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是。”薛南星摇头,起身往外走,“我是问京城。”
  这荒山野岭的别院,魏知砚自不可能来此迎亲,必定要先送她回薛府。可自那日被囚至今,即便今日凤冠霞帔加身,也未见半分要送她回府的迹象。
  这些日子虽四肢绵软无力,神思却格外清明。她将前因后果细细捋过,魏明德既不信她,为何还同意促成这桩婚事?蒋昀已死,自然不会是因为蒋昀,而魏知砚再情深也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
  那便只剩一个可能:这场婚事,本就是谋反的幌子。
  今日京城,必有异动。
  “京城?”梁山这才想起来,“迎亲队伍一大早就到了薛府。好在王爷做了两手准备,猜到那姓魏的不会这么轻易让你回薛府,所以让我们兵分两路。没想到小姐你果真还在这里。”
  薛南星脚步愈发快,“王爷呢?”
  梁山快步跟上,“王爷命我们先带你回王府。”
  薛南星疾步一滞,急道:“我是问他人在哪里?”
  梁山面露难色,“小姐,你身子还未恢复,不宜操劳,不如先行回王府。”
  “说!”薛南星声音转厉,“他到底在哪儿?”
  *****
  罪思堂内,空寂无声。
  景瑄帝驻足仰首,目光掠过正堂上方“静思己过”玄金牌匾,眉宇间笼上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眉头微微蹙起,片刻,叹了一声,“十年了。”
  陆乘渊抬手屏退左右侍卫,转身执礼,“陛下,两位侯爷约莫午时到。臣请先陪陛下入内。”
  他口中的两位侯爷,正是当朝举足轻重的人物——镇北侯谢林、文远侯苏平修。
  前者手握北境三十万铁骑的沙场老将,而后者,不仅是昔日翰林院掌院学士,更重要的是,当年夺嫡之争最激烈时,正是因着程启光、魏明德与苏平修这三位内阁重臣的中立,景瑄帝才得以在最后关头扭转乾坤。
  如今程老已故,魏明德权倾朝野,而苏平修作为清流领袖,在文官中的威望更胜从前。今日由这一文一武两位重臣同来做证,再合适不过。
  景瑄帝静立片刻,目光微沉,终于略一颔首。
  陆乘渊侧身引路,君臣二人向殿内行去。
  刚转过回廊,忽闻深处传来一阵嘶哑的喊声,似哭似笑,却听不清内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