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母亲,女儿出嫁这等大事怎么能不放在心上,可二嫁的规矩早就有,就算秦夫人再不拘小节,也不能倚老卖老的坏了规矩,所以听到晏姝这么说,心里头别提多暖和了。
  “再说,谭庸位居兵部尚书,朝廷大员,这也是傅家给足他脸面,以后往来多顾念情意就能少一些规矩礼仪压着,总归是这么安排有百利而无一害。”晏姝说。
  秦夫人点头:“好,就听姝儿的。”
  婆媳商量了接傅玉宁回来的日子,秦夫人想到了赵睿,叹了口气说:“姝儿,你说子健会不会回来?”
  “应该会回来的,就算不回来也无妨,长兄和长嫂都是好性子,带着他们去历练只有好处没坏处。”晏姝说:“只是他们并没有写信回来,许是在路上,也极有可能北望山那边天极寒,冬日里不好过,病患多,在忙。”
  秦夫人摇头:“那孩子性子深沉,小小年纪就让人头疼,若不好好管教约束,终究好坏都要两出头的,再就是灵犀公主也该回来,钦天监那边择日也就在这两天会有消息,帝后大婚和册封大典,身为天家人,该到场的。”
  提到这个,晏姝倒是想起来了一个人:“母亲,瑞王可能也要归京了。”
  “是该回来,不过这还要看皇上和太后的意思。”秦夫人说:“少衡年前往陇安去一遭,也亏瑞王出手相助,听说瑞王十分善于政务,封地那边治理的极好,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晏姝深知天家除了忌惮权臣外,最忌惮的莫过于封王过于能干,虽说朝廷封印,可傅少衡却一点儿也没闲着,每天都早出晚归的忙碌,得空还真要问一问才踏实。
  生活在京城,没有一刻能真正的松泛下来,行差踏错半步便可能埋下祸端,晏姝是深谙此道,所以格外小心。
  家里的事情有条不紊,晏姝回去歇着。
  魏嬷嬷和韩嬷嬷过来盘账,一年之计在于春,过了年各行各业都要忙起来了,晏姝压了压额角,看似富贵日子,可也每天过得马不停蹄的,到今天都没回去西城娘家看一看,不知道家里如今怎么样了。
  这账目,一看就是大半天的功夫,傍晚时分傅少衡回来了,进门先在外间脱了氅衣,散了散身上的寒气,这才进门来见晏姝。
  晏姝准备好了热茶:“明儿上元节,还这么忙吗?”
  “不忙,刚跟皇上请示了,明儿要陪着姝儿去看花灯。”傅少衡喝了口热茶:“今儿郑明珠去蔚家,可都顺利?”
  晏姝挑眉:“这京城大小事,都逃不过你的眼了。”
  “职责所在,没法子。”傅少衡笑着从怀里取出来一个精致的匣子递给晏姝:“我这也是替人办事,喏,这礼都收了。”
  晏姝噗嗤笑了:“你收受贿赂都到皇上跟前去了,也不怕给你记上一笔。”
  说着,打开了匣子,里面是婴儿拳头大的一个珍珠,上面沟壑纵横,像人脸,可又不太像,猛地看过去,只觉得丑,丑是丑了点儿,但这么大的珍珠那可是无价之宝。
  “可真下了血本。”晏姝缓缓地吸了口气:“这你也敢收?”
  傅少衡微微挑眉:“有何不敢?若我在他面前畏畏缩缩,哪里还能做事?”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晏姝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
  “海珍珠,也叫定海珠。”傅少衡说:“是年前瑞王送来的礼,随着这礼还有一个离奇的故事呢。”
  晏姝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傅少衡抿了口茶润喉,这才娓娓道来,原来兴建府往东南翻过南岭就到茫茫无际的大海了,海边多渔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边的孩童从小就在水里长大,水性极好,一个孩童被巨蚌夹住了小腿,众人救孩子的时候,发现了这珠子。
  晏姝惊讶:“还有这么曲折的来历?”
  “不止这些,你猜是谁把这个珠子送到瑞王手里的?”傅少衡问。
  晏姝眼睛一亮:“逍遥侯的女眷被发配到南岭以南,竟是她们!”
  “对,这样的礼,瑞王是不敢留的,所以转手送到了京城。”傅少衡说:“看来,逍遥侯那边还有一搏之力,只不过这事儿岳昶是一点儿也不知啊。”
  晏姝看着手里的珠子:“那可真时运不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