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绝嗣七年,娇软美人好孕连连 第216节(2 / 4)
试卷送达时,考生的姓名已被密封糊住。
太傅接过试卷,“大家抓紧时间阅卷,皇上有令,这次要缩短阅卷周期,务必尽快确定名次!”
科考日期已经推迟了数月之久,各项流程都需加快进度。
仅仅过了七天,阅卷工作宣告结束。
太傅亲自将试卷呈送到养心殿。
白梧桐也在殿内,她瞥了一眼,懂事的站起身,“皇上,那臣妾先回体顺堂了。”
“嗯,你先回去吧。”
白梧桐又看了一眼试卷,这才转身离开养心殿。
张承宴坐在案前,一份份仔细翻阅着试卷,“这份不错。”
太傅赶忙凑上前去,附和道,“确实不错,皇上,此人不仅学识渊博,字迹也十分工整,答卷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差错。可见在这三天考试里,他心态沉稳,各方面表现都极为出色。”
张承宴将这份试卷单独放在一旁,继续翻阅其他卷子。
经过一天的审阅,榜单名次终于确定下来。
“你们再仔细核查一遍,后天放榜。给上榜的考生三天时间准备,之后便举行殿试!”
太傅领命,匆匆离去。
张承宴处理完榜单事宜,头疼不已。看的字太多了,连带着眼睛都不舒服。
正好白梧桐进了养心殿。
“你来了,帮朕按按头。王德才虽然手艺不错,但还是比不上你。”
白梧桐笑着走到张承宴身边,让他躺在自己腿上,伸出柔嫩的手指,为他按摩,力度恰到好处。
“皇上,感觉好些了吗?”
“挺好的。”张承宴闭着眼睛,突然开口,“听说你们荀家有人参加了这次科考?”
第291章 我们兄弟没齿难忘!
“臣妾不太清楚,荀家有宗族分支,或许是他们派人来应考吧。”白梧桐并未过多追问,只是继续专注地按摩。
张承宴见她这般淡定,反倒来了兴致,“你就不好奇荀家的人考得如何?”
“考得好坏,与臣妾关系不大。不过臣妾自然希望他们能考出好成绩,这样荀家日后兴旺,臣妾也能安心。”
“朕就喜欢你这般知趣懂事。荀元良和荀元善,你荀家这两位考生,考得相当出色。朕已将其中一人定为榜眼,另一人定为探花。只要他们殿试表现不错,那名次就不会变动。”
白梧桐手上的动作微微一滞,惊讶道,“榜眼和探花?他们竟如此厉害?”
张承宴依旧闭着眼睛,“那个荀元良确实才华横溢,文章很对朕的胃口,所以朕给了他榜眼之位。至于为何没让他当状元,是因为他的文章虽好,但稍显青涩。荀元善原本的名次到不了探花,不过他相貌出众,又是你母家的人,朕便将他的名次往前提了些。”
人心难免有所偏向,张承宴宠爱白梧桐,自然愿意在合理范围内,给她的家族一些关照。
况且,探花历来都要挑选相貌出众之人,这也是沿袭已久的惯例。
白梧桐着实没想到,荀家竟能因这一习俗受益。 ↑返回顶部↑
太傅接过试卷,“大家抓紧时间阅卷,皇上有令,这次要缩短阅卷周期,务必尽快确定名次!”
科考日期已经推迟了数月之久,各项流程都需加快进度。
仅仅过了七天,阅卷工作宣告结束。
太傅亲自将试卷呈送到养心殿。
白梧桐也在殿内,她瞥了一眼,懂事的站起身,“皇上,那臣妾先回体顺堂了。”
“嗯,你先回去吧。”
白梧桐又看了一眼试卷,这才转身离开养心殿。
张承宴坐在案前,一份份仔细翻阅着试卷,“这份不错。”
太傅赶忙凑上前去,附和道,“确实不错,皇上,此人不仅学识渊博,字迹也十分工整,答卷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差错。可见在这三天考试里,他心态沉稳,各方面表现都极为出色。”
张承宴将这份试卷单独放在一旁,继续翻阅其他卷子。
经过一天的审阅,榜单名次终于确定下来。
“你们再仔细核查一遍,后天放榜。给上榜的考生三天时间准备,之后便举行殿试!”
太傅领命,匆匆离去。
张承宴处理完榜单事宜,头疼不已。看的字太多了,连带着眼睛都不舒服。
正好白梧桐进了养心殿。
“你来了,帮朕按按头。王德才虽然手艺不错,但还是比不上你。”
白梧桐笑着走到张承宴身边,让他躺在自己腿上,伸出柔嫩的手指,为他按摩,力度恰到好处。
“皇上,感觉好些了吗?”
“挺好的。”张承宴闭着眼睛,突然开口,“听说你们荀家有人参加了这次科考?”
第291章 我们兄弟没齿难忘!
“臣妾不太清楚,荀家有宗族分支,或许是他们派人来应考吧。”白梧桐并未过多追问,只是继续专注地按摩。
张承宴见她这般淡定,反倒来了兴致,“你就不好奇荀家的人考得如何?”
“考得好坏,与臣妾关系不大。不过臣妾自然希望他们能考出好成绩,这样荀家日后兴旺,臣妾也能安心。”
“朕就喜欢你这般知趣懂事。荀元良和荀元善,你荀家这两位考生,考得相当出色。朕已将其中一人定为榜眼,另一人定为探花。只要他们殿试表现不错,那名次就不会变动。”
白梧桐手上的动作微微一滞,惊讶道,“榜眼和探花?他们竟如此厉害?”
张承宴依旧闭着眼睛,“那个荀元良确实才华横溢,文章很对朕的胃口,所以朕给了他榜眼之位。至于为何没让他当状元,是因为他的文章虽好,但稍显青涩。荀元善原本的名次到不了探花,不过他相貌出众,又是你母家的人,朕便将他的名次往前提了些。”
人心难免有所偏向,张承宴宠爱白梧桐,自然愿意在合理范围内,给她的家族一些关照。
况且,探花历来都要挑选相貌出众之人,这也是沿袭已久的惯例。
白梧桐着实没想到,荀家竟能因这一习俗受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