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1 / 3)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后突厥和大食有心闹事也闹不起来,反倒是变成狗咬狗,接连爆发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被郭知运占了不少便宜。
开元十八年的大唐,正是国富军强、武德充沛的时候,身为皇帝的李隆基根本不怕打仗。
他对毛伊岛献上的礼物非常满意,当即命中书省拟旨,封毛伊岛为大唐属地,毛伊头领为中海州刺史,犯岛者虽远必诛。
萧嵩应了一声,继续眼观鼻鼻观心,但心里早就翻江倒海。话说这毛伊岛到底在哪儿啊?怎么给人庇佑啊?陛下难道没听薛三说那地方孤悬海外,光是坐船就要坐几个月吗!?
大唐哪有能走那么远的军船?!
但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当着朝中众臣的面根本不敢说。
此刻陛下正在兴头上,要真是扫了陛下的兴致,哪怕他是中书令也落不到好,说不定还会成为开元年间最短命的宰相。
算了吧,先应着,以后再说。
朝中跟萧嵩一个想法的不在少数,至少礼部、兵部和吏部尚书都没吭声,谁也没敢去触李隆基晦气。
于是就在这貌似喜庆的氛围中,大唐在太平洋的第一块海外领土顺利诞生。在这之后的一千年间,毛伊岛始终以华夏上国为正统,从不曾改旗易帜,牢牢守住了华夏“自古以来”的底线,为后世的太平洋大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刻无论是李隆基还是萧嵩,他们都没想到这份一时兴起的旨意会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李隆基欣赏了一会儿珊瑚树,目光便被一个蒙着红布的奇怪物件吸引。
这物件看着有半人高,正面看方方正正的,后面还拖着个东西,藏在布帛里看不清楚。
“薛三,那是个什么东西?”
李隆基指着红布笑道。
“你这小子惯会卖关子,上了殿还掖着藏着,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这话是说笑的,他当然不会降罪薛三,他只是好奇那到底是个什么宝贝,要知道金珊瑚树薛三都是让人大大喇喇地抬上来,偏这样东西是蒙着布的,难不成比金珊瑚树还稀罕?
748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红布成功勾起了皇帝和群臣的好奇心。
于是统也不再卖关子,伸手掀了红布。
“陛下请看,这便是臣用米洲最珍贵的橡胶,甫以精钢弹簧减震,七色宝石镶栏,特地为陛下定制的……”
倒骑驴。
第251章 臣自请去南洋种地!
说是倒骑驴, 但毕竟是要献给皇帝的倒骑驴,和普通的倒骑驴当然不能一样。
简单来说,这是一辆极尽奢华的倒骑驴,不管是栏杆还是车架, 全车无一处不雕花, 无一处不镶宝,处处散发着金钱的铜臭。
可即便做到这样的程度, 依旧没能博得李隆基的关注。
身为大唐的皇帝, 李隆基什么精工细琢没见过啊, 这一车的雕花镂刻说到底也不过是闽派工艺,糊弄一下远道而来的外乡人还勉强,放在真正见多识广的天潢贵胄严重, 真心算不得出彩。
毕竟说起工匠,全天下最出色的匠人都在长安城呢。
所以李隆基脸色如常, 甚至还疑惑的挑眉。
“爱卿为何要送朕这怪车?”
没惊艳到李老三,748倒也不觉得失望。 ↑返回顶部↑
开元十八年的大唐,正是国富军强、武德充沛的时候,身为皇帝的李隆基根本不怕打仗。
他对毛伊岛献上的礼物非常满意,当即命中书省拟旨,封毛伊岛为大唐属地,毛伊头领为中海州刺史,犯岛者虽远必诛。
萧嵩应了一声,继续眼观鼻鼻观心,但心里早就翻江倒海。话说这毛伊岛到底在哪儿啊?怎么给人庇佑啊?陛下难道没听薛三说那地方孤悬海外,光是坐船就要坐几个月吗!?
大唐哪有能走那么远的军船?!
但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当着朝中众臣的面根本不敢说。
此刻陛下正在兴头上,要真是扫了陛下的兴致,哪怕他是中书令也落不到好,说不定还会成为开元年间最短命的宰相。
算了吧,先应着,以后再说。
朝中跟萧嵩一个想法的不在少数,至少礼部、兵部和吏部尚书都没吭声,谁也没敢去触李隆基晦气。
于是就在这貌似喜庆的氛围中,大唐在太平洋的第一块海外领土顺利诞生。在这之后的一千年间,毛伊岛始终以华夏上国为正统,从不曾改旗易帜,牢牢守住了华夏“自古以来”的底线,为后世的太平洋大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这都是后话,此刻无论是李隆基还是萧嵩,他们都没想到这份一时兴起的旨意会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李隆基欣赏了一会儿珊瑚树,目光便被一个蒙着红布的奇怪物件吸引。
这物件看着有半人高,正面看方方正正的,后面还拖着个东西,藏在布帛里看不清楚。
“薛三,那是个什么东西?”
李隆基指着红布笑道。
“你这小子惯会卖关子,上了殿还掖着藏着,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这话是说笑的,他当然不会降罪薛三,他只是好奇那到底是个什么宝贝,要知道金珊瑚树薛三都是让人大大喇喇地抬上来,偏这样东西是蒙着布的,难不成比金珊瑚树还稀罕?
748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红布成功勾起了皇帝和群臣的好奇心。
于是统也不再卖关子,伸手掀了红布。
“陛下请看,这便是臣用米洲最珍贵的橡胶,甫以精钢弹簧减震,七色宝石镶栏,特地为陛下定制的……”
倒骑驴。
第251章 臣自请去南洋种地!
说是倒骑驴, 但毕竟是要献给皇帝的倒骑驴,和普通的倒骑驴当然不能一样。
简单来说,这是一辆极尽奢华的倒骑驴,不管是栏杆还是车架, 全车无一处不雕花, 无一处不镶宝,处处散发着金钱的铜臭。
可即便做到这样的程度, 依旧没能博得李隆基的关注。
身为大唐的皇帝, 李隆基什么精工细琢没见过啊, 这一车的雕花镂刻说到底也不过是闽派工艺,糊弄一下远道而来的外乡人还勉强,放在真正见多识广的天潢贵胄严重, 真心算不得出彩。
毕竟说起工匠,全天下最出色的匠人都在长安城呢。
所以李隆基脸色如常, 甚至还疑惑的挑眉。
“爱卿为何要送朕这怪车?”
没惊艳到李老三,748倒也不觉得失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