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没有,但你有。”周笠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让赫惟先点,她一起结账。
  “我有什么喜事?”这半年,她过得浑浑噩噩,本以为升上副总监以后很快就能掌握纪远军他们侵占公司资产的证据,结果事与愿违,他们竟然突然间停下了之前的勾当,莫名消停了下来。
  这让赫惟摸不着头脑,一下子陷入了工作的瓶颈。
  不过也得益于此,赫惟才能完全将心思放在复习上,因而不论是去美国留学所需的gmat考试成绩,还是她作为备选参加的国内研究生考试,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你的通知书不是到了么?上午你拿回来的时候,我不小心看到了。”
  全球邮政特快专递,赫惟虽然没有当着她的面拆封,但结合赫惟之前那么努力地摸鱼复习状态来看,六月下旬能收到的,大概率就是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
  赫惟没打算瞒着,承认,“应该是通知书……但我还没想好去不去。”
  美国那边研究生的offer邮件她之前就收到了,现在又收到延边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原本只是以防万一做了两手准备,现在突然轮到她二者选其一,她还没做好最终打算。
  mba她是一定要读的,毕竟她本科的学校实在一般,在北京这个名校生、留学生都供大于求的地方,她如果想不靠纪柏煊,根本就不可能走得远。
  周笠不知道赫惟心里的这些计划,也不知道她还有出国的另一个plan,只是作为过来人,给予建议:“疫情之下,我国的就业环境比之前差了很多,我有个亲侄子,不在北京,今年大学毕业参加校招。他和我说,现在的企业要求比前几年都要高,而且薪资待遇还有缩水,他考虑再三之后打算先随便找个事情做着,年底还是去考研试试。”
  “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其他城市还好说,也许普通一本就足够了,但是北京不行。”
  周笠结完账,找了个位子坐下等候取餐,一条条给赫惟分析利害。
  赫惟心里明白,周笠这样劝她是发自肺腑,可也不排除另一因素——她走了,财务部副总监的位子就非她莫属。
  职场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
  赫惟带着这种纠结,回办公室以后,当着周笠的面拆了那封邮件。
  确实是延边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面写明的报到时间是九月中,比美国那边开学要晚一周。
  赫惟当时再三斟酌,选择延边大学时,确实有很明显的私心。
  美国太远,和国内有很大的时差,加之孟昭已经毕业回国,如果她选择出去,且不说她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光是孤独这一项,她就很难忍耐。
  赫惟必须承认,人想要独立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适应孤独,首先就难住了她。
  不像当年,那时候她什么也没有,纪柏煊说出国就出国,赫惟是被迫接受的孤独,况且那时候的孤独并不干脆,她身边还有存在感爆棚的程茗。
  而现在,她拥有了太多,有家人、有工作、有朋友,她还有纪柏煊。
  相比之下,延边大学就在国内,也是以赫惟当时的分数唯一有希望被录取的211院校。
  虽然地理位置有些偏僻,但胜在学历含金量高,况且……赫惟对那座城市是有滤镜的。
  可即便是留在国内,她也没有想好要怎么去和纪柏煊说。
  私心里,她其实根本不想告诉他,一如他多年前擅作主张去新加坡一样,即使她已经原谅他,可过去的失望和难过也是真的存在过。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感同身受,有的只是以牙还牙。
  而人总是越长大越优柔寡断,勇敢好像是和胶原蛋白一样独属于年轻人的不可再生资源。
  面对这样关键的选择,赫惟总是想要有人在背后推自己一把。
  主动选择,万一以后后悔,会怪自己,但是被动选择,即便以后她后悔了,至少可以安慰自己当时是被逼无奈。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