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肥妻娇,糙汉老公日夜撩 第22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董云慌得不行,做了两晚上噩梦。
  她还和老公傅宜商量对策,想着即使要掏出多年的存款也要守住这里。
  但是很快,傅霆烨的兄弟们便把他们夫妻俩离开的消息散播出去。
  等董云一家子安心,林月已经和男人在大学附近找好了房子。
  -
  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在广州安定下来后,傅霆烨当即便寄信给秦家,取得了父母的直接联系方式。
  从那以后,傅乔每个月会海外汇款,将生活费打给他俩口子。
  傅霆烨作为侨眷,每次去银行兑换人民币时可以按照比例获得侨汇券。
  有了这个票证,他们就免去了买粮票、油票的麻烦。
  傅霆烨学的是电子工程,卖掉玉石后,他们的小家也算有了小两万块存款。
  借着学科的优势和林月的帮助,他很快便研发出了电子表和新款收音机。
  不过,林月知道在这种时期当个体户的风险,和男人商量过后,还是选了广州最大的电子加工厂,将产品的专利卖出,赚到了三千块钱。
  之后两年,各大地区的利用地域差异,倒卖生活用品、化肥、农产品的二道贩子层出不穷。
  猖獗的倒爷们逐渐被重点关注。
  工商局严打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
  一时之间,广州也是陷入了这种紧张的氛围中。
  然而,这些事和林月两口子并没有太大关系。
  傅霆烨醉心于搞研发,平日大时间呆在实验室。
  林月则是以优异的翻译水平,被老师推举去做了广交会的翻译官。
  声势浩大的会展上,琳琅满目的国产制造摆在了展厅上等待客人挑选。
  林月在各个区域飞奔支援,差点累弯了腰。
  翻译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望着急得冒汗的厂商们,林月只能一次次响应呼唤。
  好在成交量不错,看着朝气蓬勃、人来人往的展厅,林月仿佛看到了一个逐渐崛起的民族。
  毕业典礼上,木棉花絮纷飞。
  林月坐着凤凰牌自行车,抱住傅霆烨的后腰,去了容光摄影店拍了一张纪念照。
  这家店算是广州首批拿个体户执照的商家,再过不久,改革开放的革命春风将会席卷中华大地,而广东则会成为第一站。
  毕业后,林月和傅霆烨商量,将家安在了已经成为经济特区的深圳。
  因为有海外的父母支持,再加上秦家在香港的银行做担保,属于他们的外贸公司在蛇口工业区正式成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