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羌人的危险暂时解除,他们这头肥羊又被南逃的流民武装盯上。
  还好大部分的流民帅有一定的家世,张十一郎出身典客令世家,随阿耶替朝廷朝聘过四方宾客,人又口角生风。
  元祯本着物尽其用的想法,命他前去交涉,几次都化险为夷。
  也有流民帅出身低微,不认什么王公世家,也不谈交情,非要抢夺车上的财物,元祯没有选择硬刚,而是命上官校尉且战且退,绕着一大圈才来到长江岸边。
  好不容易逃出虎口,死士们和世家子身上都挂了彩,孟医工给他们处理过伤口,众人又开始找船渡江。
  江面又宽又阔,因为世间不太平,岸边连一条渡船都没有。
  建邺就在眼前,元祯望江兴叹:若是能连人带马长出翅膀飞过去就好了。
  江边风大,顺着宽袖鼓起元祯的衣袍,萧夷光走近,给她的腿掖上一床薄毯,苟柔忙起来的日子里,通常由她来照顾元祯。
  “殿下在叹什么气?”
  元祯道:“孤在想怎么能尽快渡江。”
  从泛着白光的粼粼江面看向萧夷光,许是有南方烟水气的滋养,她的肌肤白皙如酥酪,元祯都想用调羹挖一勺尝尝。
  “渡过江后,八娘想要去哪儿?建邺还是会稽郡?”
  第30章
  像是随口一问,元祯的手指却在薄毯下捏成一团,目光也重新飘回对岸铺满绿锦的山丘。
  隔了十息之数,迟迟等不到萧夷光的回答,她屏起的呼吸逐渐变重,眼睛的神采黯淡。
  “孤明白了,到了建邺后,孤会派人送你去会稽。”
  她理解,萧夷光屈下身段照顾她许久,想必也见识到了这副躯体的脆弱,为长久计,不愿,也在情理之中。
  但在收服纨绔的那一日,萧夷光就像夜里生辉的明珠。她的见识与沉着,都让元祯眼前一亮。
  她思忖了几日,假若不能求娶,那就请萧夷光担任宫中女史。女史掌宫掖之政,甚至可以协助处理前朝奏事,平日接触的是太女、嫔妃,是极为清贵的去处。
  功臣、宗室和外戚家族都愿意将府中的坤泽、中庸送入宫中,一来跟随贵人左右,可替家族探知宫闱消息,二来,讨得主子喜欢,也能寻个好亲事。
  例如苟柔,就是出身颍川苟氏,元祯一日间见过谁,喝了几杯蜜水,她都了如指掌,宫外臣子在背后称苟柔为东宫尚书,见了她比见萧国相还诚惶诚恐。
  “殿下,妾其实——”
  萧夷光打断元祯的沉思,她明眸漾着秋水,丹唇轻启,还未说出后半句话,上官校尉如洪钟般的嗓门就震了过来:
  “殿下!殿下——”
  他们驻扎在一座小山丘上,俯视望去,元祯看到上官校尉身影穿梭在绿林间,骑马狂奔,她身后还有两名黑衣甲士紧追不舍。
  莫不是上官校尉遇到了敌手?不暇思索,萧夷光拔出腰间的匕首,挡在元祯身前。
  元祯松软的腰身挺直,她眯着眼睛看了会由远及近的甲士,伸手按下李大郎拉满的弓,“不要急躁,她们或许是孤的熟人。”
  上官校尉很快跑回山丘,她铜纸般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欣喜若狂道:“殿下,可以渡江了!属下找到了伏波将军!”
  话音刚落,两名甲士也飞驰过来,打头的是名身姿挺拔如松的少将军,她下马摘下头盔,露出与元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丹凤眼,不过眼神寒冷如剑,与元祯是一刚一柔的极致。
  “那罗延!终于教我等到你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