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园子里某棵果树味道极佳,黛玉非常喜欢,只可惜她身子弱不能多食,每年只能略尝尝味道。
  他们还特意去看了那棵果树,它被照料得很好,枝繁叶茂,只是如今在冬季,却是没有果子可吃的。
  薛虯:“如你所言,倒叫我好奇这果子的滋味。”
  黛玉哼笑一声:“凭你薛大爷的本事,想吃还能吃不到吗,便是在京郊庄子上种几棵又是什么难事?”
  “这却不一样,俗话说南橘北枳,这果树移到京都,便未必是一样的滋味了。”
  二人一开始还有些陌生别扭,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渐渐熟悉起来,能当作普通友人相处了。黛玉也褪去矜持端庄的外壳,露出鲜活灵动的内在来。
  薛虯非常欣慰,虽然没有男女之情,但黛玉是个很好的姑娘,薛虯也希望她能高兴。
  这日两人走到一处草棚,黛玉停下来,有些伤神。
  薛虯在她身侧,并不出声打扰。不用想也知道,黛玉必定是想起贾敏了,想必这草棚有什么故事。
  果然黛玉很快回过神来,黯然道:“幼时我身子不好,吹不得风出不得门,于是对外面十分向往,常常在房间里往外面望,爹爹和娘亲心疼我,便叫人起了这座草棚,许我偶尔过来坐上一坐。”
  如今她身子好了,即便冬天逛园子也无妨,可是她的母亲却看不到了。
  薛虯也收敛了笑意,说道:“走了这么久,想必你也累了,不如进去歇息片刻吧。”
  黛玉感激地看他一眼,她现在的确想去草棚里坐一坐。
  草棚里一尘不染,显然一直有人打扫照理,里头有人常来的痕迹,除了林如海不做他想。
  “从前我便是在这里念书玩乐,娘亲或是教我念书,或是处理家事,爹爹下衙后也会来与我们相聚,很多时候晚饭都是在这里用的。”黛玉眼眶微微发红。
  薛虯递了帕子过来,黛玉擦掉眼角的泪:“爹爹与娘亲非常恩爱,从我记事开始,从没见他们两个红过脸,爹爹待娘亲温柔体贴,娘亲也处处替爹爹着想。如今娘亲去了,我也不在爹爹身边,也不知他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她低下头,细声细气道:“我不知道爹爹用什么法子叫你答应这桩婚事,但他都是为了我考虑,还请你看在他一片慈心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待到此事了了,你可退了婚事另寻良缘,我绝对不会纠缠。”
  薛虯不妨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但细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原著里的林妹妹看似嘴毒小性,实则至情至性、体贴入微。
  她会为了让林如海安心而答允这桩婚事,但也不会勉强别人与她共度一生,这本就是她的性格。
  薛虯眉梢微挑,问:“你有心上人了?”
  黛玉没好气道:“我久在闺中,哪里来的心上人?”
  本来想解释一下宝玉的事,但看到薛虯眼角眉梢的笑意,便知道他只是玩笑,并非真的误会,也就把话咽了回去。
  薛虯只是一时被黛玉的表情可爱到了,很快就收敛了笑意,问:“你可知道退婚的女子是什么名声?”
  如何能不知道?
  时人对女子的名声要求高于男子,退过婚的女子哪怕无错,名声也会大受损伤,在婚事上的选择余地会大打折扣。
  这便是王熙瑶被退婚,王家和薛家那么生气、旁人也不站李家那边的原因:因为王熙瑶损失的不止是一桩婚事,更可能这辈子都不能高嫁,甚至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只能寻个家世或人品差一些的,才能弥补她名声上的“污点”。
  若林黛玉与薛虯退婚,她的下场会和王熙瑶一样。
  黛玉垂下眼睑,说道:“这便是我的事了。你愿意
  暂时应允这桩婚事让爹爹可以放心,我已经非常感激,又如何能误了你一辈子?”
  至于说婚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