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一枚卷曲龙形的玉玦。首尾皆龙头,张口露齿,仿佛在云雷之中游曳。
  青玉滑腻,入手寒凉。成之染摩挲着玉佩上那道缺口,面色也逐渐平静下来。半晌道:“往来奔波,鞍马劳顿,你下去好生歇息。”
  叶吉祥提醒她道:“那位李郎君?”
  成之染这才想起李驷容,问道:“他怎么来了?”
  “萧长史说他不肯在后方碌碌无为,执意要请命从征,就让我带他前来。”叶吉祥心里打鼓,见成之染并无异议,一颗心才落回肚子里。说罢,他一拍脑门,不由得扬起了声音:“金陵有件大事,萧长史特地嘱托我,务要原原本本地转告女郎。”
  成之染颔首。
  叶吉祥笑道:“因克复洛阳,去年底天子降诏,以太尉为相国,封十郡为梁国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侯王上。”
  成之染陡然一惊,目光中并非叶吉祥所料想的欣喜,反而寻不到半分欣喜的影子。
  相国也好,国公也罢,种种尊荣都比不上九锡殊礼,贵盛无匹。国朝自南渡以来,唯有一个庾慎终挟威自重,逼迫天子授九锡之礼,而后行篡逆之举。
  她父亲,如何能到了这般境地!
  见成之染面色有异,叶吉祥连忙解释道:“可太尉坚辞不受,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成之染稍稍缓和了神色,道:“北伐未遂,功业未建,纵然天子垂恩,受之难免有愧。太尉做的是。”
  叶吉祥不敢多言,呈上萧群玉写给她的信,便脚底抹油般退出殿外。
  成之染静坐良久,方才拆信来看,寥寥数纸,说的是加九锡之事,与叶吉祥所言并无二致。只是在信的末尾,簪花小楷笔锋渐缓,执笔之人似有颇多思量。
  落笔成文,唯有短短一句:“梁公之议,恐非上意,然亦不能详。”
  “好一个‘亦不能详’……”成之染喃喃低语,凝神良久,忽而瞥见案头玉玦,顿时眸光一暗。
  她高声唤军士进门,召集诸将佐来此议事。众人来时便望见她扶刀而立的身影,不知在堂首站了多久。
  她虽未开口,眉间已阴云密布,周身弥漫着低压,让众人都不免惊讶。
  徐崇朝瞥见案上的玉玦,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心中隐隐不安。
  成之染猝然开口,问岑汝生道:“军中还有多少粮草?”
  岑汝生道:“可供三军一月有余。”
  成之染颔首:“足够了。”
  桓不识诧异:“节下这是——”
  “派人去石门告诉沈将军,水口不必再挖,即刻率人马返回洛阳。”
  桓不识越发不解,劝道:“巨野故道虽已挖通,那条路毕竟凶险,石门水口仍不可偏废。想必太尉也在等沈将军的音信。”
  “可我等不得,”成之染瞥他一眼,道,“传令诸军,整装待发,十日后,合兵西进。”
  众人都大吃一惊,桓不识高呼:“使不得!前锋要在洛阳城等候太尉大军!”
  “桓将军!”成之染喝道,“宇文氏内外交困,不堪一击,我军将士万余人,已足以荡平关中。停驻洛阳,本就是为了休整人马,如今天时转暖,正是用兵之际。太尉舟师浩繁,几时能到洛阳?再等下去,只会平白消磨了三军斗志。”
  桓不识抗辩:“可那是太尉之命,节下岂能抗命不遵啊!”
  “我是奉天子之命,持节都督前锋诸军。纵然天子有命,将在外有所不受,更何况太尉!”成之染音声慷慨,说出来的话更让人心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