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 / 3)
燕郡王:“我日后与薛姑娘保持距离。”
薛虯点点头,又问:“还有呢?”
燕郡王:“我会安排好,确保不会泄露一丝风声,薛姑娘的名声绝不会有损。”
薛虯:“这事自有我在,不必你费心。还有吗?”
燕郡王疑惑:“还有什么?”
薛虯冷笑:“殿下与舍妹已然亲密至此,难道还不快些定下婚事?”
燕郡王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薛虯话里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薛姑娘答应了?”
薛虯轻哼一声,没好气道:“答应了,殿下且去请皇上和太上皇的旨意吧。”
什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便是了!
本以为薛虯是来兴师问罪的,说不得与薛姑娘的婚事也要平添波折,没想到喜从天降,进度突然就到了赐婚环节。
燕郡王先是大喜,甚至恨不得给薛虯一个熊抱,一点也不怪他刚才故意吓唬自己。
但很快他又冷静下来,开始发愁。
——四哥倒也罢了,父皇那边的旨意可不好请!
第112章 第112章圣旨赐婚
正如燕郡王所料,当他在某日请安时试探性与太上皇提起提起这个话题,果然遭到太上皇的拒绝。
“薛家眼下瞧着不错,可到底出身商贾,身份配不上我儿。且他们家的女儿,教养如何比得上真正的贵女?”
燕郡王:“薛姑娘是十一妹妹的伴读,也能说一句由宫中教养,想来是没有问题的。”
“能做好伴读未必适合当你的王妃,王妃要替你处理琐事、安稳后宅,不是读几本书便能胜任的。以你的身份,想挑什么样的姑娘不能?未必一定要这个!”
太上皇:“再者说,薛虯是你皇兄跟前的红人,你也手握大权,你们两个还要结亲,可曾考虑过你皇兄的心情?”
他语重心长,好像真是一心替儿子考虑的老父亲。这话其实也没错,理论上来说,燕郡王和宝钗的确不太般配。
但道理是道理,感情是感情。更何况皇帝虽然小心眼,但对自己信任的人也足够宽容,并不介意燕郡王与薛家结亲。
但燕郡王心心里清楚,太上皇之所以拒绝他,并非因为前面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知道无论他说什么太上皇都不会听。
好在他本就没抱什么希望,之所以跟太上皇提起此事,一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太上皇能答应,那自然是两全其美。
若太上皇不答应,他也有别的法子,今日只当提前跟太上皇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莫要觉得做儿子的不尊敬父亲。
燕郡王没有与太上皇争辩,好像被说服了似的,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告退。
太上皇笑呵呵点头,但等燕郡王退出去,笑容便缓缓落了下来,拨弄着茶盏盖子,若有所思。
眼下他与皇帝关系不好,皇帝想要绝对权威,而他想要找回自己的地位,最好能压皇帝一头。二人也各有优势与不足,太上皇御宇几十年,积威深重,朝堂上多的是他的触手,且大庆以孝治国,太上皇身为长辈,天然便占据法理大义,以此拿捏皇帝简直一用一个准。
但皇帝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他是皇帝!
名正言顺的帝王,能够堂堂正正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段时间以来,皇帝拉拢人手、调动官员、推行新政,已逐步将朝堂掌握在自己手里,逐渐与太上皇成平衡之势。 ↑返回顶部↑
薛虯点点头,又问:“还有呢?”
燕郡王:“我会安排好,确保不会泄露一丝风声,薛姑娘的名声绝不会有损。”
薛虯:“这事自有我在,不必你费心。还有吗?”
燕郡王疑惑:“还有什么?”
薛虯冷笑:“殿下与舍妹已然亲密至此,难道还不快些定下婚事?”
燕郡王一愣,随后反应过来薛虯话里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薛姑娘答应了?”
薛虯轻哼一声,没好气道:“答应了,殿下且去请皇上和太上皇的旨意吧。”
什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便是了!
本以为薛虯是来兴师问罪的,说不得与薛姑娘的婚事也要平添波折,没想到喜从天降,进度突然就到了赐婚环节。
燕郡王先是大喜,甚至恨不得给薛虯一个熊抱,一点也不怪他刚才故意吓唬自己。
但很快他又冷静下来,开始发愁。
——四哥倒也罢了,父皇那边的旨意可不好请!
第112章 第112章圣旨赐婚
正如燕郡王所料,当他在某日请安时试探性与太上皇提起提起这个话题,果然遭到太上皇的拒绝。
“薛家眼下瞧着不错,可到底出身商贾,身份配不上我儿。且他们家的女儿,教养如何比得上真正的贵女?”
燕郡王:“薛姑娘是十一妹妹的伴读,也能说一句由宫中教养,想来是没有问题的。”
“能做好伴读未必适合当你的王妃,王妃要替你处理琐事、安稳后宅,不是读几本书便能胜任的。以你的身份,想挑什么样的姑娘不能?未必一定要这个!”
太上皇:“再者说,薛虯是你皇兄跟前的红人,你也手握大权,你们两个还要结亲,可曾考虑过你皇兄的心情?”
他语重心长,好像真是一心替儿子考虑的老父亲。这话其实也没错,理论上来说,燕郡王和宝钗的确不太般配。
但道理是道理,感情是感情。更何况皇帝虽然小心眼,但对自己信任的人也足够宽容,并不介意燕郡王与薛家结亲。
但燕郡王心心里清楚,太上皇之所以拒绝他,并非因为前面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知道无论他说什么太上皇都不会听。
好在他本就没抱什么希望,之所以跟太上皇提起此事,一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太上皇能答应,那自然是两全其美。
若太上皇不答应,他也有别的法子,今日只当提前跟太上皇说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莫要觉得做儿子的不尊敬父亲。
燕郡王没有与太上皇争辩,好像被说服了似的,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告退。
太上皇笑呵呵点头,但等燕郡王退出去,笑容便缓缓落了下来,拨弄着茶盏盖子,若有所思。
眼下他与皇帝关系不好,皇帝想要绝对权威,而他想要找回自己的地位,最好能压皇帝一头。二人也各有优势与不足,太上皇御宇几十年,积威深重,朝堂上多的是他的触手,且大庆以孝治国,太上皇身为长辈,天然便占据法理大义,以此拿捏皇帝简直一用一个准。
但皇帝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他是皇帝!
名正言顺的帝王,能够堂堂正正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段时间以来,皇帝拉拢人手、调动官员、推行新政,已逐步将朝堂掌握在自己手里,逐渐与太上皇成平衡之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