攻取或者是推进的,反而是青州和江北出兵打河北,会造成这些地方的空虚,那后秦的中原军队就会袭击我们的侧翼,甚至夺取青州,我们在河北的军团就成了孤军,最后连撤回来都难了,这就是无论何时,我都要在保护侧翼安全,最好是夺取后秦的中原之地的情况下,才攻打北魏的原因,所有的兵棋推演,也是一半出兵河北,一半向西扩张夺取北魏的兖州之地,以防后秦为第一要务。”
贺兰敏咬了咬牙:“你是嫌只占了兖州,还有河北的南部之地,不值得你出兵的回报吗?刘裕,你就不想去解救那些在河北受北魏的奴役和镇压的汉人了吗,你不是最见不得汉人受胡虏的欺压与虐待吗?”
刘裕叹了口气:“全天下的汉人底层百姓,都在受各路势力的欺压和虐待,在后秦就不受欺压了?甚至是大晋内部,那些处于天师道恐怖统治之下的百姓就不受欺压了?在世家贵族的庄园里作牛作马的庄客们就不受欺压和虐待了?贺兰夫人,我不是神,就算是神,要解救全天下受欺压的百姓,也总有个先后次序吧。”
第5434章 国家虽大好战亡
贺兰敏冷冷地说道:“是,是有个先后次序,但你的意思我明白,在你看来,北魏的实力强大,尤其是骑兵军团庞大,还曾经胜过后燕这样的帝国,以大晋现在的情况,在河北与魏军决战,胜负难料,就算打赢,也是惨胜,胜利的结果,也不过是拿回河北南边的这些地方,就算灭了北魏,也是为他人作嫁衣,所以你觉得与其费劲跟强大的北魏死战,不如先去攻打相对好打的谯蜀,然后是后秦,就算灭不了后秦,起码取他们的中原之地,也不是太难的事。对吧。”
刘裕微微一笑:“你说得不错,不过这些都要建立在我整顿好了大晋内部,一统南方,而且积累了足够多的战争资源,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可以用于北伐的劲旅的基础上,现在我就算能灭了妖贼,杀了徐道覆,再好一点能成功顺利地诛杀卢循,彻底终结这场持续了二十年的大乱,大晋内部也是需要三到五年的时候来恢复的,从淝水之战就与我并肩作战的老兄弟们,已经渐渐地不能再在一线作战了,我得把各个军团拆分,变成战团,让比我们年轻十岁,十几岁的少帅大将们接手,然后兵将之间还要熟悉,将帅的作战风格还要磨合,老兵需要退伍,新兵需要训练,粮草和军械,盔甲也需要重新的打造与积累,贺兰夫人,虽然说有忘战必危的说法,但同样也有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的教训。”
“强如前秦,十余年来无往而不利,几乎无月不战,看似强大,但国内的百姓已经疲惫不堪,而征战多年的名将老兵,也折损良多,以至于在淝水之战,包括淝水之战前的一系列战事中,已经正面打不过晋军了,看似他们是无敌铁军,但在那时候,他们是要用三四十岁的老兵,体力和战斗能力早已经下降的这些老兵,来面对我们北府军二十岁左右的新锐,失败,也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
贺兰敏咬了咬牙:“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要知道,北魏现在四处动乱,周围诸国虎视眈眈,他们当年灭后燕时的老兵宿将,也面临你说的这些情况,青黄不接,军队中很多老兵已经退伍回家,让自己的子侄们从军战斗,就象那个老贼安同,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自己打仗了,而是让自己的狗崽子安颉为将,成为拓跋嗣的左右手,其他的那些北魏元老宿将,也多是如此,让自己的儿子,甚至是孙子从军战斗,也正是因此,他们就算和柔然那些草原野蛮人打,也没有太大的便宜可占。”
“可是,一旦让他们这样打个三年五载的,有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毛头小子变成了老兵精锐,那你可就麻烦了,到时候,你准备用新入伍,没打过仗的后生小子,或者是想要混军功的世家子侄们组建的新兵,去和这些虎狼作战吗?”
刘裕摆了摆手:“贺兰夫人想多了,军队总是要有更新换代和轮替的,不会说一下子全把老兵换完,最优秀的老兵会成为军官,尤其是基层,一线部队的队正,旅帅,幢主这些军官,对下一批新来军中的新兵,进行传帮带,而老兵也不会打完仗后马上就退伍还乡,会有一半左右的人仍然留在军中服役,与战后的新兵们共同训练,向他们传授足够多的战斗技能和经验,确保他们在一两年的训练之后,是真正掌握了上战场杀敌的水平。”
贺兰敏沉声道:“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不用拿来说事,刘裕,你总是以要休兵恢复来作借口,拖延时间,但我告诉你,要真的是三年到五年之后,北魏平定了内外的战乱,他就会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军队,当年北魏灭后燕之时,可是实打实地出动了四十多万步骑的,现在他们有了大半个北方之地,手下的汉人州郡兵马也可以弄出数十万,你休养生息了,人家同样实力能迅速地增加,到时候你没有盟友对付北魏,是想要以一已之力,面对北魏的百万大军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世事无绝对,我相信只要我们北府军的军风,训练可以这样传承下去,就算是百万胡虏和北方汉儿,又有何惧?苻坚曾经也是百万大军,但在我们的面前,一战而溃,最后灭国,北魏的内外部矛盾,不会在这三五年内,就彻底平息,如果一直是以威压或者是强制手段,穷兵黩武,这反而对我们不是坏事。”
说到这里,刘裕微微一笑,继续道:“就象南燕,占了青州不过一州之地,不思保国护民,让青州百姓,包括他们好不容易从北方带来的鲜卑族人们有喘口气的机会,反而是征兵不断,战事不断,一个青州就能给他弄出四十多万军队,可想而之对民众的压榨到了何种程度,最后这四十万大军救了南燕吗?临朐一战,我击破了十余万燕军主力,直接就可以进围广固,而南燕的各地十余万汉人为主的守军,纷纷主动投降,甚至是加入我军,这就是我们中原人一直强调的,以王道伐霸道,吊民伐罪,最后终将是王道胜出。”
贺兰敏摆了摆手:“要是王道这么管用,也不会有五胡乱华了,这个时候,你们中原的王道到哪里去了?”
刘裕哈哈一笑,说道:“五胡乱华的原因,不就是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吗?司马氏的诸王,还有天下的各路军阀,将帅们,为了争权夺利,而打得头破血流,就拿青州来说,蟠踞在青州的苟希,被人称为屠伯,不服从他,不愿意为他征战的百姓,天天被他以各种方式屠杀,他在青州欠的汉人百姓的血债,远远比石勒这些蛮族将帅要多,所以最后青州百姓宁可投奔石赵,接受异族胡虏的统治,也不想在苟希手下为民,这恰恰是苟希这个曾经的名将,不施仁义,不行王道,只相信以自己手中的军队,就可以横行一时,割据一方。如果我听了你贺兰夫人的话,无限制地战斗,无限制地压榨百姓,不恤民力,那我刘裕,就会成为苟希。”
第5435章 是敌是友看战果
贺兰敏的眉头一皱,说道:“不至于吧,你又没有残虐民众,就算现在在青州,你不也是免了青州几年的税赋吗,那个苟希是为了立威,时不时地去那些没交足税赋的郡县屠村杀人,把整村的百姓处死,堆成京观,这才有了屠伯的名声,我到了青州后,此人百年前的恐怖恶行,仍然让人谈之色变,你再怎么搞,也不可能变成这样的屠伯吧。”
刘裕平静地说道:“其实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因为苟希之所以如此残暴,就是因为在乱世之中,他割据一方,又觉得自己的地盘不够大,兵不够多,所以拼了命地要去压榨民众,你说他屠城灭村是为了立威,这话非常正确,那些只是因为乱世之中,民生艰难而少交了税赋的村子,就给他直接斩尽杀绝了,这说明他根本不顾民众的死活,不知道百姓才是撑起他的军队的根本,一旦这个根本没了,他就算手下一时军队再多,又能撑多久呢?一旦他的军队被外敌所击败,或者是分散用于镇压各地民众时,给强敌钻了空子直取他的都城,他就会象历史上这样身败名裂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冉闵,也是穷兵黩武,往死里压榨百姓,以维持自己的军队,最后民心尽失,而军心也会跟着散掉,毕竟,所有的军人将士,都是来自于民众,如果自己的家人都被一个独夫,暴君随便地诛戮,那自己还要为这样的人而战吗?”
贺兰敏叹了口气:“可是在乱世之中,是做不到让百姓过得太好的,毕竟不是天下太平,就象你现在在晋国,也收的税不比北魏轻到哪里去,甚至这次为了平定天师道,已经在吴地预收了两年的税,这才能把战争给进行下去。”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正是因为战争对于民众的消耗和压迫太大,所以我必须要作到张驰有度,战守结合,与妖贼天师道的战争,是不得已的,不是象北伐南燕这样的战争可以由我来选择是否进行,何时结束,就算是北伐南燕,也是在我建义成功之后,休息了三四年,让吴地的世家庄园恢复了孙恩之乱前七成左右的生产能力,积累了几年的粮草军械后,又有黑袍给我送上了出兵的借口,我才能顺势发动的。到现在,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近三年,把大半个大晋都打成了一片废墟,我不能再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对外发动不必要的战争了。”
贺兰敏叹了口气:“刘裕,我知道你的日子不好过,也知道大晋现在不容易,可是北魏更不容易啊,他们为了到处镇压起事的民众,打退漠北的柔然,有的州郡和部落已经把税赋收到五年以后了,甚至是十四岁的男丁都要上战场,你们艰苦,敌人更艰苦,要是让北魏缓过这口气来,想要再胜他们,可就难了。”
“而且,北方的汉人给这样镇压,屠戮,压榨,你难道就眼睁睁地坐视吗?你不是一向都自命要保护汉人百姓,绝不能允许他们在胡虏的马刀之下没命吗?现在北魏就在北方杀戮汉人百姓,你就这样坐视?”
刘裕沉声道:“贺兰夫人,不用激我,激了也没用,我当然想要保护天下每个汉人百姓,但那也要视自己的能力而定,如果我能力不足,冒然出兵,导致军溃国亡,那不仅是河北的汉人百姓,就连我们东晋的汉人百姓,我也无法守护了,难道这就是正确的吗?河北的汉人百姓,如果是反抗北魏的暴政,我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比如说由你的凤鸣会的成员,引他们举家举坞逃亡南方,到青州归晋,成为大晋的子民,必要的时候,我也可以出动小股军队去接应,但我不会派大军直接攻击北魏,引发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贺兰敏咬了咬牙:“你要我的手下,就做这种引百姓逃亡的事?帮着几家,几十家,百余家的汉人百姓逃亡?这可不容易,河北的汉人百姓多是拖家带口,推着大车小车逃命,而在平原之上,胡骑来回纵横,发现这种举族逃亡的,那就是来回冲杀,我的手下可没有本事保护这些百姓逃过这些游骑的追杀,历史上,曾经有数十万计的河北汉人,想要南下投晋,最后都死在了黄河北岸呢。”
刘裕的嘴角轻轻地勾了勾,说道:“如果无法接应他们南下,那你可以去河北派探子传递消息,让他们忍耐一时,如果无力反抗,那就先不要贸然自立,给北魏官府正常交税即可,大晋需要再过几年,时机成熟时才能来河北解救他们,忍一时换得以后的海阔天空,这点,你总能做到吧。”
贺兰敏没好气地说道:“刘裕,你居然要劝这些河北百姓,豪强们当汉奸,为北魏效力?你这天下战神,汉人守护者的名头,还要不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