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3)
*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觐见皇后那一日正好是休沐,宝钗头一天从宫里回来,第二天一早起床梳洗,换上薛母准备好的衣裳首饰,比起在公主身边素雅稳重的打扮,今日的装扮端庄中略显娇俏,正符合宝钗的性格和年纪,衬得她粉面桃腮,人比花娇。
薛母没什么好说的,她是有品级的命妇,按规矩穿礼服、戴钗冠即可。
薛虯还叫人把黛玉接了过来,与他们一同进宫。
黛玉穿的正是薛家送去的衣裳,薛母的眼光很好,这衣裳颜色鲜亮而不艳俗,衬得黛玉仿若神妃临世。
黛玉先给薛母请安,这还是两家定亲之后两人头一次相见,薛母拉着黛玉的手亲香个不停,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宝钗在一旁打趣:“从前便说叫你嫁给我哥哥,如今可不成真了?”
直把黛玉羞得脸颊通红。
薛母把她揽在怀里,嗔宝钗:“可不许闹你林妹妹。”
“唉!”宝钗佯作叹气,“妈有了儿媳妇,倒把我抛到脑后了,真真成那小白菜了。”
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一时众人收拾好,登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往皇宫去,薛虯骑马跟在左近。到了东华门,几人下了马车,步行往坤宁宫去。
负责接引的是皇后宫里的总管太监李宝况,因着团哥儿的缘故,薛虯从前与他见过,虽不如齐忠那般相熟,也算是点头之交。
如今薛虯已经是文远伯,身份格外不同些。再者李宝况身为皇后心腹,很清楚这位薛大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就连皇后,因为太子的缘故,对他也格外看重,故而李宝况表现得恭敬而亲近,令人如沐春风。
到了内宫与外廷的分界点景运门,薛虯便不能进去了,对薛母道:“儿子在外头等母亲。”
又对李宝况拱拱手:“家母与两位女孩儿便劳烦李总管照应了。”
李宝况弯着腰,笑呵呵道:“薛大人放心便是。”
目送几人进了景运门,薛虯想了一下,抬步往东宫而去。
左右从这里到坤宁宫需要一些功夫,在坤宁宫也要待上一会儿,加起来少说也得半个时辰。玻璃的推广就要开始了,皇宫里也要换上一部分玻璃窗,薛虯打算去看看东宫需要多少。
景运门距离东宫并不远,半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薛虯没有提前说过,但东宫的侍卫并不拦他。团哥儿升级成太子了,但薛虯还是他的先生,皇帝还给他封了个太子少
师的虚职。
既然来了东宫,自然要先见过太子。太子此刻正在上课,教导他的是韩尚礼老先生。
韩先生也升职了,如今是太子太师,皇帝知道他的名声,还想请他在朝中担任要职,不过被拒绝了,韩先生早已不在意名利,只想一心教导小太子。
除此之外,皇帝另外又给太子安排了几位先生,不是要臣高官便是名士大儒,一心要将太子培养成才。
从前跟太子一起上课的二皇子被挪了出去,和其他皇子一起在尚书房接受教导。一应待遇也和其他皇子一样,比太子差了一截,包括他们的母亲也没有受到格外优待,更没有极受偏宠的情况。
皇帝本就不好女色,又亲眼看着自己的兄弟争斗不休,打定主意不给其他皇子和后妃一丝幻想的空间,身体力行地向世人展示太子的特殊。
薛虯也不知道这法子是否有用,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团哥儿穿着一身杏黄色的常服,一本正经地跟着韩先生念书,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板着,看起来有模有样。薛虯没有进去打扰,只是在窗外停了一下,太子也看到了他,先是下意识咧开嘴笑了一下,然后又想起什么,把笑意收了回去,努力板起脸,又变成了一本正经的小太子。
薛虯没忍住笑了一下,对他拱手致意。
他没在东宫待很久,很快又离开回到景运门,略等了片刻,薛母并宝钗、黛玉便出来了。 ↑返回顶部↑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觐见皇后那一日正好是休沐,宝钗头一天从宫里回来,第二天一早起床梳洗,换上薛母准备好的衣裳首饰,比起在公主身边素雅稳重的打扮,今日的装扮端庄中略显娇俏,正符合宝钗的性格和年纪,衬得她粉面桃腮,人比花娇。
薛母没什么好说的,她是有品级的命妇,按规矩穿礼服、戴钗冠即可。
薛虯还叫人把黛玉接了过来,与他们一同进宫。
黛玉穿的正是薛家送去的衣裳,薛母的眼光很好,这衣裳颜色鲜亮而不艳俗,衬得黛玉仿若神妃临世。
黛玉先给薛母请安,这还是两家定亲之后两人头一次相见,薛母拉着黛玉的手亲香个不停,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宝钗在一旁打趣:“从前便说叫你嫁给我哥哥,如今可不成真了?”
直把黛玉羞得脸颊通红。
薛母把她揽在怀里,嗔宝钗:“可不许闹你林妹妹。”
“唉!”宝钗佯作叹气,“妈有了儿媳妇,倒把我抛到脑后了,真真成那小白菜了。”
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一时众人收拾好,登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往皇宫去,薛虯骑马跟在左近。到了东华门,几人下了马车,步行往坤宁宫去。
负责接引的是皇后宫里的总管太监李宝况,因着团哥儿的缘故,薛虯从前与他见过,虽不如齐忠那般相熟,也算是点头之交。
如今薛虯已经是文远伯,身份格外不同些。再者李宝况身为皇后心腹,很清楚这位薛大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就连皇后,因为太子的缘故,对他也格外看重,故而李宝况表现得恭敬而亲近,令人如沐春风。
到了内宫与外廷的分界点景运门,薛虯便不能进去了,对薛母道:“儿子在外头等母亲。”
又对李宝况拱拱手:“家母与两位女孩儿便劳烦李总管照应了。”
李宝况弯着腰,笑呵呵道:“薛大人放心便是。”
目送几人进了景运门,薛虯想了一下,抬步往东宫而去。
左右从这里到坤宁宫需要一些功夫,在坤宁宫也要待上一会儿,加起来少说也得半个时辰。玻璃的推广就要开始了,皇宫里也要换上一部分玻璃窗,薛虯打算去看看东宫需要多少。
景运门距离东宫并不远,半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薛虯没有提前说过,但东宫的侍卫并不拦他。团哥儿升级成太子了,但薛虯还是他的先生,皇帝还给他封了个太子少
师的虚职。
既然来了东宫,自然要先见过太子。太子此刻正在上课,教导他的是韩尚礼老先生。
韩先生也升职了,如今是太子太师,皇帝知道他的名声,还想请他在朝中担任要职,不过被拒绝了,韩先生早已不在意名利,只想一心教导小太子。
除此之外,皇帝另外又给太子安排了几位先生,不是要臣高官便是名士大儒,一心要将太子培养成才。
从前跟太子一起上课的二皇子被挪了出去,和其他皇子一起在尚书房接受教导。一应待遇也和其他皇子一样,比太子差了一截,包括他们的母亲也没有受到格外优待,更没有极受偏宠的情况。
皇帝本就不好女色,又亲眼看着自己的兄弟争斗不休,打定主意不给其他皇子和后妃一丝幻想的空间,身体力行地向世人展示太子的特殊。
薛虯也不知道这法子是否有用,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团哥儿穿着一身杏黄色的常服,一本正经地跟着韩先生念书,还带着婴儿肥的小脸板着,看起来有模有样。薛虯没有进去打扰,只是在窗外停了一下,太子也看到了他,先是下意识咧开嘴笑了一下,然后又想起什么,把笑意收了回去,努力板起脸,又变成了一本正经的小太子。
薛虯没忍住笑了一下,对他拱手致意。
他没在东宫待很久,很快又离开回到景运门,略等了片刻,薛母并宝钗、黛玉便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