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传闻中,姜孚曾在某次围猎时被其他兄弟推着展示射箭的技术,再三谦退不成,只好上前。
  他取了一把中等力道的弓,搭羽开弦,射中靶心左侧半寸的位置;
  随后转过身来连连称罪,说自己年纪尚小,学艺不精,令兄长们失望了。
  某些皇子大大咧咧一笑,拍拍肩放过了自己这位异母兄弟;
  有些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若是精于此道便可发现,姜孚在瞄准时,瞄的便是那半寸的位置。
  这一番故作中庸的表演,恐怕是刻意隐鳞藏彩。
  不满十岁的孩子都爱炫耀,姜孚如此深重的心机,究竟是与谁学的?
  一时间,各宫各府都对他多了些提防。
  三皇子一脉本就因其三岁时的神异行为怀恨在心,此时更是无论见姜孚沈厌卿如何示弱都不肯放松一分一毫。
  只能说,姜孚从出生时就注定被推到风口浪尖。
  但多年的如履薄冰并没有白费,在旷日持久的僵持后,时间终于来到奉德十九年。
  沈厌卿说,是先帝临终前亲口选择了姜孚。
  对此百官表示毫无意见,毕竟最后坐上去的也是这位七皇子。
  都已经是九五至尊了,还要质疑人家得位正不正,难免有些不爱惜自己的头。
  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人,辛辛苦苦爬上来,也不是都有御史台那种“不行就死”的气势的,皇家的密辛何苦要挖?
  再者,连御史台也表示:
  既然先帝就是这么说的,那还有什么可撞柱死谏的呢?
  都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
  比起家中势力手眼通天的三皇子,身世清白又为人仁厚的姜孚本就收获了不少青眼;
  沈厌卿一上台立即把三皇子一党剿了个干净的行径,更是让大家自愿闭嘴噤若寒蝉。
  至今还有传言:
  新帝登基的头几个月,连皇宫下水道流出来的污水都是红的……
  ……
  沈厌卿叹了口气,放下茶盏。
  “惠亲王姜十佩,是我亲手所杀。”
  换别人来做,他不放心。
  “但此事,确然是得了先帝的许可的。”
  ……
  姜孚到底是怎么赢的?
  直至崇礼七年,关于此事的疑惑依然萦绕在许多人心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