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封君想要强大,就要和国君抢民,为此,楚国的封君都在治下颁布了比国君更为低廉的税收和徭役,相互内卷之下,才能留住耕种的百姓。
  在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楚民,怎么适应得了苦民的酷律?
  不能写匿名信,抓到了要坐牢;
  邻居家里进了贼,你没去就邻居,罚钱;
  有贼人在路上伤了人,你没帮忙,离案发现场百步之内的人都罚二甲;
  祭祀王室规定以外的神,罚二甲;
  摘了邻居家的桑叶,罚徭役三十天;
  邻居家的牲畜进入你家里作乱,你把作乱的牲畜打死了,罚二甲;
  ……
  严酷繁杂的秦法使得黔首稍有不慎就会违背秦法,违背秦法的下场和倾家荡产没啥区别。有钱倾家荡产然后沦为衣食无落,没钱就去给朝廷服徭役、服兵役……
  越是原本风气自由的国家,黔首越是适应不了秦法。
  然后咋整?
  揭竿而起吧。
  所以,如果姜央猜的没错,这场谈话接下来就是讨论怎么造反了。
  果不其然,三河说:“要我说,干脆反了吧!暴秦无道,自暴秦灭楚起,三年而已,乡梓黔首已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死在暴秦的徭役、戍役里?反了是死,不反也是死!”
  身边的人已经被这句话激的纷纷应和,姜央的心思却被三河的那句“自暴秦灭楚起,三年而已”而吸引走。
  秦国灭楚一共经历了两次大战,第一次李信统帅二十万兵马大败而归,逼得始皇帝去和王翦撒娇,才让老将军重新挂帅,以六十万秦军荡平秦国。
  那是秦王政二十四年的事。
  三年……那么现在应该是秦王政二十六年或者二十七年的事。
  而这段时间内,姜央恰好知道秦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秦王政于二十六年登基,称为皇帝,因此,他的纪元从“秦王政二十六年”变成了“始皇帝二十六年”,这一年年初二月,洞庭郡迁陵县三十来个百姓在唐亭反了,把当地秦吏揍得满头包。
  当然,最后因为这场叛乱的规模实在是太小,因此县一级的守军就把叛乱平定了。
  然而到了年底,却发生了一件让始皇帝笑不出来的叛乱——苍梧之乱。
  第220章
  这里的苍梧指的并不是大陆最南方位于交州的苍梧郡, 而是南郡的苍梧县。
  在始皇二十六年的年底,苍梧爆发了秦国第一场有明文记载的、可以称得上是有规模的农民起义。
  一个县的百姓造反,规模确实不大, 甚至可以说的上是上不了称,毕竟在军功爵体制下, 大秦帝国内部的土地矛盾、阶级矛盾都非常严重,没事就来点小暴乱。
  早在秦孝公时期, 商鞅还活着的时候,商鞅之法还没有通行多久的时候, 商鞅就在《商君书》中写过, “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害生, 必削;国遂战, 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害,必强。”
  大概意思是说,国家强大了却不去打仗, 那么毒就会流转在国内, 国家就会虚弱;出去打仗,毒就流到了别的国家,国家就会强大。
  这种由于国家强大而产生的“毒”,就是在人口暴增、土地不够养活人口的条件下,产生的人地矛盾、阶级矛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