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口的初雪断断续续飘了三日,等天空重新放晴,大地已裹满银装,士卒们穿上了朝廷送来的棉战衣,持枪的手也戴上了手衣。
  据当地百姓说,京口再下过三场雪,长江湍急的江面也会结上一层薄冰,到时无论多大的船都无法渡江了。
  营寨招募了七千多士卒,虽然还有不少空置营房,但元祯怕树大招风,也是秉着宁缺毋滥的想法,叫停了募兵事宜。
  今日的募兵是最后一次。
  元祯与萧夷光下船时,陈大娘子的铁锅前已经排起了长队,还有不少人陆续赶来,看着锅中的肉羹咽了咽口水,就去后头排队了。
  曹楚对这里最为熟悉,她指着流民道:“殿下,天气越冷,参军的流民就越多,我们没有说今日是最后一日,就怕他们闹将起来,不好收场。”
  士卒在精不在多,元祯扫视一遍流民,发现喝粥的人中高矮瘦壮都有,于是道:
  “既然人多粥少,不妨将参军标准提一提,比如从前身高要求六尺,如今就拔到六尺三,若有识文断字的,更要优先招募。”
  “喏。”
  曹楚按着她的话去喊了遭,队伍出现骚动,果然有不少人不得不离开。
  当然,也有许多矮个子乾元照旧混在其中,希望能浑水摸鱼过去。
  通过检查的流民已经开始登船,元祯打量着他们坚毅的脸色,瘦削却不孱弱的身板,心中夸了曹楚几句。
  转头却看到有的人领到粥后,舍不得喝,端着送给陪在身边的妻子郎君和孩子,元祯心有不忍,就与萧夷光道:
  “天气冷,山上也没有能吃的东西,一个冬日过去,还不知能冻饿死多少人。”
  萧夷光明白她的意思,顺着说道:“殿下是想接济他们?”
  “是啊,乾元有气力,不论是为奴还是参军,总有条路可以走,坤泽只有卖身一个下场。”
  弯弯曲曲的队伍不远处,逼仄的巷子里也同样站了不少乾元,元祯早就看见了他们,靠着门的几个性子急,甚至提早就解开了腰带。
  一盏茶的功夫能轮流进去三四个乾元,出来的人衣袍敞开,脸上带着邪淫的满足,他们在做什么不言而喻。
  元祯不忍看,刚想把脸撇过去,却发现里面抬出来个瘦弱男人,臀上沾了大片鲜血,龟奴背着他向斋堂跑去。
  原来里面卖身的是中庸,元祯略一想,便明白过来,乱世坤泽精贵,那些嫖客衣衫褴褛,手里又没有多少钱,自然只有折腾中庸。
  若是这些可怜人每日能有一碗粥喝,想必也不需要受这等苦楚了。
  元祯道:“营寨还有些余粮,我想再拿出一部分内帑,隔日施一回粥,好歹帮他们度过冬日。”
  萧夷光觉得不可行,她道:“殿下宅心仁厚,只是长江早晚会结冰,船只渡不过去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要提前将米放到北岸吗?
  不成,不成,无重兵看管,这跟三岁幼童抱着金子招摇过市有什么区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