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之染颔首:“好。纵然我回不去金陵,也准许你回。”
  赵小五笑了起来。
  第324章 萧墙
  清秋潇潇,凉风袅袅,金陵碧树如烟。
  正值重阳时节,荣升为梁国公太妃的温氏特意派人去徐宅,让小洛宛回东府看看。
  钟夫人好生叮嘱了三郎奉朝和四郎贺朝,让他们与江萦扇一道,带着不到两岁半的成洛宛来到东府。
  温太妃已经七十余岁了,这些年养尊处优,身子将养得硬朗,如今虽天时转凉,仍旧与一众小辈一起在后园赏花。
  桓夫人和一干女眷陪她闲话,府中大大小小的孩童在花间嬉闹,笑语盈盈,好不热闹。
  江萦扇坐在庭槐下,凉风习习,吹动她联翩衣袂。见成洛宛与十郎平远玩得开心,她不由得轻轻笑了笑。
  徐奉朝和徐贺朝坐在她身旁,偏生成修远挤了过来,与他二人叙了叙家学的旧话,眸光便一转,落到了江萦扇身上。
  她二八年华,容华若桃李,静坐含笑之时,又如出水芙蓉,娴静温柔,骨子里却透着满身清净。
  徐家兄弟见他笑嘻嘻地跟江萦扇搭讪,对视了一眼,默默地闭口不言。
  这位如今是正经的醴陵县公世子,他父亲成雍年初从荆州回来镇守京门,数月前又从京门调回金陵,做骠骑将军,暂代尚书令,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成修远原本还担心被成雍管束,然而尚书省庶务多如牛毛,成雍根本没工夫管他。又加之母亲桓夫人溺爱,他越发纨绔起来。
  江萦扇自然瞧不上,待他客气而疏离。耳边成修远仍旧夸夸其谈,聒噪不休,她突然心领神会,怪不得成肃宁可让年幼的成治远做豫州刺史,都不肯让这个最年长的侄子去。
  毕竟成治远乖巧听话,成修远只怕会胡来。
  江萦扇耐心告罄,见成洛宛又在地上打滚,于是礼貌地道了声得罪,起身去哄孩子了。
  成修远讪讪地闭了嘴,颇为愁苦地叹了几声气,对徐家兄弟嘀咕道:“江娘子怎么越来越像那位萧长史?冷冰冰的一张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徐贺朝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哪位萧长史?”
  成修远道:“就是我阿姊府中那位,何仆射坐镇东府时,她时常过来。”
  徐贺朝早已听闻萧群玉盛名,不由得笑道:“像她,也不是什么坏事。”
  成修远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江萦扇,道:“你们回去跟她家里人说说,早点接回家去罢,不要在镇国军府做事了。”
  徐奉朝苦笑:“我们哪管得来这些。”
  成修远啧道:“那就给她说个婆家罢,总该有人来管。”
  “阿兄!”一旁的二娘琇莹看不下去,催促他赶紧闭嘴,道,“你再说,等着祖母骂。”
  成修远心虚地看了温太妃一眼,好在她老人家有些耳背,没听到这些。
  温太妃被众人伺候得舒心,望着花下嬉闹的孩童,笑得合不拢嘴。
  她年纪最小的几个孙辈,与成洛宛差不了多少,一个个蹦蹦跳跳的,如同叽叽喳喳的灰雀。
  不知谁喊了一声,玩闹的孩童逐渐安静下来。成洛宛拽着竹马的一端,大她两岁的九郎念远也不撒手,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吵。
  众人都侧首观望,小孩子吵架,也都没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