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母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指的是教导薛蟠的先生,连忙拒绝:“不妥!哪有叫外男教导姑娘的道理?”
  薛虯便道:“旁人不让外男教导家中姑娘,是因为男子与女子学的东西不同,但宝钗既要入宫,旁的也就罢了,史书经义却要多学一些,这些东西女子却是教不得的。”
  不是薛虯性别歧视,而是现状便是如此。女子读书只为不当睁眼瞎,多以女德女诫为主,了不得学几本诗词,旁的便不如何学了。既不学,又如何教呢?
  薛母张了张嘴,到底没有说什么。她自己没什么学问,只是认得字罢了,还是成后薛父教的,却也知道读书有用。她的女儿要到那吃人的地方拼命,自然是手里的刀剑越多越好,她做母亲的,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终究只是一叹:“那也罢了,我叫人支一架大屏风,再多派几个人伺候着便是,即便传出去也没人能说出什么。只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先生当然不愿意,但薛虯把钱给到位,他也就屈服了。
  唯一受伤的就是薛蟠,毕竟他的学习进度与宝钗不同,不过他反正本来也不怎么听,若能受宝钗刺激多念两页书,对他来说也是好事一桩呢。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薛虯还有事忙,不便在这边久留,略坐一会儿便告退了,走之前又想起一件事,回头说道:“明日我去拜访孙老,宝钗与我同去吧,让他再给你把把脉。”
  宝钗应下了。
  第14章 第14章伸出援手
  回到书房,长瑞已经在等着了。
  薛虯问:“如何?”
  方才回来的路上情况不太对,薛虯让他去查一查。
  长瑞面色有些凝重,压低了声音说:“小人什么都没查到。”
  薛虯闻言皱起了眉,立刻道:“将人手都撤回来,不要再查了。”
  在金陵这个地界,极少有薛家打探不到的消息,再联想到那些人的身份,只怕里头的事情不小。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贸然插手只怕不妥。
  长瑞小心道:“咱们的义诊要不要停了?”
  这背后的人只怕不简单,也不知道在找人还是找东西,眼下金陵因为义诊之事沸沸扬扬,定会对他们有所阻挠,若因此记恨薛家就不好了。
  薛虯摇摇头:“说好了义诊三日,突然停了才叫人奇怪,只当不知道,一切如常便是了。”
  顿了顿,他又说:“到年下了,每年这时候咱们家都要施粥,今年多事之秋,便早些开始,多施上几日吧。”
  “是,小人一会儿就通知下去。”长瑞应道。
  薛虯手指在桌上轻轻点了点,今年夏天江南雨水丰沛,长江水位上涨,常州一带的一段堤坝被冲破,洪水泛滥而出,淹了附近的一个县城,听说距离最近的几个村子整个都被冲没了。
  事情发生后,附近州府纷纷救援,各大商户也出钱出粮,总算没叫事情恶化下去,但百姓和朝廷的损失也难以挽回了。
  更要紧的是,那堤坝新建不久,本不该如此脆弱。这次决堤实在出乎预料,皇帝龙颜大怒,斩了当地县令,命四皇子赴江南调查决堤一事。
  算算时间,四皇子到江南也该有两三个月了,若调查顺利,也该有所突破。若他没有猜错,这次的事便与四皇子有关,更有甚者,那些人找的就是四皇子本人。
  薛虯心里蠢蠢欲动,他正想与四皇子交好,倘若能助他度过此劫,便可借此一飞冲天。即便被搜查的不是四皇子本人,能帮上他的忙也是好的。
  但薛虯思索片刻,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薛家在金陵自然是地头蛇,然而对方能耐也不小,倘若被他们顺着薛家的动作找到四皇子,那才是弄巧成拙。
  现在这样就很好,义诊和施粥能帮上四皇子最好,帮不上也无妨,四皇子为人务实,看到薛家行善助民,必定心存好感,如此便足够了。
  至于他是否能逃脱,薛虯并不担心,四皇子绝非冲动莽撞之人,必定有周密的安排,即便出了岔子,也不至于毫无自保之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