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9节(3 / 3)
刘裕咬着牙,满脸通红:“要是上天有这样的好生之德,能报应妖贼,那还要我们打仗做什么。这真的是一派胡言。这个慧远和尚是不是老糊涂了,把妖贼的命也当命,想要积累他的什么功德吗?”
贺兰敏平静地说道:“上次我和你报告过,此人是个狂热,虔诚的佛教徒,以为自己有着佛祖之力的保佑,想要保护所有的苍生,在守城期间,他亲自上城,救死扶伤,甚至是在矢石之中,独立城头,给了守城的将士们无比的信心和勇气!”
第5413章 交州风云成变数
贺兰敏顿了顿,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这慧远大师在城中还带着弟子们分发药汤,助那些水土不服,得了疫病的将士们活了下来,就连一度几乎要没命的孙处,都给他救活了。现在在城中,军民看他就如佛祖现身一般,他说什么,无人不会照办,吴隐之和孙处也同意了他的意见,这才会执行,从结果上看,起码现在广州城是安全了。”
刘裕长叹一声:“是的,若是如此,那就可以得到全城军民们的绝对信任和服从,我曾经多次扮演过这种孤胆英雄,独守孤城的角色,深知这时候此种角色在城中军民心中的地位,若是此人这样开口,那确实无论是吴隐之还是孙处,都只有照办。但现在的问题是,妖贼已经这样给放走了,我们难道就等着卢循以后卷土重来吗?高云烟的船队现在到哪里了?”
贺兰敏平静地说道:“按你的计划,高云烟的船队在助攻打下了广州城之后,取了城中的财宝,就返航了,连后续的广州保卫战也没有赶上,现在他们刚刚到了泉州港,而且,拿够了财宝的高句丽船队,也无心再作战了,按约定购买了泉州武库里的三千套准备好的铁甲之后,就再次出海,返航回国了。”
刘裕叹了口气:“也就是说,指望高句丽水师船队回去拦截卢循,已经不可能了,对吧。”
贺兰敏点了点头:“是的,而且汪洋大海之上,谁知道卢循他们去了哪里,不过,在妖贼军中,混进了我的探子,他们的行踪,我还是能掌握的,只要停靠到海岛或者是港湾,就会有消息传来,如果一直没消息,那就是远入汪洋深处,真的再也不回中土了,要是那样的话,未必是坏事。”
刘裕咬了咬牙:“以妖贼的习性,是绝不会就这样一去不回的,我很了解卢循,等我们大军撤离之后,他肯定会卷土重来,就象他从吴地跑到岭南,会积蓄力量,准备等待时机之后,再掀大乱。以我的判断,妖贼不会远去南洋那些小岛,他们更可能的,是去附近的交州,林邑这些地方,这些毕竟是成形的州郡和国家,人口众多,也有数以万计的军队,可供其驱使。”
贺兰敏平静地说道:“卢循残军已经下海,暂时不用管太多,不过,我这里还有个情报,就是似乎有来自交州方向的一个小商船队,在五天之前,到了卢循的营中,他们不是去的广州港,而是直接进了卢循在城外大营外的一个小港湾之中,也就是说,他们就是冲着卢循来的。”
刘裕的眉头一皱:“交州?杜慧度在接任了交州刺史之后,包括之前他父亲杜瑗,不是坚决与卢循为首的妖贼切割的吗,当年卢循刚刚起兵时曾经派了三拨使者去拉拢杜瑗,邀请他和自己一起起事,共享大权,还说要是事成之后,连荆州和广州也可以交给他,可就是这样,杜瑗都拒绝了,斩使以明心迹。甚至在卢循围攻建康时,杜瑗也没有改变和动摇。还有那杜慧度,他可是在建康当了多年的宿卫军军官,当时回交州时,还是我们一路派兵护送,他也知道我们建康保卫战打赢的消息,断不会在这个时候倒向妖贼。”
贺兰敏摇了摇头:“杜氏父子肯定是忠于朝廷的,可是下面的人就不一定了,尤其是交州和林邑接壤,而林邑国一直有吞并交州,进犯大晋的野心,多年来,杜氏一族掌交州之时,都是跟林邑国有不断的冲突,据我所知,在交州内部,还有一股跟杜氏父子有深仇大恨的势力,想着借外力报仇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说的是原来的九真太守,李逊的那几个儿子吗?”
贺兰敏点了点头,秀目微微地眯了起来:“是的,这李逊是当地的俚族酋长,有勇力,懂兵法,曾经和杜瑗是少年时的好友,一汉一夷,共掌交州,也曾经多次助杜瑗打败过林邑国的兵马,相当于卢循和徐道覆的关系,在整个交州境内,威望很高。”
“但是前年杜瑗得重病的时候,当时建康被围攻,身在建康为人质,或者说宿卫军军官的杜慧度无法回交州,杜瑗曾经上表请朝廷暂时让李逊代理州郡事务,但是朝廷当时怕李逊会和天师道勾结,毕竟之前卢循曾经送过李逊不少好处,让他代为说话引使者见杜瑗过,李逊收了财宝,也曾经劝过杜瑗不要一味地站在朝廷一边,可以静观时局变化,再作决定。”
刘裕咬了咬牙:“是的,这个李逊跟那个杀千摩大酋长私交颇深,子女之间也有联姻,妖贼一直想通过他来打开交州的大门,正是顾虑到这点,我们当时才没有答应杜瑗的请求,而是派了世家子腾遁之,前往交州上任。可没想到这李逊居然公然谋反叛乱,派儿子阻断道路,想要半路截杀腾遁之。”
贺兰敏叹了口气:“当时正是妖贼刚刚打败刘毅大军,气焰最盛之时,李逊也是误判了形势,以为妖贼即将夺取天下,这交州也应该落到他李氏的手中,这才敢公然作乱。可他没想到,卧病在床的老战友杜瑗,居然强撑着残躯,起兵讨伐了李逊,杜瑗毕竟是多年的交州刺史,威望极高,他可以举荐李逊,也同样可以讨伐李逊,于是本来跟随李逊的各个俚人部落和部份汉人军队,又转向了朝廷一方,李逊措手不及,在腾遁之带来的护卫军队与交州军队的夹击之下,全军覆没,本人也战死,只是他的两个儿子,逃到了林邑国,得到了这个敌国的庇护,从此,也成为了交州的后患。”
刘裕的眉头深锁,正色道:“是的,这就是我必须要用杜慧度去替代腾遁之的原因,腾遁之虽然忠于朝廷,但不知交州人情世故,难得当地人心,如果在杜瑗死后不以杜氏来接掌交州,会后患无穷,现在,你说有交州方向的船队去了卢循营中,这必是李氏余党吧。”
第5414章 击灭北魏共大志
贺兰敏平静地点了点头:“一年前,你让我开始刺探广州一带的妖贼军情的时候,我也顺便去打探了交州和林邑的情报,毕竟是临近广州的区域,其动向,尤其是交州杜氏对于朝廷的忠诚,也是值得关注的。这些情报,都是一年来我通过派往当地的眼线收集得到,当然,刘仆射,王皇后她们,也有自己的眼线来监控当地的情况,不过,我不太喜欢跟他们分享情报,因为我有自己的人马,手下,也有自己的通信手段,这点,在你让我建立凤鸣会的时候,就说得清楚了。”
刘裕冷冷地说道:“你收拢了阿兰原来的兰花组成员,这些人跟随她多年,忠诚可靠,而阿兰在临死前又把他们都托付给了你,现在你以自己的旧部和兰花组成员为基础,组建了这个凤鸣会,但我必须要提醒你,大晋是你最后的家,如果这个家没了,你也会失去所有,以前的那些个人的私心带来的灾难,请你引以为戒。”
贺兰敏淡然道:“这个道理,我当然清楚明白,以前的我,只爱拓跋硅一人,后来因爱生恨,所有的事,都是为了复仇而做,最后却落了个家破人亡,若不是慕容兰念在昔日同门姐妹之情上救了我,我早就没命了,现在,我的大仇人拓跋硅,慕容垂都先后死了,我的大恩人慕容兰,也死了,可是我跟拓跋硅的儿子拓跋嗣,还有北魏的那些将军重臣们的仇,还没有结束,我为你做事,为晋国出力,一来是为了报恩,二来,也是要借晋国的力量,以后击灭北魏,为我的儿子,也为死在北魏手中的万千贺兰部族人,还有你的那些北方汉人同胞报仇。”
说到这里,贺兰敏脸如寒霜,粉拳紧握,牙齿都咬得格格作响。当年的血海深仇,儿子惨死时的情状,仿佛历历在目。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好了,我当年就跟你许诺过,这国仇家恨,我自然会为你报,这辈子若说我有什么悔恨之事,一来是当年放走了卢循和徐道覆,酿成了滔天大祸,到现在都没有结束,这第二嘛,就是我错信了拓跋硅,与他义结安答,助他复国成功,却没料到此子狼子野心,建立北魏,入侵北方,虽然消灭了后燕,但却暴虐残忍十倍于慕容垂,北方汉民,皆遭其毒手,好不容易安定繁衍了十几年的北方,再遭大难,这些都是我一手造成的,将来必将灭了北魏,屠灭拓跋氏一族,以消我心头大恨!”
贺兰敏点了点头:“所以,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先灭了妖贼,平定了南方,恢复了大晋的实力,才有可能以后进一步北伐,消灭北魏,我剩下来的有生之年,会以此为奋斗目标,所以,不用担心我会有什么别的想法,以前我的奋斗,是为了我的儿子,可是现在…………”
刘裕的眉头轻轻地一皱,说道:“义真一直被你所养,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你的孩子,你的后半生,也可以有个依托和指望。”
贺兰敏笑着摆了摆手:“我差点都忘了,现在的我,应该叫胡道安,不叫贺兰敏呢,而且,我们有过约定,若是我能把道规给救活过来,唤醒他,我可是要做他的夫人哦。”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我是说过这话,但也要道规本人愿意才行。”
贺兰敏勾了勾嘴角:“怎么,你想反悔啊?要知道,解那太康之怨灵有多麻烦的事,要耗我多少元神和心血,我白头发都快要出来了呢。刘道规可是重情重义之人,他若是醒过来,知道我是如何地救他,还会不嫁么?” ↑返回顶部↑
贺兰敏平静地说道:“上次我和你报告过,此人是个狂热,虔诚的佛教徒,以为自己有着佛祖之力的保佑,想要保护所有的苍生,在守城期间,他亲自上城,救死扶伤,甚至是在矢石之中,独立城头,给了守城的将士们无比的信心和勇气!”
第5413章 交州风云成变数
贺兰敏顿了顿,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这慧远大师在城中还带着弟子们分发药汤,助那些水土不服,得了疫病的将士们活了下来,就连一度几乎要没命的孙处,都给他救活了。现在在城中,军民看他就如佛祖现身一般,他说什么,无人不会照办,吴隐之和孙处也同意了他的意见,这才会执行,从结果上看,起码现在广州城是安全了。”
刘裕长叹一声:“是的,若是如此,那就可以得到全城军民们的绝对信任和服从,我曾经多次扮演过这种孤胆英雄,独守孤城的角色,深知这时候此种角色在城中军民心中的地位,若是此人这样开口,那确实无论是吴隐之还是孙处,都只有照办。但现在的问题是,妖贼已经这样给放走了,我们难道就等着卢循以后卷土重来吗?高云烟的船队现在到哪里了?”
贺兰敏平静地说道:“按你的计划,高云烟的船队在助攻打下了广州城之后,取了城中的财宝,就返航了,连后续的广州保卫战也没有赶上,现在他们刚刚到了泉州港,而且,拿够了财宝的高句丽船队,也无心再作战了,按约定购买了泉州武库里的三千套准备好的铁甲之后,就再次出海,返航回国了。”
刘裕叹了口气:“也就是说,指望高句丽水师船队回去拦截卢循,已经不可能了,对吧。”
贺兰敏点了点头:“是的,而且汪洋大海之上,谁知道卢循他们去了哪里,不过,在妖贼军中,混进了我的探子,他们的行踪,我还是能掌握的,只要停靠到海岛或者是港湾,就会有消息传来,如果一直没消息,那就是远入汪洋深处,真的再也不回中土了,要是那样的话,未必是坏事。”
刘裕咬了咬牙:“以妖贼的习性,是绝不会就这样一去不回的,我很了解卢循,等我们大军撤离之后,他肯定会卷土重来,就象他从吴地跑到岭南,会积蓄力量,准备等待时机之后,再掀大乱。以我的判断,妖贼不会远去南洋那些小岛,他们更可能的,是去附近的交州,林邑这些地方,这些毕竟是成形的州郡和国家,人口众多,也有数以万计的军队,可供其驱使。”
贺兰敏平静地说道:“卢循残军已经下海,暂时不用管太多,不过,我这里还有个情报,就是似乎有来自交州方向的一个小商船队,在五天之前,到了卢循的营中,他们不是去的广州港,而是直接进了卢循在城外大营外的一个小港湾之中,也就是说,他们就是冲着卢循来的。”
刘裕的眉头一皱:“交州?杜慧度在接任了交州刺史之后,包括之前他父亲杜瑗,不是坚决与卢循为首的妖贼切割的吗,当年卢循刚刚起兵时曾经派了三拨使者去拉拢杜瑗,邀请他和自己一起起事,共享大权,还说要是事成之后,连荆州和广州也可以交给他,可就是这样,杜瑗都拒绝了,斩使以明心迹。甚至在卢循围攻建康时,杜瑗也没有改变和动摇。还有那杜慧度,他可是在建康当了多年的宿卫军军官,当时回交州时,还是我们一路派兵护送,他也知道我们建康保卫战打赢的消息,断不会在这个时候倒向妖贼。”
贺兰敏摇了摇头:“杜氏父子肯定是忠于朝廷的,可是下面的人就不一定了,尤其是交州和林邑接壤,而林邑国一直有吞并交州,进犯大晋的野心,多年来,杜氏一族掌交州之时,都是跟林邑国有不断的冲突,据我所知,在交州内部,还有一股跟杜氏父子有深仇大恨的势力,想着借外力报仇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说的是原来的九真太守,李逊的那几个儿子吗?”
贺兰敏点了点头,秀目微微地眯了起来:“是的,这李逊是当地的俚族酋长,有勇力,懂兵法,曾经和杜瑗是少年时的好友,一汉一夷,共掌交州,也曾经多次助杜瑗打败过林邑国的兵马,相当于卢循和徐道覆的关系,在整个交州境内,威望很高。”
“但是前年杜瑗得重病的时候,当时建康被围攻,身在建康为人质,或者说宿卫军军官的杜慧度无法回交州,杜瑗曾经上表请朝廷暂时让李逊代理州郡事务,但是朝廷当时怕李逊会和天师道勾结,毕竟之前卢循曾经送过李逊不少好处,让他代为说话引使者见杜瑗过,李逊收了财宝,也曾经劝过杜瑗不要一味地站在朝廷一边,可以静观时局变化,再作决定。”
刘裕咬了咬牙:“是的,这个李逊跟那个杀千摩大酋长私交颇深,子女之间也有联姻,妖贼一直想通过他来打开交州的大门,正是顾虑到这点,我们当时才没有答应杜瑗的请求,而是派了世家子腾遁之,前往交州上任。可没想到这李逊居然公然谋反叛乱,派儿子阻断道路,想要半路截杀腾遁之。”
贺兰敏叹了口气:“当时正是妖贼刚刚打败刘毅大军,气焰最盛之时,李逊也是误判了形势,以为妖贼即将夺取天下,这交州也应该落到他李氏的手中,这才敢公然作乱。可他没想到,卧病在床的老战友杜瑗,居然强撑着残躯,起兵讨伐了李逊,杜瑗毕竟是多年的交州刺史,威望极高,他可以举荐李逊,也同样可以讨伐李逊,于是本来跟随李逊的各个俚人部落和部份汉人军队,又转向了朝廷一方,李逊措手不及,在腾遁之带来的护卫军队与交州军队的夹击之下,全军覆没,本人也战死,只是他的两个儿子,逃到了林邑国,得到了这个敌国的庇护,从此,也成为了交州的后患。”
刘裕的眉头深锁,正色道:“是的,这就是我必须要用杜慧度去替代腾遁之的原因,腾遁之虽然忠于朝廷,但不知交州人情世故,难得当地人心,如果在杜瑗死后不以杜氏来接掌交州,会后患无穷,现在,你说有交州方向的船队去了卢循营中,这必是李氏余党吧。”
第5414章 击灭北魏共大志
贺兰敏平静地点了点头:“一年前,你让我开始刺探广州一带的妖贼军情的时候,我也顺便去打探了交州和林邑的情报,毕竟是临近广州的区域,其动向,尤其是交州杜氏对于朝廷的忠诚,也是值得关注的。这些情报,都是一年来我通过派往当地的眼线收集得到,当然,刘仆射,王皇后她们,也有自己的眼线来监控当地的情况,不过,我不太喜欢跟他们分享情报,因为我有自己的人马,手下,也有自己的通信手段,这点,在你让我建立凤鸣会的时候,就说得清楚了。”
刘裕冷冷地说道:“你收拢了阿兰原来的兰花组成员,这些人跟随她多年,忠诚可靠,而阿兰在临死前又把他们都托付给了你,现在你以自己的旧部和兰花组成员为基础,组建了这个凤鸣会,但我必须要提醒你,大晋是你最后的家,如果这个家没了,你也会失去所有,以前的那些个人的私心带来的灾难,请你引以为戒。”
贺兰敏淡然道:“这个道理,我当然清楚明白,以前的我,只爱拓跋硅一人,后来因爱生恨,所有的事,都是为了复仇而做,最后却落了个家破人亡,若不是慕容兰念在昔日同门姐妹之情上救了我,我早就没命了,现在,我的大仇人拓跋硅,慕容垂都先后死了,我的大恩人慕容兰,也死了,可是我跟拓跋硅的儿子拓跋嗣,还有北魏的那些将军重臣们的仇,还没有结束,我为你做事,为晋国出力,一来是为了报恩,二来,也是要借晋国的力量,以后击灭北魏,为我的儿子,也为死在北魏手中的万千贺兰部族人,还有你的那些北方汉人同胞报仇。”
说到这里,贺兰敏脸如寒霜,粉拳紧握,牙齿都咬得格格作响。当年的血海深仇,儿子惨死时的情状,仿佛历历在目。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好了,我当年就跟你许诺过,这国仇家恨,我自然会为你报,这辈子若说我有什么悔恨之事,一来是当年放走了卢循和徐道覆,酿成了滔天大祸,到现在都没有结束,这第二嘛,就是我错信了拓跋硅,与他义结安答,助他复国成功,却没料到此子狼子野心,建立北魏,入侵北方,虽然消灭了后燕,但却暴虐残忍十倍于慕容垂,北方汉民,皆遭其毒手,好不容易安定繁衍了十几年的北方,再遭大难,这些都是我一手造成的,将来必将灭了北魏,屠灭拓跋氏一族,以消我心头大恨!”
贺兰敏点了点头:“所以,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只有先灭了妖贼,平定了南方,恢复了大晋的实力,才有可能以后进一步北伐,消灭北魏,我剩下来的有生之年,会以此为奋斗目标,所以,不用担心我会有什么别的想法,以前我的奋斗,是为了我的儿子,可是现在…………”
刘裕的眉头轻轻地一皱,说道:“义真一直被你所养,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你的孩子,你的后半生,也可以有个依托和指望。”
贺兰敏笑着摆了摆手:“我差点都忘了,现在的我,应该叫胡道安,不叫贺兰敏呢,而且,我们有过约定,若是我能把道规给救活过来,唤醒他,我可是要做他的夫人哦。”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我是说过这话,但也要道规本人愿意才行。”
贺兰敏勾了勾嘴角:“怎么,你想反悔啊?要知道,解那太康之怨灵有多麻烦的事,要耗我多少元神和心血,我白头发都快要出来了呢。刘道规可是重情重义之人,他若是醒过来,知道我是如何地救他,还会不嫁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