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3)
亲自将弩机交到元祯手上,萧夷光见那人紧抿着双唇,脸上极不情愿,却还是接了。
元祯道:“八娘终于肯信孤是清白的了。”
萧夷光装作听不出她的讥讽,放下身段,诚恳道歉:“此事是妾鲁莽,让太女殿下受惊。”
她身上凌厉之气消散,声音琅琅温柔,举止大方可亲,一阵风卷来,骑装裹住她窈窕的腰身,仿佛还是那个温婉如花的八娘,在场的乾元都失了神。
元祯把脸撇向一边,不去看她,嘴唇抿成一条线,更不会向萧八娘的美色屈服。
在桓医工的斋堂,萧夷光就见识过元祯得理不饶人的磨人劲儿,见她不言不语不理人,显然心中还憋着一股气,不禁感到头疼。
自己是咎由自取,也怨不得元祯生气,只是眼下萧夷光焦心稚婢,着实没空在这里开解人,她攀住雕鞍翻身上马,对元祯扭到一旁的脸道:
“妾的外甥女稚婢被人劫走,方才才得了消息,妾不能坐视不管,今日就当妾欠殿下一个人情,改日定还。”
“你!”
元祯刚想质问她拿什么还,一抬头却发现八娘狠狠抽了下马屁股,一人一马比闪电还快,飞也似的进了城门。
一点道歉的诚意也没有,她鼻子差点气歪,死士们也忿忿不平。
论身份,元祯贵为王太女,却让老兵们在长安城前肆意凌辱,结果萧八娘轻飘飘的几句道歉就妄想自己能原谅?
凭什么,就凭她是萧八娘?
————
昔日宾客盈门的仆射府静悄悄,廊下圆灯照亮一副副愁眉苦脸的面孔,连药圃里的花都跟着枯萎了几朵。
仆役们做事都蹑手蹑脚,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常在正院伺候的几位,言行进退更是比往日小心万分。
“阿母,大司马知道这件事吗?”
翘头案上有一幅未临完的字,这幅字写得龙翔凤翥,可惜魏夫人在听说稚婢失踪的那刻,腕子少见的一抖,就把她要送给女儿的字污出一块黑渍。
美丽的眉眼染上愁云,魏夫人道:“潼关外似乎又有战事,大司马被召进宫,一直没有回府。”
阿娘又带着萧恪等人在外搜寻,一直没得着消息。
府中无人做主,萧夷光将信掷于案上,她道:“既然如此,女儿去一会拓跋楚华又何妨。”
魏夫人下意识阻止:“不可!”
“有何不可?”萧夷光经过思虑,觉得此法可行,她胸有成竹道:“万年县在长安之南,不会突然出现太多鲜卑人,女儿到时带八百白袍军,埋伏四周,拓跋楚华纵有回天之力,也杀不出重围。”
许是被六娘这件事闹的,尽管萧夷光所言有理。魏夫人一想到要与女儿分离,心就跳得厉害,眼眶也莫名蓄了泪水。
她转身悄悄将眼泪拭去,手攥紧着笔架山上的狼毫,低声道:“可是拓跋楚华只要你一个人去见她,阿母一想到她的话,就为你担心。”
魏夫人舍不得女儿以身犯险。
萧夷光一心沉浸在如何排兵布局,如何解救稚婢,没有注意到母亲的痛心。她主意已定,就不会再改:“阿母放心,女儿同子敬一起去,到时让他率人藏在外头。”
萧子敬是六娘的亲弟,稚婢的阿舅,平日练武读兵书,倒也是个可靠的人选。
一声轻叹,魏夫人劝不动女儿,只好嘱托:“早去早回,要记得阿母也不会睡,还在府中等你。”
“您尽管去陪六娘歇着,女儿很快就会回来。” ↑返回顶部↑
元祯道:“八娘终于肯信孤是清白的了。”
萧夷光装作听不出她的讥讽,放下身段,诚恳道歉:“此事是妾鲁莽,让太女殿下受惊。”
她身上凌厉之气消散,声音琅琅温柔,举止大方可亲,一阵风卷来,骑装裹住她窈窕的腰身,仿佛还是那个温婉如花的八娘,在场的乾元都失了神。
元祯把脸撇向一边,不去看她,嘴唇抿成一条线,更不会向萧八娘的美色屈服。
在桓医工的斋堂,萧夷光就见识过元祯得理不饶人的磨人劲儿,见她不言不语不理人,显然心中还憋着一股气,不禁感到头疼。
自己是咎由自取,也怨不得元祯生气,只是眼下萧夷光焦心稚婢,着实没空在这里开解人,她攀住雕鞍翻身上马,对元祯扭到一旁的脸道:
“妾的外甥女稚婢被人劫走,方才才得了消息,妾不能坐视不管,今日就当妾欠殿下一个人情,改日定还。”
“你!”
元祯刚想质问她拿什么还,一抬头却发现八娘狠狠抽了下马屁股,一人一马比闪电还快,飞也似的进了城门。
一点道歉的诚意也没有,她鼻子差点气歪,死士们也忿忿不平。
论身份,元祯贵为王太女,却让老兵们在长安城前肆意凌辱,结果萧八娘轻飘飘的几句道歉就妄想自己能原谅?
凭什么,就凭她是萧八娘?
————
昔日宾客盈门的仆射府静悄悄,廊下圆灯照亮一副副愁眉苦脸的面孔,连药圃里的花都跟着枯萎了几朵。
仆役们做事都蹑手蹑脚,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常在正院伺候的几位,言行进退更是比往日小心万分。
“阿母,大司马知道这件事吗?”
翘头案上有一幅未临完的字,这幅字写得龙翔凤翥,可惜魏夫人在听说稚婢失踪的那刻,腕子少见的一抖,就把她要送给女儿的字污出一块黑渍。
美丽的眉眼染上愁云,魏夫人道:“潼关外似乎又有战事,大司马被召进宫,一直没有回府。”
阿娘又带着萧恪等人在外搜寻,一直没得着消息。
府中无人做主,萧夷光将信掷于案上,她道:“既然如此,女儿去一会拓跋楚华又何妨。”
魏夫人下意识阻止:“不可!”
“有何不可?”萧夷光经过思虑,觉得此法可行,她胸有成竹道:“万年县在长安之南,不会突然出现太多鲜卑人,女儿到时带八百白袍军,埋伏四周,拓跋楚华纵有回天之力,也杀不出重围。”
许是被六娘这件事闹的,尽管萧夷光所言有理。魏夫人一想到要与女儿分离,心就跳得厉害,眼眶也莫名蓄了泪水。
她转身悄悄将眼泪拭去,手攥紧着笔架山上的狼毫,低声道:“可是拓跋楚华只要你一个人去见她,阿母一想到她的话,就为你担心。”
魏夫人舍不得女儿以身犯险。
萧夷光一心沉浸在如何排兵布局,如何解救稚婢,没有注意到母亲的痛心。她主意已定,就不会再改:“阿母放心,女儿同子敬一起去,到时让他率人藏在外头。”
萧子敬是六娘的亲弟,稚婢的阿舅,平日练武读兵书,倒也是个可靠的人选。
一声轻叹,魏夫人劝不动女儿,只好嘱托:“早去早回,要记得阿母也不会睡,还在府中等你。”
“您尽管去陪六娘歇着,女儿很快就会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