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参政并非军功出身,恐怕对军中情形不太知晓。”他叹了口气,“如若裴节度生有异心,城中无论如何小心防备,皆是无用……”
  “裴节度要调兵,便是手头不持蔡州诏书,难道有人敢做不应?便是不应,些微兵卒对上西军,也浑似蚍蜉撼树……”
  宋景壬自认说的是实话,吕贤章却不愿再听,只不悦道:“难道禁军精锐全不能抵抗半点?”
  又道:“只要能拖滞一时,为殿下争出少许空隙……”
  宋景壬更觉诧异,道:“裴节度都甘为殿下驱车驾马,若真有异心,何必做到如此份上?”
  “况且以殿下向来行事,裴节度当真有了异心,她也只会设法居中斡旋,又怎肯弃城而走——恰才殿中情形,参政不是与下官一道见的?”
  吕贤章一时呆立。
  “若以我所想,不管前线战况如何,狄兵又有无大军前来,便如殿下所说,只要以公主千金之躯能做留守,虽未必有多少效用,总比先走要好——便是不能安抚京城百姓,使京畿两地都平复一时,也不至于雪上加霜。”
  宋景壬见吕贤章不说话,以为对方意有所动,赶紧劝说道:“参政自然多有考虑,可要是民心乱了、军心乱了,想要再行收复,却是再难达成……”
  又道:“况且参政也说了,狄贼意图明显,主力正向蔡州疾行,殿下要是现在急忙南下,或许反而撞上对方大军,倒不如留在京中,反而更为安全。”
  他还要再劝,却听吕贤章忽然道:“如果此刻坐镇京城的是裴节度,他一力主张要将殿下送出城去,你难道还会来说这许多话?”
  宋景壬究竟还是蠢,也不多想便道:“那便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见吕贤章面色平静看着自己,看不出生气的模样,宋景壬也没有生出什么警惕,随口应道:“节度沙场多年,如若他说要如此行事,想来必定有自己道理,下官……”
  话只说到一半,宋景壬忽然自醒,忙做一顿,又去看吕贤章神色。
  然则对方却不像他担心的那样,而是继续背手而立,也不催促,更不接话,只良久沉默。
  ……
  众人的担心不是多余。
  几乎没有给多少反应的时间,白马、酸枣几县便次第来信回报辖内见得狄兵前哨。
  彼处地界至于京城,快马只有大半日路程。
  而不等京城做出反应,真正作为大晋中枢的蔡州更是连消息都未必来得及收到,更有敌袭消息传来。
  赵明枝早有准备,自然不觉得意外,只是周遭宫人、黄门虽说不能得知最新消息,但一日日听得城中传闻,也无一不人心惶惶。
  就在这等风雨飘摇之际,吕贤章果然再度进宫又行劝说,赵明枝几番设法,再说了立场,表明态度,对方全不放弃。
  “前一向不过假想,本以为前线能多做支应,至少可以牵制一二,可这几日消息眼见不对——裴节度出面调兵,按理手头当有七八千之数,中途遇上狄兵时多有对战,大小不论,凡有记录的,臣这几日仔细比对点数,先还胜负六四,而后转为胜四负六,至于前日,胜算只有三分……”
  “时日短短,便做如此败退,又能支撑几时?”
  吕贤章一面说,一面躬身行了一礼,又道:“臣已然奏报朝廷,请蔡州着精锐禁卫前来护驾,可狄兵又怎会干等?殿下千金之躯,万不可垂堂而坐,眼下城中兵力尚算完备,不如……”
  他话音未落,殿外便有黄门前来报信,只说银台司得了急件。
  于是吕贤章立时住嘴。
  等到黄门奏报送入,赵明枝先做拆看,竟是兴仁府发来的奏报,言说节度使裴雍领兵与狄人先锋对战,五千精锐对上四千狄兵,于定陶县中僵持两日,最终战败,眼下兵卒溃散,百姓彷徨无依,各地县镇难当抵御,急求朝中援兵。
  她先行看完,使人递送给吕贤章,又自行拆看其余。
  后头则是济阴,宛亭几处县镇所发,其中内容各异,有说大晋一溃涂地的,也有说败退兵卒还能勉强维持阵仗,稍作拖延的,但无论哪一处,俱都说前线战败,无人能挡狄兵之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