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第1060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这些虚伪的话语落在陈萍萍的双耳里,他只是微微笑了笑,任由雨水渗进自己枯干的双唇,低下头去,不再看那城头的皇帝。
  ……
  ……
  行刑开始。
  渔网紧紧地覆盖在了陈萍萍干瘦的身躯上,极为困难地用网眼突出了躯干上的皮肤与肉,一把锋利特制的小刀颤抖着落了下去,缓缓地割下,将这片肉与老人的身体分离。
  这是第一刀。法场之下传来一阵如山般的喝彩声!
  刀锋离开网眼,一片肉落在地上,马上被刑部的官员拣入了盘中。很奇异的是,那片网眼里的伤口有些发白,有些发干,并没有流出太多的血水,似乎这个瘦弱的逆贼身躯里的血已经流光了,精血早已为了某些事情全部奉献了出去。
  执刀的刽子手是刑部的老官,他今日虽然已经喝了两罐烈酒,却依然止不住手抖,他觉得今天自己刀下的这个干瘦老头和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官员都不一样,对方的身体里没有血,没有肉,似乎只有一缕幽魂,冷得自己禁不住地发抖。
  第二刀下去,血肉分离,淡淡的几络血丝在渔网上流淌着。又是一阵喝彩声。后面还有几百几千几万刀?
  陈萍萍紧紧地闭着眼睛,脸色惨白,双唇极闭,浑身颤抖,似乎是在享受这非人类所能承受的痛楚。他忽然缓缓睁开双眼,看着身前这个刽子手喘息说道:“你的手法……有些……差。”
  刽子手此生未见过这样的人物,已然超脱了所谓硬气,有的只是漠然,对生命,对自己生命与痛楚的漠然,或许这位老人体内有些东西已经超越了痛楚?他的手再次颤抖了起来,险些把刀落在了被秋雨打湿的木台之上。
  又一刀,又一刀,又一刀。一阵一阵喝彩此起彼伏,然后这些喝彩声渐渐地小了起来,最后归于沉默,所有观刑的官员百姓们都闭上了嘴,用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看着受刑的那位老人。
  没有惨嚎,没有悲鸣,没有求饶,没有求死,没有乱骂,秋雨中法场上那位被千刀万剐的老人,只是一味地沉默,死一般地沉默。
  所以皇城上下所有的人也沉默了,不由自主地沉默,死一般地沉默。
  第一百零一章 笑看英雄不等闲(三)
  数日之前,这片大陆上还残留着最后的暑气,第一场秋雨还没有来得及落下来。只有晨与暮时,日头黯淡下的风有了些清冽的秋意,在山丘野林田垄之间穿荡着,吹拂着。
  秋风渐起人忧愁,而那个时候的范闲,并没有太多的忧愁情绪,他坐在长长的黑色车队之中,随着马车的起伏而酝酿着睡意,这睡是假睡,他只是闭着眼睛,放开了自己的心神,任由体内那两道性质完全不同的真气,在上下两个周天循环中暗自温养流淌。
  天一道的自然真气法门被运于上周天中,温柔纯正,已得要念,而他真正的倚仗,那道强大的霸道真气,行于体内各处,强悍着他的身体,锤打着他的心意。
  四顾剑临死时转赠给他的那本小册子的内容,也被范闲牢牢地记在了脑内,这一路向西归京,他在继续锤炼自身修为的同时,也尝试着继续按照那个小册子上的玄妙所言,放开心神,去感悟四周虚空之中可能存在,可能莫须有的元气波动。或许是旅途劳累,或许是东海之畔本就聚着太多的天地灵气钟秀,所以这一路上,范闲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进展,然而那种调动神思,对外界发生敏感触觉的速度却是快了许多。
  无一日不冥思,无一刻不苦修,这大概便是范闲能够拥有今天的实力地位的真正原因吧?一阵风吹进了马车的车帘,让他微微眯起了眼,不知为何心尖颤抖了一丝,感到了一阵寒意,似乎觉得天底下正有些事情,有些注定会影响到自己的事情将要发生。
  会是什么事呢?他眯着眼睛看着外面的昏沉山野,缓缓沉散体内的真气蕴集,将心神从四周收敛了回来。东夷城的事情基本上定了,父亲离开了十家村,回去了澹州,京都那边一片平静,陈萍萍那个老跛子也应该踏上了归乡的路程,一切都依循着范闲所企望的美好道路在前行,可为什么会有那种不祥的感觉?
  那双清秀好看的双眉微微皱了起来,离开东夷城之后,唯一让范闲觉得有些奇怪的,就是东夷城这些属国义军的沿路狙击,这些热血的遗民们虽然怀着必死的心,前来刺杀庆国的权臣,但是范闲身周的防卫力量太强,加上大皇子还派出了一支千人队作为护卫,连着数日的攻击,只是让那些义军丢下尸首,抛下热血便颓然而散。
  令范闲警惕的是,自己离开东夷城返京的路线十分隐秘,就算有人在东夷城查到,可要沿路布下这些狙击的阵势,也需要有极强大的情报系统作为支撑。
  他的心头一动,得出了一个极为寒冷的判断,监察院内部有人在向这些东夷城属国的义军通传情报!而且这件事情是在自己拟定离开东夷城日期后,便开始了。
  看来……京都有些势力想拦自己回京,更准确地说,那些势力要的只是拖延范闲回京的速度。京都里会发生什么事?是什么事情与自己有关,而对方坚决不让自己在事情结束之前赶回京都?范闲的眼眸寒冷了起来,身子也寒冷了起来,下意识里紧了紧套在身体外的薄氅。
  能够让监察院内部出现问题的人,只有两个,一位是皇帝陛下,一位是陈萍萍。想拖延自己回京步伐,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人,也只有这两个,不问而知,京都里发生的事情,一定与皇帝老子和陈萍萍有关。
  范闲将目光从车窗外的景色里收了回来,只沉默了片刻,便在强烈的忧虑促使下下定了决心,对车旁马上的沐风儿吩咐道:“变阵,以锋形开路,沿途不要和那些人拖延,用最快的速度赶回燕京。”
  沐风儿心头一惊,暗想若是强行一路冲杀回境,只怕要多死许多人,速度所带来的弊端,便是损伤。他看了小范大人一眼,知道大人一定是嗅到了某些诡异的味道,这才急着要赶回京都,不敢相询,赶紧向长长的归京队伍,下发了全速前进的命令。
  马蹄声如雷,车声如铁,就这样在东夷城通往庆国的大道上奔驰了起来。
  然而行不过半个时辰,整个队伍便忽然放缓,前方响起示警的响箭。这些日子里,护送小范大人的队伍已经习惯了无处不在的偷袭与伏击,所以并不如何震动,然而今天这示警的响箭有些怪异,只响了一声便停了,紧接着便是从车队前方向后不停高声叫着:“安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