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4)
冬日寒风瑟瑟,他们只能抱团在官府临时搭建的庇护所里面,道观和寺庙也被征收了去,可是一县百姓何其之多,哪里能塞得下呢?
欧阳文见此情景,也顾不上和梨城县的林县令说许多,草草寒暄过后,就立即派人安置灾民,发放御寒的衣物。
医师支起潦草的医堂,为在地动之中受伤的人医治。
“怎么遍地都是受伤的百姓和妇孺,竟是如此严重吗?”欧阳文忧心忡忡。
“不不不,大人误会了。”林县令急忙解释道:“这里是外围,还没来得及重建,那些身强力壮、没有受伤的人都在里面,帮忙重建房屋呢。”
“眼下到处都坍塌了,也没有什么能挣钱的营生,我索性让他们去搭把手,包一日三餐,他们也能带些回来给妻儿。”
林县令怕被责罚,窘迫地搓搓干裂的手指,“实在是地方小,梨城县也没什么进项,如今的景况,还是多亏县里的富户们捐了许多粮食和棉衣,这才能撑到现在,不至于许多人饿死、冷死。”
“做工抵粮,已经是很勉强了,不是我刻意欺压——”
欧阳文略微点点头,目光暗含赞赏:“我都知道了,你做得很好,回去在折子里我会如实向陛下回禀的。”
林县令这才安心。
“大人们请随我来,下官已经备好住宿的地方了,给各位大人接风洗尘。”林县令谄媚迎在前面。
“你带他们去吧,我再随意转转。”单单看欧阳文的脸色,还有沉稳的步伐,绝对看不出他不久前受了箭伤,现在还在恢复中。
林县令一无所知,没看出身后官员欲言又止的神情,接话道:“大人不熟悉道路,我来带着大人逛逛。”
欧阳文可有可无地点点头。
越往里走,人就越多,欧阳文在那些人眼中看见了对生活的拼劲,来来往往都是扛着木头横梁的汉子,热火朝天。
全然不像先前路过的那些地方,灾民们麻木地躺在地上的情形。
他暗自想,梨城县的县令倒是个脑子活泛的。
“前面那些都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了吧?”欧阳刺史远远地就看见了已经重建好的院子,错落有致散在街道两边,不时传来仆人与主子的说笑声。
看起来有几分未遭灾前的模样了。
“是。”林县令回道:“富户们出了银子,捐了粮食,我也不能就这么收下了,所以先给他们把家修建好,免得让人心寒。”
欧阳文眼底的赞赏越发浓厚了。
这样的人,爱民,又懂得权衡安抚之术,不只是把富户当作钱罐子,而是有来有往,富户领了他的情,这样下次再有什么事,也不吝于再捐赠银两。
林县令想到了什么似的,有意把他往一处领去。
“大人可认识吏部尚书,殷大人?”林县令试探地问道。
欧阳文不动声色挑眉,“自然认得,我来之前,他还特意拜托他,帮他照看家中的母亲。”
“哎呀。”林县令一拍大腿,“殷大人杞人忧天了,有我在,自然把殷老夫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老夫人许是地动受了些惊吓,加上天气严寒,有些着凉。不过并无大碍,只是喝几副药就好了。”林县令十分殷勤,“不过她老人家受不得疲累,院子的重建事宜我都一手包揽了。”
欧阳文看出了他邀功的意图,如善从流说道:“林县令真是粗中有细,我一定会告知殷大人的,想必他会很感激你的。”
目的达成,林县令笑开了花,“哪里哪里,都是应该做的,应该做的。”
说着说着,他们恰好走到了殷府前。 ↑返回顶部↑
欧阳文见此情景,也顾不上和梨城县的林县令说许多,草草寒暄过后,就立即派人安置灾民,发放御寒的衣物。
医师支起潦草的医堂,为在地动之中受伤的人医治。
“怎么遍地都是受伤的百姓和妇孺,竟是如此严重吗?”欧阳文忧心忡忡。
“不不不,大人误会了。”林县令急忙解释道:“这里是外围,还没来得及重建,那些身强力壮、没有受伤的人都在里面,帮忙重建房屋呢。”
“眼下到处都坍塌了,也没有什么能挣钱的营生,我索性让他们去搭把手,包一日三餐,他们也能带些回来给妻儿。”
林县令怕被责罚,窘迫地搓搓干裂的手指,“实在是地方小,梨城县也没什么进项,如今的景况,还是多亏县里的富户们捐了许多粮食和棉衣,这才能撑到现在,不至于许多人饿死、冷死。”
“做工抵粮,已经是很勉强了,不是我刻意欺压——”
欧阳文略微点点头,目光暗含赞赏:“我都知道了,你做得很好,回去在折子里我会如实向陛下回禀的。”
林县令这才安心。
“大人们请随我来,下官已经备好住宿的地方了,给各位大人接风洗尘。”林县令谄媚迎在前面。
“你带他们去吧,我再随意转转。”单单看欧阳文的脸色,还有沉稳的步伐,绝对看不出他不久前受了箭伤,现在还在恢复中。
林县令一无所知,没看出身后官员欲言又止的神情,接话道:“大人不熟悉道路,我来带着大人逛逛。”
欧阳文可有可无地点点头。
越往里走,人就越多,欧阳文在那些人眼中看见了对生活的拼劲,来来往往都是扛着木头横梁的汉子,热火朝天。
全然不像先前路过的那些地方,灾民们麻木地躺在地上的情形。
他暗自想,梨城县的县令倒是个脑子活泛的。
“前面那些都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了吧?”欧阳刺史远远地就看见了已经重建好的院子,错落有致散在街道两边,不时传来仆人与主子的说笑声。
看起来有几分未遭灾前的模样了。
“是。”林县令回道:“富户们出了银子,捐了粮食,我也不能就这么收下了,所以先给他们把家修建好,免得让人心寒。”
欧阳文眼底的赞赏越发浓厚了。
这样的人,爱民,又懂得权衡安抚之术,不只是把富户当作钱罐子,而是有来有往,富户领了他的情,这样下次再有什么事,也不吝于再捐赠银两。
林县令想到了什么似的,有意把他往一处领去。
“大人可认识吏部尚书,殷大人?”林县令试探地问道。
欧阳文不动声色挑眉,“自然认得,我来之前,他还特意拜托他,帮他照看家中的母亲。”
“哎呀。”林县令一拍大腿,“殷大人杞人忧天了,有我在,自然把殷老夫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老夫人许是地动受了些惊吓,加上天气严寒,有些着凉。不过并无大碍,只是喝几副药就好了。”林县令十分殷勤,“不过她老人家受不得疲累,院子的重建事宜我都一手包揽了。”
欧阳文看出了他邀功的意图,如善从流说道:“林县令真是粗中有细,我一定会告知殷大人的,想必他会很感激你的。”
目的达成,林县令笑开了花,“哪里哪里,都是应该做的,应该做的。”
说着说着,他们恰好走到了殷府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