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
  或许,不可……
  这是流放的第四十二日,他们早已远了都城所在的中州,约莫也已经跨过了一多半的熙州。后面再往北,走过岱州后,便会进入凛州,到达他们此行的最终流放地。
  秦崇礼不大确定小杜姑娘如果要走,会选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离开。但是很明显,应该是在进入凛州之前。毕竟凛州与苍国相邻,本就多限,加上是贵妃之兄韩将军驻守之地,到进入凛州再走变数就太多了。
  说来有些汗颜。
  当初在刚离开李家村,小杜姑娘手脚恢复,开始与他们“因材施教”之时,秦崇礼一度怀疑过她是否背后有人,是不是有人派她来拉拔他们一把。只再想想当初刚上路,小杜姑娘两度轻生,便又觉自己多想。
  只不管小杜姑娘身上有多少矛盾之处,背后又到底有没有人,目的又是如何……
  按小杜姑娘在给他出题后,最近总与他重复的一句话来说“世上事,若看不分明,便论迹不论心。”
  若论“迹”,那他们可是承情小杜姑娘太多太多。
  谁能想到一无所有上路,待走到四十多日,衣裳食物驴车药品全都置上了不说,如今车上还有编了筐才能全都叠装起来的熏肉干,各式的皮毛加起来都足够给他们冬日一人做上一身。
  好似这流放路,他们吃的苦只是集中在了前十日,后面便是坦途。就连脚下那在前十日走出来的水泡,在驴车上养了三十日,现在也已经都好了。
  若没有小杜姑娘,别说现在的日子,秦崇礼甚至怀疑,他们未必能全须全尾地都活到凛州。
  是的,流放路之苦,衙役之心狠,远胜于秦崇礼当初在牢中时的预想。
  流放,是一件在路上就会死不少人的事。
  纵是那卫家姑娘说,谭望带的队伍,算是历年往各地去的流放队伍中,途中损耗较少的。但是较少,不代表没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