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下最大的忧患,应当是她们无女,家国后继无人呀!
  “咳咳咳,我不忍心你去那种地方。”
  元祯从隐囊下摸出一条细长的匣子,“我已经命顾七娘起草好了诏书,任楚王为宗正,留她在建邺,等再过些时日,就给她赐婚。”
  “陛下是想过继楚王的孩子?”
  “唯有这样做,你才能继续留在宫中。”
  为了给明月婢留条后路,元祯可谓劳心劳神,特意将顾七娘招床边,自己口述,让她将旨意逐字写下来,又亲自校对了一遍。
  浑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干了,她疲倦揉了揉眉心:“我属意萧丞相的小女儿萧娥,唔,你与她相处过时日,觉得这桩亲事是否可行?”
  就目前的时局来看,让楚王与萧娥结合,再过继她们的孩子来给皇后抚养,既能巩固皇室的权威,还能赢得掌握重兵的萧氏拥护,这项安排算得上十全十美了。
  倘若楚王不是心有所属的话。
  于公,萧夷光亦赞同下一任天子身上流着萧氏的血,于私,她又觉得楚王不会情愿,到时能给元祯捅出大篓子,便道:
  “陛下思虑周全,只是怕楚王她不会满意。”
  元祯敲着木匣,明知故问:“让她娶谁她会满意?”
  萧夷光眼睫颤了颤,垂眸不语。
  “咳咳咳,丞相与大长公主同意,便由不得她,等孩子生下来,就再把她赶回豫章,省得让朕心烦。”
  美人对坐在咫尺间,元祯的目光一点点勾勒她的螓首蛾眉,停留在朱唇榴齿上,不由得咽了口口水,心尖像被羽毛抚过。
  似乎罗帐里的药气也淡了些,她嗅了嗅,总觉得周身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海棠信香。
  轻笑一声,元祯伸指勾起明月婢的下巴,拇指擦过她的唇角,沾上一抹朱红的口脂,看着她莹白的耳垂染上绯红:
  “朕心意已决,就这么定了——生了这么久的病,我也好久不闻丝竹声了。”
  如今她生病,正是郁结于胸的时候,萧夷光便没有劝诫,纵容道:“妾去传乐伎。”
  “不用她们,正巧张十一郎最近从中原买了一套玉磬,让人抬来,你亲自敲给我听听吧,明月婢。”
  萧夷光抿了抿唇,嫣然笑道:“好,妾去准备。”
  她顺手捞起木匣,打算教李大郎送去中书省,颁下诏令。
  走到宣室殿,萧夷光掂量着手中的木匣,发觉它格外沉重,便启开一瞧,见里面赫然躺着两道诏书,不由怔住。
  一道上面的红封写着楚王,另一道却干干净净。
  踌躇片刻,她抬头四望,见内臣宫婢都立于殿外,便徐徐展开诏书。
  诏书的字迹飘忽,是元祯的亲笔,她在重病中仍对朝政放心不下,连忙加封了郑伯康为右仆射,兼任兵部尚书,命他星夜回建邺辅政。
  至于江州刺史的位置,则给了他的女儿郑銮。
  不仅如此,广陵王元叡膝下还有两位庶出的坤泽,分别被元祯封为建安长公主和彭城长公主。
  建安长公主较为年长,已年满十四,也被元祯赐给了郑銮做正妻。
  朝中原就有萧氏谢氏两家争锋,郑伯康进京,江州势力也会紧随其后的渗入,加上元祯的眷顾,定会对其他两家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