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发家致富 第212节(3 / 4)
罐头厂最近接了一个大单,要把“煤矿人家”牌罐头卖到北京。
说起来,这个大单子还和贺明珠有关。
去年的时候,贺明珠那个辈分大的发小张立新要去北京闯荡,临行前贺明珠给他包了五百块钱,把张立新感动得差点没当场以身相许。
张家没人支持张立新去北京做生意,尽管他们成天嚷嚷着要回北京老家,但那是以有正式工作为前提,而不是去北京当盲流。
张立新也不气馁,拿全部积蓄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打算在北京扛大包、卖苦力,白手起家。
贺明珠知道后,在火车站月台送别张立新时,给他塞了个信封,里面是五百块钱,都是旧钱,有零有整,不打眼,方便花销。
张立新当时就感动得涕泪横流,作势要抱着贺明珠大哭一场,被她嫌弃地推开了。
“赶紧走,火车要关门了。”
贺明军在旁边提醒道:“把信封藏好了,两只鞋各塞一百,裤衩塞二百,剩下的留在手里花。路上留心点儿,别让人看见了。”
这年头火车贼多,都快成固定作业地点了,旅客一不留神,身上的钱就都成了小偷的绩效。
张立新苦着脸:“那不都有味儿了吗?”
贺明军瞪眼睛:“你丫事儿怎么这么多啊!不要拉倒,你去北京捡破烂吧!”
张立新敏捷地把信封往裤腰带里一塞,嬉皮笑脸地说:“那可不成,臭也得留着,这可是我发家致富的本钱!”
月台上铁路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催促还没登车的旅客,火车头喷起一股股蒸汽,巨大的机器发动声响了起来。
顾不上再逗乐子,张立新拎着贺明军塞给他的一大包吃的,三步两步蹿上了高高的铁台阶,拉着车门一侧的栏杆,探出半个身子。
“这钱算我借你们的,将来一定千倍偿还!”
贺明珠冲他摆摆手,大声地说:“别让人在北京给卖了,囫囵个地回来过年!”
也不知道张立新听没听清,乘务员收回折叠梯、拉上铁门,他挤在窗户上,一直冲贺家兄妹挥手。
这一年贺明珠没听到过张立新的消息,再见到他时,已经是过年了。
张立新穿着最时兴的牛仔裤和皮夹克,头发用摩斯抹得油光锃亮,拎着两大盒稻香村点心,乐呵呵地来贺家拜年。
进门后,还没寒暄几句话,张立
新就迫不及待掏出厚厚一摞大团结,啪地拍在桌上。
“今年赚的不多,先还你五千块,剩下的等我今年挣了再还你,”
贺明珠看也没看桌上的钱,揶揄道:
“哟,张叔,这是在北京挣大钱了啊?”
张立新笑得合不拢嘴,还要故作谦虚道:
“什么大钱,也就挣了一点儿,刚够糊口……”
当初他揣着五百块去了北京,没急吼吼地要拉开架势做买卖,反而找了家便宜的招待所住下,每天去市里的几家百货商场观察,看看现在什么生意最好做。
正好有一家私人承包柜台的营业员年后单干,自己包柜台自己卖,柜台老板毫无准备,焦头烂额地找新营业员,和旁边的人抱怨营业员忘恩负义。
张立新见状便毛遂自荐,他长得精干,说话办事也清爽,和老板说话间就帮忙卖出一件衣服。 ↑返回顶部↑
说起来,这个大单子还和贺明珠有关。
去年的时候,贺明珠那个辈分大的发小张立新要去北京闯荡,临行前贺明珠给他包了五百块钱,把张立新感动得差点没当场以身相许。
张家没人支持张立新去北京做生意,尽管他们成天嚷嚷着要回北京老家,但那是以有正式工作为前提,而不是去北京当盲流。
张立新也不气馁,拿全部积蓄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打算在北京扛大包、卖苦力,白手起家。
贺明珠知道后,在火车站月台送别张立新时,给他塞了个信封,里面是五百块钱,都是旧钱,有零有整,不打眼,方便花销。
张立新当时就感动得涕泪横流,作势要抱着贺明珠大哭一场,被她嫌弃地推开了。
“赶紧走,火车要关门了。”
贺明军在旁边提醒道:“把信封藏好了,两只鞋各塞一百,裤衩塞二百,剩下的留在手里花。路上留心点儿,别让人看见了。”
这年头火车贼多,都快成固定作业地点了,旅客一不留神,身上的钱就都成了小偷的绩效。
张立新苦着脸:“那不都有味儿了吗?”
贺明军瞪眼睛:“你丫事儿怎么这么多啊!不要拉倒,你去北京捡破烂吧!”
张立新敏捷地把信封往裤腰带里一塞,嬉皮笑脸地说:“那可不成,臭也得留着,这可是我发家致富的本钱!”
月台上铁路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催促还没登车的旅客,火车头喷起一股股蒸汽,巨大的机器发动声响了起来。
顾不上再逗乐子,张立新拎着贺明军塞给他的一大包吃的,三步两步蹿上了高高的铁台阶,拉着车门一侧的栏杆,探出半个身子。
“这钱算我借你们的,将来一定千倍偿还!”
贺明珠冲他摆摆手,大声地说:“别让人在北京给卖了,囫囵个地回来过年!”
也不知道张立新听没听清,乘务员收回折叠梯、拉上铁门,他挤在窗户上,一直冲贺家兄妹挥手。
这一年贺明珠没听到过张立新的消息,再见到他时,已经是过年了。
张立新穿着最时兴的牛仔裤和皮夹克,头发用摩斯抹得油光锃亮,拎着两大盒稻香村点心,乐呵呵地来贺家拜年。
进门后,还没寒暄几句话,张立
新就迫不及待掏出厚厚一摞大团结,啪地拍在桌上。
“今年赚的不多,先还你五千块,剩下的等我今年挣了再还你,”
贺明珠看也没看桌上的钱,揶揄道:
“哟,张叔,这是在北京挣大钱了啊?”
张立新笑得合不拢嘴,还要故作谦虚道:
“什么大钱,也就挣了一点儿,刚够糊口……”
当初他揣着五百块去了北京,没急吼吼地要拉开架势做买卖,反而找了家便宜的招待所住下,每天去市里的几家百货商场观察,看看现在什么生意最好做。
正好有一家私人承包柜台的营业员年后单干,自己包柜台自己卖,柜台老板毫无准备,焦头烂额地找新营业员,和旁边的人抱怨营业员忘恩负义。
张立新见状便毛遂自荐,他长得精干,说话办事也清爽,和老板说话间就帮忙卖出一件衣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