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3 / 3)
毕竟,哪怕当初见到手握玉珏的夏清婉时,他也从未有这些离奇的感觉。
思绪悄然翻涌,他的脸上仍沉静如渊。
小太监不知这些心思,见谢长离罕见的流露柔情,惊讶之后愈发殷勤,在临近承明楼时早早地便指给蓁蓁,“那边就是承明楼。太后娘娘吩咐了,谢统领劳苦功高,虞娘子又是头回进宫,可先过去拜见。”
蓁蓁闻言,含笑颔首。
想着这一路走来,该给人看的也表演得差不多了,若到御前还牵着手,实在不太像话,遂拿手指轻轻挠了挠谢长离。
见他有些出神,似在琢磨公事,承明楼又近在眼前了,不得已只能使点力气,轻轻从他掌中挣脱。
谢长离掌心落空,霎时回过神。
一抬眸,见地方已经到了,便将心思尽数压住,端着惯常的权臣姿态,抬步登楼。
……
阁楼之上,沈太后宫装端贵,临窗而坐。
她的年龄其实不大,三十出头而已。
当初先帝病弱,早年也得过几个孩子,可惜大多先天不足,虽有成群的太医调理伺候,却都没逃过夭折。沈氏进宫时也只是寻常妃嫔,大约是命好,诞下的龙种虽比不得别家孩子闹腾,却比前头的都强些。
先帝如获至宝,百般珍品都堆到跟前,硬生生将个柔弱的小幼苗养得茁壮起来,身子亦日益康健。
沈氏随之母凭子贵,在孩子三岁时得以封后,执掌后宫。
后来先帝驾崩,将宫廷内外的事托付给几位信重的股肱之臣,又嘱咐沈太后好生教养孩子,礼遇重臣武将,勿令朝堂生乱。
沈氏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皇帝尚且年幼,曾与先帝争锋的皇叔却正当盛年,若不是朝中有相爷与之抗衡,禁军统领姬成和边关重将姬戎兄弟俩忠心于先帝,又有谢长离这么一把锋锐的剑悬着,没准儿哪天就会夺了侄儿的命,篡位称帝。
沈家虽也是世宦之族,却没旁的功勋,如今仕途最顺的也只有她的兄弟沈从时,跟恒王没得比。
她无外戚可依,为保住孩子的皇位,对几位重臣便格外优待。
若不然,哪会邀妾室赴宴?
这会儿满目绮罗华彩,珠翠拥围,早到的皇亲贵戚们依序落座,闲谈着等候开宴。 ↑返回顶部↑
思绪悄然翻涌,他的脸上仍沉静如渊。
小太监不知这些心思,见谢长离罕见的流露柔情,惊讶之后愈发殷勤,在临近承明楼时早早地便指给蓁蓁,“那边就是承明楼。太后娘娘吩咐了,谢统领劳苦功高,虞娘子又是头回进宫,可先过去拜见。”
蓁蓁闻言,含笑颔首。
想着这一路走来,该给人看的也表演得差不多了,若到御前还牵着手,实在不太像话,遂拿手指轻轻挠了挠谢长离。
见他有些出神,似在琢磨公事,承明楼又近在眼前了,不得已只能使点力气,轻轻从他掌中挣脱。
谢长离掌心落空,霎时回过神。
一抬眸,见地方已经到了,便将心思尽数压住,端着惯常的权臣姿态,抬步登楼。
……
阁楼之上,沈太后宫装端贵,临窗而坐。
她的年龄其实不大,三十出头而已。
当初先帝病弱,早年也得过几个孩子,可惜大多先天不足,虽有成群的太医调理伺候,却都没逃过夭折。沈氏进宫时也只是寻常妃嫔,大约是命好,诞下的龙种虽比不得别家孩子闹腾,却比前头的都强些。
先帝如获至宝,百般珍品都堆到跟前,硬生生将个柔弱的小幼苗养得茁壮起来,身子亦日益康健。
沈氏随之母凭子贵,在孩子三岁时得以封后,执掌后宫。
后来先帝驾崩,将宫廷内外的事托付给几位信重的股肱之臣,又嘱咐沈太后好生教养孩子,礼遇重臣武将,勿令朝堂生乱。
沈氏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皇帝尚且年幼,曾与先帝争锋的皇叔却正当盛年,若不是朝中有相爷与之抗衡,禁军统领姬成和边关重将姬戎兄弟俩忠心于先帝,又有谢长离这么一把锋锐的剑悬着,没准儿哪天就会夺了侄儿的命,篡位称帝。
沈家虽也是世宦之族,却没旁的功勋,如今仕途最顺的也只有她的兄弟沈从时,跟恒王没得比。
她无外戚可依,为保住孩子的皇位,对几位重臣便格外优待。
若不然,哪会邀妾室赴宴?
这会儿满目绮罗华彩,珠翠拥围,早到的皇亲贵戚们依序落座,闲谈着等候开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