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七娘能得到兵强马壮的王太女亲,张十一郎也连忙钻营自己的生路:“殿下,小臣也要去建邺投奔阿姑,不如结伴一起走。”
  元祯回绝得干脆利落:“孤队伍里还有马车,走得慢,就不拖累张十一郎了。”
  “哪里哪里,小臣马匹的脚力也不快,再者,能为殿下效半点犬马之劳,也是小臣求不来的荣耀啊。”
  张十一郎巧舌如簧,一张嘴能把死人说活,正值生死关头,他对之前瞧不上的元祯又是作揖又是甜言蜜语。
  见元祯只冷冷的看着他,张十一郎汗流浃背,他忙用胳膊肘戳了戳顾七娘,要她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顾七娘张了张嘴,又为难的抿住,带上张十一郎,无疑是给王太女增加负担,但若是狠心不开口,这跟把朋友往死里推有什么分别?
  迟疑片刻后,顾七娘骨子里良善,还是没有见死不救,她犹犹豫豫道:“殿下,张十一郎与我们同路,可不可以一起回建邺?”
  元祯没有回答,后背却被人轻轻按了下,萧夷光提醒她借此机会笼络顾七娘。
  额上挤出几条缝,元祯看了眼张十一郎,又看瞅了下顾七娘,让眉间布满愁云。
  就在他们心提到嗓子眼的时候,她才悠悠道:“虽然孤与张十一郎没有交情,既然顾七娘开口,孤也不好拒绝。”
  张十一郎像溺水的人,若是元祯再晚一刻开口,一口气就喘不上来了,他大喜过望,作揖道:“今后小臣任凭殿下驱使。”
  “殿下,我也去建邺……”
  “我也去,带上我们一起走吧!”
  “……”
  张十一郎以厚脸皮胜出,世家子们也不甘人后,有几个明明不去建邺的,也改变了计划,非要攀上元祯这棵大树。
  像一群叮不到鸡蛋的苍蝇,他们不再顾着向八娘献殷勤,而都围上了元祯。
  一个也是带,一群也是带,这个局面元祯早有预料,但她没有轻易答应世家子们的请求,让上官校尉在一百步外的树上设了个靶子:
  “路上有多凶险,想必大家也有所见识,孤看你们手中都有弓箭,一个一个来,射中靶子的人就可以跟孤走。”
  王太女肯松口,世家子们求之不得,他们自幼学过骑射,为了射雁也在山林里磋磨了半个月,当即就有人挽弓搭箭,正中靶心。
  七八个人射过,只有一人脱了靶,但她放下弓立刻表示:“殿下,小臣是中庸,臂力不比他们乾元。阿耶是宫中太官令,传了一身灶上本事给小臣,小臣愿给殿下烹调路上饮食。”
  世家子也证实:“就是路边的野菜,经陈大娘之手也能做得香喷喷。”
  他们早就吃光了长安带的粮食,若是没有陈大娘,娇生惯养的世家子弟恐怕能饿死。
  恰好死士们还没做饭,元祯就让陈大娘露一手,她尝过再决定她的去留。
  陈大娘撸起袖子,拿出随身带的打火石,两下就把火生了起来。
  两只锅,她一只熬了豆粥,另一只小的则烧上开水,将揉好的面团切成韭叶的薄片,下入水中烫熟,拌上肉汁做成水饮饼,她盛出一碗奉给元祯品尝。
  只吃了一口,元祯的舌头都快鲜掉了,比起死士们弄熟的饭,这碗水饮饼称得上是龙肝凤髓。
  她连声赞叹:“好,做得是又快又好,日后就去王宫当差吧。”
  陈大娘子眉飞色舞,赶紧应下。
  一碗见底,陈大娘子极有眼色地奉上第二碗,元祯见锅里的水引饼不多,转而将第二碗赏给萧夷光。
  萧夷光稍一犹豫,在乾元们的注视下,接过水饮饼,启唇抿了口热汤,暖意从舌尖流到胃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