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3)
也呆住了。
虽然印象里从没见过,但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此人十分眼熟,好像已经认识了许多年似的。
薛母看她们的反应,便知八九不离十了,但为保万全,还是问封氏:“可有什么信物?”
封氏毫不犹豫道:“英莲走丢时只有四岁,是在元宵节看等会时被拐走的,我记得她当时穿着大红棉布棉袄,黑色棉布裤子,带着福寿万年长命锁,腕上两只吉祥如意金手镯,旁的便没有了。”
薛母看向香菱,香菱摇摇头。
封氏有些失望。
宝钗先与薛虹和薛蝌见礼,这才柔声开口:“香菱被拐时年纪小,后来又生了一场大病,从前许多事都记不得了,甄太太说的这些东西,只怕拐子早扔的扔卖的卖,哪还能让香菱看到?”
薛母也道:“你再想想,你家女孩儿身上可有什么印记没有?”
薛虯轻咳一声:“母亲、妹妹与甄太太说话儿,儿子与两位兄长先告退了。”
这种私密话题,外男不宜在场。
薛母也反应过来,点点头:“你们去罢。”
又说薛虹和薛蝌:“晚上留下一起用饭。”
薛虹和薛蝌应了,跟着薛虯身后退了出去。
等三人走了,封氏才道:“英莲身上并没有什么胎记,不过她小时候贪玩,从台阶上摔了下去,膝盖磕在石头上,留下极深一道疤,也不知现在还在不在?”
众人齐齐看向香菱,香菱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封氏:“还有一点,英莲吃桃儿会得风疹。”
“是了,今年夏天庄子上送了许多桃儿来,莺儿叫香菱吃,还把香菱吓了一跳呢。”宝钗笑吟吟道。
薛母笑着拊掌:“如此说来应是无误了。”
封氏和香菱执手相顾,眼泪都止不住。封氏问起香菱这些年的生活,香菱只简略说了,并不提受过什么苦,然而封氏自丢了女儿,便对拐子的事格外留心,哪里不知道被拐卖的孩子过的是什么日子?
男孩还好些,至少有可能被卖去正经人家做儿子,还能过正常日子。女孩儿则更惨些,不是被卖去做丫头,便是被卖进脏地方,再或者如香菱这般,养大了高价卖去大户人家做小妾,不管哪一种日子都苦不堪言。
这些年封氏每每想到这些便觉得心痛难忍,一整晚一整晚地睡不着觉,生怕女儿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受苦,更怕她已经孤零零死在了无人知道的角落。
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后怕,眼泪竟似打开的水龙头,怎么都关不住。
薛母和宝钗也跟着抹眼泪,薛母是有儿女的人,更加能体会封氏的心情,安慰道:“好在如今找回来了,日后有你看着,孩子再也不会受罪了。”
封氏含着眼泪点头。
好容易止住眼泪,薛母问起封氏日后的打算。
她道:“当日因着英莲无处可去才叫她留在府中,允诺了她随时可以离开,你若想带英莲走,我这便把契书给你们。”
封氏当然想带英莲走,薛家再好,英莲也只是丫头,叫封氏哪里忍心!
可是她在京中无亲无故、无产无业,离开了薛家,又有哪里可去呢?
薛母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便在府里做个差事吧,只算雇佣,不算卖身。只是不知你有什么本事?”
封氏有些犹豫,她前些年生活富足,一应杂事都有底下人处理,需要她操心的并不多,故而没练出什么本事。 ↑返回顶部↑
虽然印象里从没见过,但不知为什么,她总觉得此人十分眼熟,好像已经认识了许多年似的。
薛母看她们的反应,便知八九不离十了,但为保万全,还是问封氏:“可有什么信物?”
封氏毫不犹豫道:“英莲走丢时只有四岁,是在元宵节看等会时被拐走的,我记得她当时穿着大红棉布棉袄,黑色棉布裤子,带着福寿万年长命锁,腕上两只吉祥如意金手镯,旁的便没有了。”
薛母看向香菱,香菱摇摇头。
封氏有些失望。
宝钗先与薛虹和薛蝌见礼,这才柔声开口:“香菱被拐时年纪小,后来又生了一场大病,从前许多事都记不得了,甄太太说的这些东西,只怕拐子早扔的扔卖的卖,哪还能让香菱看到?”
薛母也道:“你再想想,你家女孩儿身上可有什么印记没有?”
薛虯轻咳一声:“母亲、妹妹与甄太太说话儿,儿子与两位兄长先告退了。”
这种私密话题,外男不宜在场。
薛母也反应过来,点点头:“你们去罢。”
又说薛虹和薛蝌:“晚上留下一起用饭。”
薛虹和薛蝌应了,跟着薛虯身后退了出去。
等三人走了,封氏才道:“英莲身上并没有什么胎记,不过她小时候贪玩,从台阶上摔了下去,膝盖磕在石头上,留下极深一道疤,也不知现在还在不在?”
众人齐齐看向香菱,香菱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封氏:“还有一点,英莲吃桃儿会得风疹。”
“是了,今年夏天庄子上送了许多桃儿来,莺儿叫香菱吃,还把香菱吓了一跳呢。”宝钗笑吟吟道。
薛母笑着拊掌:“如此说来应是无误了。”
封氏和香菱执手相顾,眼泪都止不住。封氏问起香菱这些年的生活,香菱只简略说了,并不提受过什么苦,然而封氏自丢了女儿,便对拐子的事格外留心,哪里不知道被拐卖的孩子过的是什么日子?
男孩还好些,至少有可能被卖去正经人家做儿子,还能过正常日子。女孩儿则更惨些,不是被卖去做丫头,便是被卖进脏地方,再或者如香菱这般,养大了高价卖去大户人家做小妾,不管哪一种日子都苦不堪言。
这些年封氏每每想到这些便觉得心痛难忍,一整晚一整晚地睡不着觉,生怕女儿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受苦,更怕她已经孤零零死在了无人知道的角落。
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后怕,眼泪竟似打开的水龙头,怎么都关不住。
薛母和宝钗也跟着抹眼泪,薛母是有儿女的人,更加能体会封氏的心情,安慰道:“好在如今找回来了,日后有你看着,孩子再也不会受罪了。”
封氏含着眼泪点头。
好容易止住眼泪,薛母问起封氏日后的打算。
她道:“当日因着英莲无处可去才叫她留在府中,允诺了她随时可以离开,你若想带英莲走,我这便把契书给你们。”
封氏当然想带英莲走,薛家再好,英莲也只是丫头,叫封氏哪里忍心!
可是她在京中无亲无故、无产无业,离开了薛家,又有哪里可去呢?
薛母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便在府里做个差事吧,只算雇佣,不算卖身。只是不知你有什么本事?”
封氏有些犹豫,她前些年生活富足,一应杂事都有底下人处理,需要她操心的并不多,故而没练出什么本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