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3)
皇帝抬手让他起身,“何事?”
贾琏从胸中掏出两封封信,“皇上,晚哥儿之前改良了一架纺织机,恰逢当初在扬州认识的一人来京投奔。晚哥儿心善便将人收下,并让他去苏州推广这架纺织机。那人在苏州立了足,便时常和晚哥儿通信聊家常,这是他近些时日所寄来的信件。”
“信?”皇帝疑惑,好端端的怎么想着把信件送来给自己过目?想了想,贾琏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便接过黄内侍呈上来的信件。
边看边问道:“纺织机?什么样的纺织机还值得派人去苏州那边推广?”
贾琏道:“说是纺织速度更快,纺织出来的丝线也更好。如今京都也已经开始流传开来。”
速度快意味着什么,皇帝自然是明白的,笑道:“若是如此那也是一件好事。”
他看着信件不再说话,且逐渐凝重了神色。
良久,他放下那两封信看向贾琏,“只凭着这些你就怀疑那艘商船有异?”
贾琏拱手道:“皇上,虽然证据不足,但确有可考。不然为何如此凑巧?这次那么多商船都遭了殃,唯独这一艘船的人员只受了些和往日里一样的轻伤便安全返回?难道这还不足以让臣怀疑?”
皇帝沉吟道:“你所言有理。”
有力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手下的奏折,轻微又沉稳。
“这件事朕知晓了,你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贾琏闻言也没有再说什么,反正事情已经上奏,皇上要如何做那就是上头的事,和他无关。
贾琏走之后,皇帝沉思许久,还是命黄内侍将木云叫来,将这件事交给了他去查。
回府后,贾琏就道:“若是皇上有心要查,八成还是要让木云去。”
叶向晚道:“不管谁去,只要去查就好。”
只要做过就一定会有痕迹,更何况这次落下这么大一个的尾巴。
悠闲日子过了几天,贾母就派人递来一张帖子。
叶向晚接了帖子就过去了,到了才听贾母说是贾元春那边传来好消息,有了身孕。
叶向晚笑道:“这可是一件喜事。”
王夫人笑着点头,她拿着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湿意,“是啊,如今得了喜信儿,我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叶向晚道:“常言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二婶婶现在就想着放心怕是不成,少不得日后还要您操劳外孙孙呢。”
王夫人笑了,“晚哥儿这话不错,如今才得了喜信儿,我就想着元春丫头要受生育之苦。”
“说这些作甚,哪个女子不是从这里过来的。”贾母放下手里的茶盏,笑道:“回头你去找些元春得用之物送过去,也瞧瞧元春的情况如何。”
“是,老太太,儿媳记下了。”王夫人起身福身一礼应下,脸上满是笑意。
王夫人没有在这里多待,说了两句话就告辞离去,薛姨妈也跟着走了。到了王夫人那儿,就说从自家铺子里拿了些布料和药材,只做自己的一片心意。
王夫人握住她的手笑道:“还是妹妹想着元春。”
薛姨妈笑道:“元春是我外甥女,我不疼她又要去疼谁。”
王夫人和薛姨妈从贾母这里离开之后,叶向晚也没有在这里多待,很快就回了侯府。
躺在躺椅上扒拉着系统里的商品,看见自行车就想起自己之前种在后花园里的橡胶树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返回顶部↑
贾琏从胸中掏出两封封信,“皇上,晚哥儿之前改良了一架纺织机,恰逢当初在扬州认识的一人来京投奔。晚哥儿心善便将人收下,并让他去苏州推广这架纺织机。那人在苏州立了足,便时常和晚哥儿通信聊家常,这是他近些时日所寄来的信件。”
“信?”皇帝疑惑,好端端的怎么想着把信件送来给自己过目?想了想,贾琏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便接过黄内侍呈上来的信件。
边看边问道:“纺织机?什么样的纺织机还值得派人去苏州那边推广?”
贾琏道:“说是纺织速度更快,纺织出来的丝线也更好。如今京都也已经开始流传开来。”
速度快意味着什么,皇帝自然是明白的,笑道:“若是如此那也是一件好事。”
他看着信件不再说话,且逐渐凝重了神色。
良久,他放下那两封信看向贾琏,“只凭着这些你就怀疑那艘商船有异?”
贾琏拱手道:“皇上,虽然证据不足,但确有可考。不然为何如此凑巧?这次那么多商船都遭了殃,唯独这一艘船的人员只受了些和往日里一样的轻伤便安全返回?难道这还不足以让臣怀疑?”
皇帝沉吟道:“你所言有理。”
有力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手下的奏折,轻微又沉稳。
“这件事朕知晓了,你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贾琏闻言也没有再说什么,反正事情已经上奏,皇上要如何做那就是上头的事,和他无关。
贾琏走之后,皇帝沉思许久,还是命黄内侍将木云叫来,将这件事交给了他去查。
回府后,贾琏就道:“若是皇上有心要查,八成还是要让木云去。”
叶向晚道:“不管谁去,只要去查就好。”
只要做过就一定会有痕迹,更何况这次落下这么大一个的尾巴。
悠闲日子过了几天,贾母就派人递来一张帖子。
叶向晚接了帖子就过去了,到了才听贾母说是贾元春那边传来好消息,有了身孕。
叶向晚笑道:“这可是一件喜事。”
王夫人笑着点头,她拿着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湿意,“是啊,如今得了喜信儿,我也算是彻底放心了。”
叶向晚道:“常言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二婶婶现在就想着放心怕是不成,少不得日后还要您操劳外孙孙呢。”
王夫人笑了,“晚哥儿这话不错,如今才得了喜信儿,我就想着元春丫头要受生育之苦。”
“说这些作甚,哪个女子不是从这里过来的。”贾母放下手里的茶盏,笑道:“回头你去找些元春得用之物送过去,也瞧瞧元春的情况如何。”
“是,老太太,儿媳记下了。”王夫人起身福身一礼应下,脸上满是笑意。
王夫人没有在这里多待,说了两句话就告辞离去,薛姨妈也跟着走了。到了王夫人那儿,就说从自家铺子里拿了些布料和药材,只做自己的一片心意。
王夫人握住她的手笑道:“还是妹妹想着元春。”
薛姨妈笑道:“元春是我外甥女,我不疼她又要去疼谁。”
王夫人和薛姨妈从贾母这里离开之后,叶向晚也没有在这里多待,很快就回了侯府。
躺在躺椅上扒拉着系统里的商品,看见自行车就想起自己之前种在后花园里的橡胶树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