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2 / 3)
桓不疑盯了她片刻:“我跟你阿父一样,也是个粗人,哪顾得这些大道理?”
成之染摇了摇头,道:“桓侯也知道我父亲与董冀州同岁。我父亲次子和董冀州长子都战死关中,我那个阿弟,才只有十六岁而已。白发人送黑发人,个中哀痛,桓侯设身处地,也能体谅一二。”
桓不疑默然。他的儿子们不怎么成器,好好地留在他身边,反而是因祸得福了。
“我父亲年纪不小,身边亲故一个接一个离开,他看在眼里,心中岂会不怕?将来的日子难以捉摸,眼下有些事,难免操之过急。”成之染望着桓不疑,缓缓道。
“操之过急?”桓不疑喃喃。
“桓侯与他相识多年,他那个性子,有时并不好相处,”成之染直起身子,道,“倘若因此有什么误会,我身为长女,在此也替他赔罪。”
桓不疑一动不动,只是望着她,道:“误会?你说得轻巧。”
“桓侯难道当真以为我父亲是有意为之?”成之染反问,“他何苦如此?”
桓不疑不答。
“两家数十年交情,当真抵不过人心之变吗?”
“你不该怪我,”桓不疑皱眉,“难道是我的错不成?”
“桓侯有错,一不该擅离职守,二不该击伤国士,可这些在我这里,都不算什么。我所求的不过是桓侯原谅,与我父之间,不必有芥蒂存心。”
桓不疑沉吟良久,道:“我如今丢官罢职,还能有什么芥蒂啊。”
成之染笑道:“将来总会有转圜的余地。”
桓不疑听出她言外之意,越发沉默了。
堂中一时间落针可闻。半晌,他终于说道:“你让我再想想。”
成之染拱手一拜,道:“桓侯离京数年,倘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到镇国府找我。”
她与桓不疑告别,打道回府。桓不为一路随行,到镇国府中,他忍不住开口:“临汝县侯……”
“此事颇有些蹊跷,”成之染眸光沉沉,沉吟道,“桓侯并非随意猜忌之人,此番行事却过于莽撞。有劳桓郎再打听打听,其中莫不是有什么误会?”
桓不为领命。
成之染立于廊下,望着庭前来来往往的府吏,不由得低叹一声。
————
七月流火,百虑缠绵,朝廷又是多事之秋。
桓不惑病逝,桓不疑罢官,青州和江州,接连失去了主官。远在彭城的梁公成肃,尚未决定二州刺史的人选,便收到了成雍从金陵传来的密信。
天子有意要东海王苏弘度出任青州刺史,率人马镇守广陵。
这显然并非成肃所乐见。
他授意成雍劝说天子,没想到素来垂拱无为的天子,对于这件事,态度却异常坚决。
成雍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得如实向成肃禀报。
成之染闻讯,未免因此而烦扰。平心而论,苏弘度并非一方守宰的合适人选,可天子执意如此,似乎又代表了某种微妙的态度。
成肃还在想方设法劝天子三思,桓不为不负所望,当真打探到桓不疑的一些消息。 ↑返回顶部↑
成之染摇了摇头,道:“桓侯也知道我父亲与董冀州同岁。我父亲次子和董冀州长子都战死关中,我那个阿弟,才只有十六岁而已。白发人送黑发人,个中哀痛,桓侯设身处地,也能体谅一二。”
桓不疑默然。他的儿子们不怎么成器,好好地留在他身边,反而是因祸得福了。
“我父亲年纪不小,身边亲故一个接一个离开,他看在眼里,心中岂会不怕?将来的日子难以捉摸,眼下有些事,难免操之过急。”成之染望着桓不疑,缓缓道。
“操之过急?”桓不疑喃喃。
“桓侯与他相识多年,他那个性子,有时并不好相处,”成之染直起身子,道,“倘若因此有什么误会,我身为长女,在此也替他赔罪。”
桓不疑一动不动,只是望着她,道:“误会?你说得轻巧。”
“桓侯难道当真以为我父亲是有意为之?”成之染反问,“他何苦如此?”
桓不疑不答。
“两家数十年交情,当真抵不过人心之变吗?”
“你不该怪我,”桓不疑皱眉,“难道是我的错不成?”
“桓侯有错,一不该擅离职守,二不该击伤国士,可这些在我这里,都不算什么。我所求的不过是桓侯原谅,与我父之间,不必有芥蒂存心。”
桓不疑沉吟良久,道:“我如今丢官罢职,还能有什么芥蒂啊。”
成之染笑道:“将来总会有转圜的余地。”
桓不疑听出她言外之意,越发沉默了。
堂中一时间落针可闻。半晌,他终于说道:“你让我再想想。”
成之染拱手一拜,道:“桓侯离京数年,倘若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到镇国府找我。”
她与桓不疑告别,打道回府。桓不为一路随行,到镇国府中,他忍不住开口:“临汝县侯……”
“此事颇有些蹊跷,”成之染眸光沉沉,沉吟道,“桓侯并非随意猜忌之人,此番行事却过于莽撞。有劳桓郎再打听打听,其中莫不是有什么误会?”
桓不为领命。
成之染立于廊下,望着庭前来来往往的府吏,不由得低叹一声。
————
七月流火,百虑缠绵,朝廷又是多事之秋。
桓不惑病逝,桓不疑罢官,青州和江州,接连失去了主官。远在彭城的梁公成肃,尚未决定二州刺史的人选,便收到了成雍从金陵传来的密信。
天子有意要东海王苏弘度出任青州刺史,率人马镇守广陵。
这显然并非成肃所乐见。
他授意成雍劝说天子,没想到素来垂拱无为的天子,对于这件事,态度却异常坚决。
成雍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只得如实向成肃禀报。
成之染闻讯,未免因此而烦扰。平心而论,苏弘度并非一方守宰的合适人选,可天子执意如此,似乎又代表了某种微妙的态度。
成肃还在想方设法劝天子三思,桓不为不负所望,当真打探到桓不疑的一些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