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14节(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鸠摩罗什无法回应,只能开口诵经不止,手中的佛珠串,也是越转越快。
  斗蓬叹了口气:“我们需要时间来恢复实力,大秦也需要,如果刘裕上位,以他现在已经跟秦国半公开的敌对关系,他下一个北伐的对象,肯定是大秦。不管他是不是能灭了大秦,起码大秦平空多出一个强敌,就算是为了防御刘裕,也要增加军队规模,征发民众从军,收取更多的粮税,这难道就不是置民众于水火了吗?为了刘裕一个人的野心,让两国的百姓都受苦,这与你们佛家的教义也不符合吧,现在刘裕就是你们说的地府修罗,人间妖孽,是我们共同的大敌。”
  鸠摩罗什咬了咬牙,睁开眼,看着斗蓬:“你的意思,就是为了制止刘裕未来可能发动的战争,就要把他这么个现在还在为东晋百姓而战的人,给赶下位置,让东晋重新陷入纷争,战乱?你管这个叫符合我们佛家教义?”
  第5327章 魔头何法救后秦
  斗蓬冷冷地说道:“这不是什么未来需要预测的事,刘裕是要做大功业的人,不是那种只想着掌权,然后就开始享受,为子孙后代谋福利的人,我们当年就是误判了这点,把他当成了桓温这样的人,以为一个世家之位甚至是皇位就可以满足他,所以才扶他去对抗或者说平衡黑手乾坤,这是我们的教训。”
  “对你来说,大和尚,这同样是个教训,你以为靠了威胁就可以让刘裕收手,不敢灭亡南燕,你以为让后秦国主姚兴给刘裕一些面子,给他一些地盘就能让两国交好,从此休兵。可结果呢?刘裕已经灭了南燕,现在又基本上平定了天师道,谯蜀这样的区区小国,根本不可能满足他的功业之心,一旦这些地方彻底拿下,那下个目标,必然就会是这些年来一直公开跟他作对的后秦,到时候,你们拿什么来挡刘裕?”
  鸠摩罗什咬了咬牙:“你说的这三点,难道就能挡住刘裕了?我看,还不如让大秦现在出兵,联手北魏,一起把东晋的长江以北之地尽收,用实力打服了刘裕,让他不敢再生北伐之心,就象对姚兴那样,如果不是柴壁之战的惨败,姚兴又怎么可能收起他那征战天下,一统六合的野心呢?”
  斗蓬哈哈一笑:“你觉得北魏现在跟后秦是一条心,愿意联手对敌了?别以为拓跋嗣娶了姚兴的妹妹,两国就好得穿一条裤子了,真要联手的话,也得先把胡夏赫连勃勃给消灭了,而不是刘裕。你觉得北魏放着这个有血海深仇的敌人之子,一直不去主动消灭,是为了什么?”
  鸠摩罗什一下子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长叹一声:“北魏确实也是城府极深,不是跟大秦一条心的,他们也是乐见胡夏可以消耗和拖垮强大的大秦。坐山观虎斗罢了。北魏的河北,并州这些地方并不安宁,需要时间去平定,消化,而漠北的柔然也成了他们的敌人,加上拓跋硅死于非命,拓跋嗣的根基不稳,这些年来,他们是更注重于整顿内部,平定各处的反叛,暂时停止了十年前的那种四处扩张的势头。跟我们愿意联姻修好,也是为了减少一个敌人呢。”
  斗蓬冷笑道:“你这点还是看得挺清楚的,不到北魏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也就是河北或者是漠南的根本之地被攻击时,他们是不会出兵的。上次南燕被灭时,北魏也是坐山观虎斗,就算刘裕真的打到关中了,北魏也不太可能直接出兵和你们联手,最多是南渡黄河,断刘裕的后勤,进行战略上的策应,同时给自己捞够实利而已,再说了,北魏的军力,战斗力要比你们秦国强上不少,连胡夏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们,你觉得你们后秦有跟人家平起平坐联手的资格吗?”
  鸠摩罗什厉声道:“你这也太看不起我们大秦了,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地方数千里,军队数十万的泱泱大国,刘裕就算一统南方,也最多和我们的实力相当,我们大秦就算单独对付刘裕,也没什么好怕的,北魏能出手帮忙最好,不帮忙我们也无所谓。”
  斗蓬笑着摆了摆手:“在我这里硬气有什么用?要是大秦的实力真这么强,那为何连个胡夏也消灭不了呢?姚兴自己御驾亲征都好几次了,没一次能赢,甚至自己都差点死在战场上,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何必要勉强呢?就象我现在也得承认,在南方,我们天道盟现在无法与刘裕正面对抗,只能转入地下,靠前面说的三种手段搞政治斗争。这点,对于你们秦国,也同样有参考的意义呢。”
  鸠摩罗什冷冷地说道:“那好,你倒是来说说,你对付刘裕的这些手段,我怎么能用来对付赫连勃勃?我是能收买挑动他的部将,盟友们反叛,还是能让河套草原上的各路胡人不再信他?”
  斗蓬平静地说道:“我其实一直也在帮你想办法,赫连勃勃狼子野心,到处制造杀戮,破坏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是,现在成为秦国的大敌,是你大和尚的仇敌,那就是我们天道盟的敌人,要是他灭了后秦,那肯定不会象姚兴这样对大和尚你好,至少是证明了你大和尚的法力不够,保不了国,以后可能就会用他部落的萨满巫师来取代佛教,这肯定是我不想看到的啊。”
  鸠摩罗什的老脸微微一红:“好了,我不想听这些,你快点说有什么办法来帮我?我不是没试过让弟子们去草原上弘法传佛,劝人向善的事,但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那些野蛮的河套铁弗匈奴,杀了我的弟子,还狂妄地说若是佛祖显灵,又怎么会让秦军不堪一击呢?唉,不仅没有教化这些蛮子,反而让关中地区的不少信徒都产生动摇了。你有什么办法能帮我,哪怕赢上胡夏一两仗,也是好的。”
  斗蓬点了点头,说道:“秦军的问题呢,主要是机动性不足,虽然后秦原本是羌人部落起家,但几十年下来,早已经和汉人同化,习惯了定居,农耕,而其战法是以征发的汉人步兵为主,辅以羌人长枪大盾结为车阵,再配合少量游骑作战,这种战法,现在随着羌人武力的退化,已经难以在野战中正面打过高度机动,来去无踪的胡夏匈奴铁骑了。加上岭北的城池众多,战线太长,处处要防守,就会给人处处分割包围,派兵去救,就会在路上被胡夏铁骑突然集中兵力打援,这几年来,损兵折将,丧师失城,不都是这样的吗?”
  鸠摩罗什叹了口气:“你看得很准,但这些我们也看到了,却没有办法。集中大军去打,胡夏军就远走不战,或者是等我们深入河套草原时,他们就断我们的后勤补给,等我们的大军缺吃少穿,甚至没有饮水时,再突然袭击,以至于我们几次都是全军覆没,杨佛嵩,齐难这些良将也战败了。难道,我们就只有放弃岭表诸城,全部退入关中了吗?”
  第5328章 撤民入关守要塞
  斗蓬微微一笑:“那倒不至于,秦军的问题就在于总想着在岭表和胡夏决战,他们是全骑兵部队,来去无踪,机动性远远好于秦军,一旦他们主动后撤,带上一个月左右的干粮,在千里河套草原上与秦军打游击,断秦军粮道,然后等秦军补给不足,士气下降时再进行攻击,秦军就进退失据,往往会全军覆没,这是几年来多次战役所证明过的。”
  鸠摩罗什咬了咬牙:“可是如果大军不从关中出动,那岭表诸城不就白白地陷落了吗?到时候城中军民给屠戮和劫走,而其他周围的部落也会觉得大秦软弱无能,反而会倒向胡夏呢。”
  斗蓬平静地说道:“其实,以我的情报,这些看似效忠大秦的岭北部落,有不少其实早就暗通胡夏了,一直是为胡夏通风报信,不然胡夏怎么可能掌握这么多你们的军情呢?很多时候,岭表诸城的守将们让他们也迁入城中共同防守,或者是避难,他们总是推脱说习惯了在草原上游牧,进城后生活不方便,很少有进入岭表城中的草原部落,这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鸠摩罗什叹了口气:“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多数部落还是没有站在胡夏一边的,毕竟铁弗匈奴野蛮残忍,好战嗜杀,在河套草原多年,都是威逼欺压各个部落,从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开始就是如此,他们可以横行一时,但最后如果面对真正的强敌时,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候不会有部落真心地支持他们。”
  “这些岭表诸部也是如此,胡夏势大,而秦军多次战败,他们被迫跟胡夏有些合作,但不会真正地帮助胡夏作战,只不过,他们确实会给胡夏通风报信,但同时他们也会暗中给我们提供一些胡夏军队的信息,就象那次秦主姚兴几乎要被胡夏铁骑偷袭,若不是有些部落向我们提前报信,只怕姚兴早就死了。”
  斗蓬冷笑道:“这就是他们骑墙两边的最好表现,其实他们是希望胡夏和后秦相互之间谁也吃不掉谁,这样才能让他们坐收渔人之利。胡夏攻克岭表诸城,也会把不少俘虏分给这些部落作为赏赐,而秦军出关作战,同样会给这些部落不少军粮和武器补给,以奖励他们的忠诚,是吧。”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赫连勃勃似乎也知道这些部落是两边下注,但并没有因此而惩罚或者是消灭他们,而是继续利用这些部落打听我们岭表的虚实。现在,关中秦军受几次战败的影响,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再次出击了,对于胡夏,我们全线采取守势,岭表诸城,即使是白天都要紧闭城门以防胡夏军队偷袭,出城十里的人,无论是行商还是采樵的,都是有去无回,这种局面下,我们失掉岭表诸城只是个时间问题,你有办法解决吗?”
  斗蓬哈哈一笑,说道:“这其实反而是你们的好机会,岭表本就是土地贫瘠,耕地不足,粮食产量一直不够,长年来是作为军事要塞存在,粮草是需要关中供应,而为了减轻关中的粮食压力,他们开放榷场,与河套草原的部落进行贸易,也搞一些牛羊畜牧业,这是上千年来,岭表之民的生存之道。”
  “可是现在有了胡夏,地是不能种了,与草原的通商,反而给了不少奸细混进城中的机会,几次的重镇陷落,都是这种内奸开城的结果。所以,我建议,不如就维持现状,岭表之地只作要塞防守之用,把民众尽数迁往关中,城中只留战士,城中屯留可支一年的粮草,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就让这几个大城,如新平,阴密等,作为钉子一样的要塞,控制岭北的通道出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