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08节(2 / 3)
鸠摩罗什淡然道:“慧远大师是在怀疑我的话了吗?是在想,为何这刘裕应该是个好人,可是在我的口中却成了佛敌呢?”
慧远勾了勾嘴角,说道:“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尤其是罗什大师你这样的当世高僧,我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一来是因为跟卢嘏多年未见,想帮他一把,却是见面后发现他已经人性全无,形同魔鬼,这让我有所犹豫,二来那天师道确实如传言一般,无恶不做,而晋军反而是一股正义安民的力量,但因为对罗什大师你的信任和念及旧情,所以我还是按原来的约定行事了。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向您问个清楚。”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很好,这个问题,我早晚也要回答你,若你去了西天,到了天竺,就会找到答案,但现在,我只能提前告诉你了。不错,刘裕确实是个仁慈的,善良的统治者,也有一颗爱民之心。但他绝不是我们所能合作的统治者,甚至来说,我们真正需要的统治者,可能反而得是石虎,吕光之流。”
慧远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本已修炼得是荣辱不惊,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了,可是听到这话,仍然不免皱起了眉头:“我不明白罗什大师何出此言,请你明示。”
鸠摩罗什叹了口气:“我佛慈悲,我等修行,当然是希望这世上一片祥和,人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这众生之中,欲望,贪婪是无法根除的,人人都会多少犯下罪行,有着恶业,所谓贪,嗔,痴,就是指这些人性中的黑暗一面,这点,即使是佛祖也无法解决。这就注定了这世上,会有各种的纷争,会有各种各样的恶业,罪行。最后就是这个世上不可能完全地太平,所谓的盛世和乱世,也不过是相对而言,若不是众生皆苦,又何来修行消业一说呢?”
慧远叹了口气:“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教诲众生,劝人向善,即使是我师公与石虎这样的恶魔合作,成为他的国师,也不是帮他去害人,告诉他几个预言,那些是注定要发生的事,不可避免,换来的是他允许我师公能在他的石赵境内广开佛寺,能庇护更多本会死在石虎统治之下的无辜百姓。这点,我认为是正确的,但若是主动与石虎合作,助他去消灭前燕,东晋这些统治相对宽松的国家,助他去残害更多的百姓,那就算是我的师公,我也不愿与之为伍的。”
鸠摩罗什微微一笑:“慧远大师一片慈悲之心,我深深地佩服,刚才你和卢嘏的对话,我通过传烟之法也都看到听到了,他当时提了一句,说你为何在淝水之战前,为桓伊将军祈福,说你的祈福虽然让晋军战胜,却让数万秦军将士失了性命,你助了一方,就等于杀了另一方,这些难道就不是恶业吗?”
慧远沉声道:“我从不认为这些是恶业,战争是苻坚和前秦挑起的,他们为了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兴起刀兵,起百万胡人大军来攻我大晋,想要一举消灭,我曾经亲眼见过北方在胡人军队的摧毁下,百姓是何等的痛苦与无助,我不想南方的百姓经历当年我遭受过的痛苦,所以我想保住大晋,加上桓伊将军出资为我建立了东林寺,这也是用东晋百姓的税赋所建,我为桓伊,为东晋的军民祈福,祝他们可以平安,有何不对?至于那些战死的秦军将士,我也为他们念了往生咒,但这些就是他们的劫数,我无能为力,也不会对此有所愧疚。”
鸠摩罗什哈哈一笑:“慧远大师果然是精于清谈论辩啊,说得真是太好了,不过,就如你所言,因为桓伊为你建了东林寺,让你有了一个弘法宣佛的地方,因为苻坚主动起兵想要一统天下,导致了这场战争,导致了无数的两国百姓生灵涂炭,两国的将士死于非命,所以你是要保住这些佛门寺庙的,也不希望看到天下再起战火,那么,不允许佛寺建立,佛教传播,想要驱民为兵,让战事遍及天下的人,就是你所反对的,你会为战胜,打倒这样的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吧。”
慧远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这就是我希望刘裕能平定天师道,让天下太平的原因,也是我要质问你的原因。”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我在出使南燕之前,和你一样,也是这样看刘裕的,我认为他是天下的大英雄,百姓的守护神,为了几千被南燕掳去的百姓,不惜亲自领兵出战,冒着性命危险,赌上自己的权势和国运,只为要回这些百姓。所以,他出征南燕时,我甚至在长安为他作了法事,为他祈福,希望他能救回这些被慕容南燕掳去的百姓,因为,我在长安听过无数慕容氏的西燕,当年是如何摧毁,破坏长安和关中,杀戮抢劫关中百姓的往事。我也不希望东晋的百姓,再次遭遇这样的悲惨下场!”
第5295章 百姓只为战理由
慧远不停地点头,说道:“罗什大师果然是一片慈悲之心,让贫僧感动和敬佩,当初你去南燕,一是为了让南燕放回掳掠来的东晋百姓,二是为了让刘裕退兵,这样也能让南燕的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对吧。”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是的,当时的南燕也是我大秦的附属国,作为宗主国,有义务保护自己的藩属,不然无信而不立,其他的附属国也会纷纷脱离而去,这是秦国皇帝不能允许的,于是秦帝姚兴,命我出使南燕,毕竟是南燕先出兵掳掠了几千东晋的百姓,过错在他们,所以只要燕主慕容超肯放回百姓,并对东晋进行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两边罢兵修好,就是天下苍生之福,我去南燕,就是为了促和而行。”
“只是我去的时候,已经晚了,刘裕在临朐大破燕军,慕容超败退回了广固城,在前线战败之际,广固城中人心惶惶,那些东晋给掳来的俘虏们也趁机想要逃跑,这给了慕容超和天道盟的黑袍,也就是慕容垂这个实际控制南燕的大魔头以斩杀东晋百姓的口实。最后两千多东晋百姓,尽数丧生在燕军的屠刀之下,真的是惨不忍睹。”
慧远高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个慕容垂,竟然作出这等灭绝人性之事,他的罪恶,不亚于当年的石虎,这么说来,刘裕将他消灭,也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罗什大师不应该阻止的。”
鸠摩罗什摇了摇头,说道:“慕容垂屠城之事,虽然主恶元凶是慕容垂,但刘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不是他在战胜之后不依不饶,还要追杀燕军直到广固城下,若不是他前军的司马国璠派人混进城中企图以这些东晋百姓为内应,慕容垂也不会痛下杀手,最后是刘裕的前锋眼见慕容垂和慕容超回城,不敢再战,扔下百姓后撤,导致这些百姓出城后无人接应,这才会落到那样的下场,这件事上,刘裕同样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慧远的眉头一皱:“原来如此,这中间的曲折过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说来,这是刘裕和慕容垂之间的争斗,拿百姓作为借口,刘裕出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救百姓,而是要有一个出征开战的理由,不然的话,他应该是临朐打赢后派使者要求南燕放人,而不是跟着追击,更不会要这些被俘的百姓作为内应打开广固的城门了。”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大秦作为南燕的宗主国,一开始也觉得南燕掳人在先,于理有亏,所以没有出动军队支援南燕,导致南燕尽失大岘山南之地,也在临朐的决战中失败,若是有我秦军为援,刘裕又怎么可能打赢这些战斗,兵临广固呢。”
“甚至,我们大秦还派了几批使者,规劝南燕放掉这些掳来的百姓,向东晋赔礼道歉,可慕容垂却说,刘敬宣,司马休之,高雅之等人忘恩负义,逃到南燕庇护之余,居然还想着篡权政变,谋反袭杀慕容德皇帝,事败之后逃到东晋,东晋拒不交人,就是与南燕为敌,出兵江北,掳来百姓,就是对此事的报复,想要他们放掉百姓,就得拿刘敬宣和司马休之及其党羽来换,这样说也有道理,而且慕容垂还表示,说因为大秦要走了南燕的王室乐队,现在南燕无礼乐,需要重新训练出一支王室乐队,晋人通音律,捉来这些人里,挑出一批训练成乐工后,也可以考虑放归这些晋人。此事我大秦也是不占理,毕竟当初是我们要求南燕上交皇家乐队,人家想重建一支,也是情有可缘。”
慧远长叹一声:“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后秦是想等晋燕两国打一仗,一方吃亏让步后,再作调停了?”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正是,秦主姚兴,是个一心向佛的仁厚之君,这些年来,在我的劝说之下,他已经渐渐地放弃刀兵,不再主动向周边开战,一扫原来羌人好战爱杀的野蛮习气,这就是我等佛门弟子的教化之功。假以时日,若是天下遍是佛寺,人人以杀生为耻,那这天下,不就太平了吗?所以姚兴没有象以前那样,南燕刚受攻击就派兵来援,而是想调和双方的矛盾,毕竟,就算是对东晋的刘裕,我们大秦也曾经主动地让给他南阳十二郡的土地,以示善意,可没想到,这样的善意和退让没有换来和平,反而让刘裕野心大增,以为他真的天下无敌了,这才有了伐燕之战。”
慧远叹了口气,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刘裕只是要一个开战的借口,并不是真的在意这两千多百姓的死活。”
鸠摩罗什冷笑道:“正是如此,刘裕京口建义夺权,驱逐桓玄的时候,本是晋国最空虚之时,那时候燕主慕容德曾经起兵四十万,亲自领兵南下,欲就此灭晋,刘裕是靠了慕容兰求情牵线,又孤身率军北上,在大岘山口的穆陵关与慕容德立誓签约,言定互不侵犯,那次慕容德若是不讲和,直接南下,至少晋国的江北之地,不复归他们所有。”
“所以,我们以为刘裕有慕容兰这个结发妻子,又有了上次慕容德放他一马的先例,这次的行动也只会点到即止,其实我一直都不认为刘裕是真的为了百姓,而是因为他口口声声要为天下苍生而战,要保护每一个晋国子民,现在给南燕掳了两千多百姓走,他为了实践诺言不得不打这一仗,占了点便宜后就会与燕国和谈。可是我们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连老婆的命也不顾了,就是为了灭亡整个南燕!”
慧远高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我现在终于明白,刘裕和那些征战天下的军阀,暴君们一样,只是为了自己的功业,而不顾苍生了,所谓的百姓苍生,不过是他想要征战四方的借口而已。那秦军看起来才是正义之师,罗什大师,为何你当初去见刘裕时,没能逼他退兵呢?”
第5296章 顿兵坚城惟退师
鸠摩罗什轻轻地叹了口气:“慧远大师,你没见过刘裕,不知道他的嚣张和狂妄,我在见他之前,也以为他是一个从底层草根而起,多少会有些敬畏之心,知这天下大势的人,可没想到,他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狂徒,靠着自己打仗的那点本事,就想着改变天下千百年以来的规则和秩序,其狂妄和大胆,远远超过了我们佛教在中土的传播。如果他上位,会造成比石虎,苻生这样的魔王更可怕的后果,因为他要推翻的,消灭的,不是一两个胡人国家,而是整个秩序。”
慧远睁大了眼睛:“这么夸张吗?他究竟想要什么?”
鸠摩罗什咬了咬牙:“他一直在东晋传播那套众生平等的说法,虽然说我们佛家也说众生平等,但我们是为了宣传善恶有报,生死轮回,今生造业,来世受苦的这套理论,可没说这个世上就真的人人平等,一个普通的农夫就能和皇帝,世家贵族有平等的权力了。就连我佛,都是要用无边的法力来惩恶扬善,让人信他,服从他,若是每个生灵都觉得自己可以挑战,甚至是取代佛祖,那会如何?” ↑返回顶部↑
慧远勾了勾嘴角,说道:“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尤其是罗什大师你这样的当世高僧,我虽然心中有疑惑,但一来是因为跟卢嘏多年未见,想帮他一把,却是见面后发现他已经人性全无,形同魔鬼,这让我有所犹豫,二来那天师道确实如传言一般,无恶不做,而晋军反而是一股正义安民的力量,但因为对罗什大师你的信任和念及旧情,所以我还是按原来的约定行事了。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向您问个清楚。”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很好,这个问题,我早晚也要回答你,若你去了西天,到了天竺,就会找到答案,但现在,我只能提前告诉你了。不错,刘裕确实是个仁慈的,善良的统治者,也有一颗爱民之心。但他绝不是我们所能合作的统治者,甚至来说,我们真正需要的统治者,可能反而得是石虎,吕光之流。”
慧远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本已修炼得是荣辱不惊,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了,可是听到这话,仍然不免皱起了眉头:“我不明白罗什大师何出此言,请你明示。”
鸠摩罗什叹了口气:“我佛慈悲,我等修行,当然是希望这世上一片祥和,人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可是这众生之中,欲望,贪婪是无法根除的,人人都会多少犯下罪行,有着恶业,所谓贪,嗔,痴,就是指这些人性中的黑暗一面,这点,即使是佛祖也无法解决。这就注定了这世上,会有各种的纷争,会有各种各样的恶业,罪行。最后就是这个世上不可能完全地太平,所谓的盛世和乱世,也不过是相对而言,若不是众生皆苦,又何来修行消业一说呢?”
慧远叹了口气:“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教诲众生,劝人向善,即使是我师公与石虎这样的恶魔合作,成为他的国师,也不是帮他去害人,告诉他几个预言,那些是注定要发生的事,不可避免,换来的是他允许我师公能在他的石赵境内广开佛寺,能庇护更多本会死在石虎统治之下的无辜百姓。这点,我认为是正确的,但若是主动与石虎合作,助他去消灭前燕,东晋这些统治相对宽松的国家,助他去残害更多的百姓,那就算是我的师公,我也不愿与之为伍的。”
鸠摩罗什微微一笑:“慧远大师一片慈悲之心,我深深地佩服,刚才你和卢嘏的对话,我通过传烟之法也都看到听到了,他当时提了一句,说你为何在淝水之战前,为桓伊将军祈福,说你的祈福虽然让晋军战胜,却让数万秦军将士失了性命,你助了一方,就等于杀了另一方,这些难道就不是恶业吗?”
慧远沉声道:“我从不认为这些是恶业,战争是苻坚和前秦挑起的,他们为了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兴起刀兵,起百万胡人大军来攻我大晋,想要一举消灭,我曾经亲眼见过北方在胡人军队的摧毁下,百姓是何等的痛苦与无助,我不想南方的百姓经历当年我遭受过的痛苦,所以我想保住大晋,加上桓伊将军出资为我建立了东林寺,这也是用东晋百姓的税赋所建,我为桓伊,为东晋的军民祈福,祝他们可以平安,有何不对?至于那些战死的秦军将士,我也为他们念了往生咒,但这些就是他们的劫数,我无能为力,也不会对此有所愧疚。”
鸠摩罗什哈哈一笑:“慧远大师果然是精于清谈论辩啊,说得真是太好了,不过,就如你所言,因为桓伊为你建了东林寺,让你有了一个弘法宣佛的地方,因为苻坚主动起兵想要一统天下,导致了这场战争,导致了无数的两国百姓生灵涂炭,两国的将士死于非命,所以你是要保住这些佛门寺庙的,也不希望看到天下再起战火,那么,不允许佛寺建立,佛教传播,想要驱民为兵,让战事遍及天下的人,就是你所反对的,你会为战胜,打倒这样的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吧。”
慧远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这就是我希望刘裕能平定天师道,让天下太平的原因,也是我要质问你的原因。”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我在出使南燕之前,和你一样,也是这样看刘裕的,我认为他是天下的大英雄,百姓的守护神,为了几千被南燕掳去的百姓,不惜亲自领兵出战,冒着性命危险,赌上自己的权势和国运,只为要回这些百姓。所以,他出征南燕时,我甚至在长安为他作了法事,为他祈福,希望他能救回这些被慕容南燕掳去的百姓,因为,我在长安听过无数慕容氏的西燕,当年是如何摧毁,破坏长安和关中,杀戮抢劫关中百姓的往事。我也不希望东晋的百姓,再次遭遇这样的悲惨下场!”
第5295章 百姓只为战理由
慧远不停地点头,说道:“罗什大师果然是一片慈悲之心,让贫僧感动和敬佩,当初你去南燕,一是为了让南燕放回掳掠来的东晋百姓,二是为了让刘裕退兵,这样也能让南燕的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对吧。”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是的,当时的南燕也是我大秦的附属国,作为宗主国,有义务保护自己的藩属,不然无信而不立,其他的附属国也会纷纷脱离而去,这是秦国皇帝不能允许的,于是秦帝姚兴,命我出使南燕,毕竟是南燕先出兵掳掠了几千东晋的百姓,过错在他们,所以只要燕主慕容超肯放回百姓,并对东晋进行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两边罢兵修好,就是天下苍生之福,我去南燕,就是为了促和而行。”
“只是我去的时候,已经晚了,刘裕在临朐大破燕军,慕容超败退回了广固城,在前线战败之际,广固城中人心惶惶,那些东晋给掳来的俘虏们也趁机想要逃跑,这给了慕容超和天道盟的黑袍,也就是慕容垂这个实际控制南燕的大魔头以斩杀东晋百姓的口实。最后两千多东晋百姓,尽数丧生在燕军的屠刀之下,真的是惨不忍睹。”
慧远高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个慕容垂,竟然作出这等灭绝人性之事,他的罪恶,不亚于当年的石虎,这么说来,刘裕将他消灭,也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罗什大师不应该阻止的。”
鸠摩罗什摇了摇头,说道:“慕容垂屠城之事,虽然主恶元凶是慕容垂,但刘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不是他在战胜之后不依不饶,还要追杀燕军直到广固城下,若不是他前军的司马国璠派人混进城中企图以这些东晋百姓为内应,慕容垂也不会痛下杀手,最后是刘裕的前锋眼见慕容垂和慕容超回城,不敢再战,扔下百姓后撤,导致这些百姓出城后无人接应,这才会落到那样的下场,这件事上,刘裕同样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慧远的眉头一皱:“原来如此,这中间的曲折过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说来,这是刘裕和慕容垂之间的争斗,拿百姓作为借口,刘裕出师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救百姓,而是要有一个出征开战的理由,不然的话,他应该是临朐打赢后派使者要求南燕放人,而不是跟着追击,更不会要这些被俘的百姓作为内应打开广固的城门了。”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大秦作为南燕的宗主国,一开始也觉得南燕掳人在先,于理有亏,所以没有出动军队支援南燕,导致南燕尽失大岘山南之地,也在临朐的决战中失败,若是有我秦军为援,刘裕又怎么可能打赢这些战斗,兵临广固呢。”
“甚至,我们大秦还派了几批使者,规劝南燕放掉这些掳来的百姓,向东晋赔礼道歉,可慕容垂却说,刘敬宣,司马休之,高雅之等人忘恩负义,逃到南燕庇护之余,居然还想着篡权政变,谋反袭杀慕容德皇帝,事败之后逃到东晋,东晋拒不交人,就是与南燕为敌,出兵江北,掳来百姓,就是对此事的报复,想要他们放掉百姓,就得拿刘敬宣和司马休之及其党羽来换,这样说也有道理,而且慕容垂还表示,说因为大秦要走了南燕的王室乐队,现在南燕无礼乐,需要重新训练出一支王室乐队,晋人通音律,捉来这些人里,挑出一批训练成乐工后,也可以考虑放归这些晋人。此事我大秦也是不占理,毕竟当初是我们要求南燕上交皇家乐队,人家想重建一支,也是情有可缘。”
慧远长叹一声:“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后秦是想等晋燕两国打一仗,一方吃亏让步后,再作调停了?”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正是,秦主姚兴,是个一心向佛的仁厚之君,这些年来,在我的劝说之下,他已经渐渐地放弃刀兵,不再主动向周边开战,一扫原来羌人好战爱杀的野蛮习气,这就是我等佛门弟子的教化之功。假以时日,若是天下遍是佛寺,人人以杀生为耻,那这天下,不就太平了吗?所以姚兴没有象以前那样,南燕刚受攻击就派兵来援,而是想调和双方的矛盾,毕竟,就算是对东晋的刘裕,我们大秦也曾经主动地让给他南阳十二郡的土地,以示善意,可没想到,这样的善意和退让没有换来和平,反而让刘裕野心大增,以为他真的天下无敌了,这才有了伐燕之战。”
慧远叹了口气,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刘裕只是要一个开战的借口,并不是真的在意这两千多百姓的死活。”
鸠摩罗什冷笑道:“正是如此,刘裕京口建义夺权,驱逐桓玄的时候,本是晋国最空虚之时,那时候燕主慕容德曾经起兵四十万,亲自领兵南下,欲就此灭晋,刘裕是靠了慕容兰求情牵线,又孤身率军北上,在大岘山口的穆陵关与慕容德立誓签约,言定互不侵犯,那次慕容德若是不讲和,直接南下,至少晋国的江北之地,不复归他们所有。”
“所以,我们以为刘裕有慕容兰这个结发妻子,又有了上次慕容德放他一马的先例,这次的行动也只会点到即止,其实我一直都不认为刘裕是真的为了百姓,而是因为他口口声声要为天下苍生而战,要保护每一个晋国子民,现在给南燕掳了两千多百姓走,他为了实践诺言不得不打这一仗,占了点便宜后就会与燕国和谈。可是我们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连老婆的命也不顾了,就是为了灭亡整个南燕!”
慧远高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我现在终于明白,刘裕和那些征战天下的军阀,暴君们一样,只是为了自己的功业,而不顾苍生了,所谓的百姓苍生,不过是他想要征战四方的借口而已。那秦军看起来才是正义之师,罗什大师,为何你当初去见刘裕时,没能逼他退兵呢?”
第5296章 顿兵坚城惟退师
鸠摩罗什轻轻地叹了口气:“慧远大师,你没见过刘裕,不知道他的嚣张和狂妄,我在见他之前,也以为他是一个从底层草根而起,多少会有些敬畏之心,知这天下大势的人,可没想到,他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狂徒,靠着自己打仗的那点本事,就想着改变天下千百年以来的规则和秩序,其狂妄和大胆,远远超过了我们佛教在中土的传播。如果他上位,会造成比石虎,苻生这样的魔王更可怕的后果,因为他要推翻的,消灭的,不是一两个胡人国家,而是整个秩序。”
慧远睁大了眼睛:“这么夸张吗?他究竟想要什么?”
鸠摩罗什咬了咬牙:“他一直在东晋传播那套众生平等的说法,虽然说我们佛家也说众生平等,但我们是为了宣传善恶有报,生死轮回,今生造业,来世受苦的这套理论,可没说这个世上就真的人人平等,一个普通的农夫就能和皇帝,世家贵族有平等的权力了。就连我佛,都是要用无边的法力来惩恶扬善,让人信他,服从他,若是每个生灵都觉得自己可以挑战,甚至是取代佛祖,那会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