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首先是“匠心守护”计划第二期,以“寻访散落的明珠”为主题,一口气推出了三十位全新的匠人。从赫哲族的鱼皮画艺人,到福建深山的古法制硋匠人;从景德镇的青花分水高手,到草原上的马头琴制作大师……
  每一位匠人的故事都充满传奇色彩,每一项技艺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视频制作精良,视角独特,不仅展示了技艺本身,更深入挖掘了匠人背后的坚守、传承与创新。
  一时间,雅韵平台再次被高质量、高格调的内容淹没,用户们目不暇接,纷纷惊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雅韵发掘能力的强大。
  “我的天!雅韵是挖到宝藏了吗?这么多神仙!”
  “这个鱼皮画太美了!以前都不知道还有这种艺术!”
  “古法制硋?长见识了!雅韵真的在用心做文化传承。”
  “看完这些,再去看隔壁龙域那些模仿视频,简直没眼看,一股子山寨味儿。”
  几乎是同一时间,“匠心模仿秀”活动正式上线。活动页面设计得趣味盎然,参与门槛极低。
  用户只需上传自己模仿雅韵创作者作品的视频或图片,打上#雅韵模仿秀##学做非遗#等标签,即可参与。
  活动一经推出,便引爆了用户极大的参与热情。
  最先火起来的是美食区。无数用户跟着“沈家小厨”和其他美食博主的视频学做菜,从简单的家常小炒到复杂的宴客大菜,厨房小白们纷纷晒出自己的“黑暗料理”和“偶得佳作”,评论区一片欢声笑语。
  紧接着,手工艺区也热闹起来。有人学着用“锦娘”教的针法绣个小香包,有人跟着“鲁班传人”尝试做个小木簪,还有人挑战“楮先生”的古法造纸,虽然成品大多粗糙,但那份尝试和学习的乐趣,溢于言表。
  “哈哈哈,我做的红烧肉,颜色跟酱油似的,沈老师对不起!”
  “挑战苏绣第一天,手指已废,向绣娘致敬!”
  “谁能想到,我在家拿废纸箱造出了一张‘勉强能写字’的纸?感谢楮先生!”
  活动的热度迅速破圈,更是吸引了不少明星艺人下场参与。
  当红小生周时笨手笨脚地学做“沈家小厨”的招牌点心,引得粉丝哈哈大笑。
  知名女影后杨斐然晒出自己模仿“泠泠七弦”抚琴的照片,虽然指法业余,但意境十足。
  导演陈益丰也饶有兴致地参与了模仿青年书法家的挑战。
  明星的加入,给火热的活动又添了一把干柴,#雅韵模仿秀#迅速登顶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成为了现象级的网络狂欢。
  无数路人被吸引,纷
  纷下载雅韵app,想要看看这些引发模仿热潮的“本尊”究竟是何方神圣。
  雅韵的下载量和日活用户再次飙升,将之前被龙域短暂分流的用户不仅吸了回来,还带来了数倍的新增用户。平台的社区氛围空前活跃,用户自发地维护原创,对于那些试图混入活动、打着模仿旗号实则引流的龙域账号,用户们毫不客气地进行举报和嘲讽。
  “正主在这儿呢,仿品请圆润离开!”
  “学艺不精还想蹭热度?回去再练练吧!”
  “支持雅韵!支持原创!抵制劣质抄袭!”
  龙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们精心策划的模仿者矩阵,在雅韵“匠心守护”第二期三十位新匠人的冲击下,显得单薄而可笑。
  用户已经见识了真正的大海,谁还会对小水洼感兴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