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她们谈话间酒食已经摆好,都是乡间饮食,没有华贵菜肴,但能看出已经尽刘芷所能。
刘芷为元祯斟了一杯酒,刚要奉上,元祯忙举起茶杯,指着双腿道:“司马见谅,我身有重疾,从来是不沾酒的,只能以茶相敬。”
刘芷没有勉强,但她不免多瞧了几眼元祯,道:“我从前听闻郑大人的家甥,乃广陵王太女,也如贵人一般双腿有疾。不过贵人的气色不错,王太女殿下见不得风,身子恐怕还弱些,也不知近些年可好。”
坐在她面前的元祯汗流下来,她道:“腿疾哪里是容易医好的,我此行去长安,也是为了求医问药。”
“贵人要去长安?!”
刘芷手中的酒差点撒到衣襟上,她顾不得用布擦拭,极力劝道:“陈留离长安不远,前些日子我听说羌人与大将军在潼关打了几仗,白袍军兵力疲弊,恐怕支撑不了多时。贵人再去长安,那就是去送死!”
元祯面上惊讶,心中却生出窃喜,大将军越自顾不暇,阿父与丹阳就越安全,听相国的话果然不错。
她吃了几筷苟柔布好的菜,道:“一路赶来,总不好无功而返。司马放心,我等只在长安逗留两日,寻到名医就将他聘请到江州,应是无事。”
“那就速去速回,听说羌人发红眼赤,专门来抢夺中原的财宝坤泽。”
刘芷边说着边摸上腰间宝剑,她激昂道:“长安城最耀眼的珠宝莫过于萧八娘的倾国之貌,羌人也听说了八娘的美名,屡屡遣使来要,被大司马直接斩杀了使节。他们睚眦必报,不会轻易甘心,不久后长安城下必有恶战。”
第9章
趁着午时天气热,大路小道上都鲜少人烟,元祯等人休息片刻就计划上路,又拿出银钱向刘芷购买干粮与水。
刘芷不肯收,推拒得十分诚恳:“若无贵人们杀了个出其不意,我这点人马还不知要力战到什么时候。”
她命人将酒食撤下后送给受了伤的部曲,又让人重新拿出庄园出产的米粟,装了两袋子给元祯绑到车上,“陈留去长安还有三日的路程,这些粟米足够贵人们吃到长安。”
元祯不善与人客套,见刘芷一再推拒苟柔手中的钱囊,便道:“既然司马不收,那我们就把银子送给为坞堡受伤的部曲吧,请司马代我们转交。”
她进堡后看到不少因昨夜受伤而发烧的部曲,坞堡缺医少药,照看的人只能用湿布给他们的额头降温。
部曲得不到及时医治,不仅战力会下降,还会因畏惧杀敌而不肯出力。有了这些钱,刘芷就可以为他们请医工治病疗伤。
既然是送给大伙,刘芷也不便再推辞,收下钱囊后一分不留,全交给亲信去买药。
元祯的车马走到十里外的哨塔,刘芷也亲自骑马送到哨塔处才停住。
离别之际,刘芷拿出一架精巧的弩和一桶小箭,交给元祯,“这只弩是我跟随郑大人时学会做的,今日送给贵人,路上若再遇到流民,即便拉不开强弓,也可用弩箭自保。”
元祯又惊又喜,接过后发觉弩身光滑,没有一点木茬,想来刘芷用心打磨过多遍。
弩比箭准头高,重量轻,上手用着也快,朝廷曾屡次下诏不许民间私藏弩箭,一旦在家中查到就是流放的大罪。
刘芷能拿出来相赠,一来是看阿舅的面子,二来就是对她的信任是极深了。
元祯真心谢过,让苟柔放到车上,自己要时时把玩,又道:“司马有将帅之才,眼看天下即将大乱,何不现在就去江州投奔郑大人?”
风吹过田埂上初绿的麦苗,又抚过刘芷背后的发梢,她坐于马上向广袤的田地、三两的茅舍深情凝视,最终长叹一声:
“我这坞堡虽大,其实多为老弱病幼,他们走不到江州,也打不过流民。若不是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愿抛弃故土,我又不能只将青壮乾元带走从军,留老弱等死,就守一日算一日。”
她若是贪图富贵之人,当初就不至于辞去司马军职,回乡保护父老了。
元祯惋惜道:“司马义勇双全,不去江州效力,着实是族叔的损失。” ↑返回顶部↑
刘芷为元祯斟了一杯酒,刚要奉上,元祯忙举起茶杯,指着双腿道:“司马见谅,我身有重疾,从来是不沾酒的,只能以茶相敬。”
刘芷没有勉强,但她不免多瞧了几眼元祯,道:“我从前听闻郑大人的家甥,乃广陵王太女,也如贵人一般双腿有疾。不过贵人的气色不错,王太女殿下见不得风,身子恐怕还弱些,也不知近些年可好。”
坐在她面前的元祯汗流下来,她道:“腿疾哪里是容易医好的,我此行去长安,也是为了求医问药。”
“贵人要去长安?!”
刘芷手中的酒差点撒到衣襟上,她顾不得用布擦拭,极力劝道:“陈留离长安不远,前些日子我听说羌人与大将军在潼关打了几仗,白袍军兵力疲弊,恐怕支撑不了多时。贵人再去长安,那就是去送死!”
元祯面上惊讶,心中却生出窃喜,大将军越自顾不暇,阿父与丹阳就越安全,听相国的话果然不错。
她吃了几筷苟柔布好的菜,道:“一路赶来,总不好无功而返。司马放心,我等只在长安逗留两日,寻到名医就将他聘请到江州,应是无事。”
“那就速去速回,听说羌人发红眼赤,专门来抢夺中原的财宝坤泽。”
刘芷边说着边摸上腰间宝剑,她激昂道:“长安城最耀眼的珠宝莫过于萧八娘的倾国之貌,羌人也听说了八娘的美名,屡屡遣使来要,被大司马直接斩杀了使节。他们睚眦必报,不会轻易甘心,不久后长安城下必有恶战。”
第9章
趁着午时天气热,大路小道上都鲜少人烟,元祯等人休息片刻就计划上路,又拿出银钱向刘芷购买干粮与水。
刘芷不肯收,推拒得十分诚恳:“若无贵人们杀了个出其不意,我这点人马还不知要力战到什么时候。”
她命人将酒食撤下后送给受了伤的部曲,又让人重新拿出庄园出产的米粟,装了两袋子给元祯绑到车上,“陈留去长安还有三日的路程,这些粟米足够贵人们吃到长安。”
元祯不善与人客套,见刘芷一再推拒苟柔手中的钱囊,便道:“既然司马不收,那我们就把银子送给为坞堡受伤的部曲吧,请司马代我们转交。”
她进堡后看到不少因昨夜受伤而发烧的部曲,坞堡缺医少药,照看的人只能用湿布给他们的额头降温。
部曲得不到及时医治,不仅战力会下降,还会因畏惧杀敌而不肯出力。有了这些钱,刘芷就可以为他们请医工治病疗伤。
既然是送给大伙,刘芷也不便再推辞,收下钱囊后一分不留,全交给亲信去买药。
元祯的车马走到十里外的哨塔,刘芷也亲自骑马送到哨塔处才停住。
离别之际,刘芷拿出一架精巧的弩和一桶小箭,交给元祯,“这只弩是我跟随郑大人时学会做的,今日送给贵人,路上若再遇到流民,即便拉不开强弓,也可用弩箭自保。”
元祯又惊又喜,接过后发觉弩身光滑,没有一点木茬,想来刘芷用心打磨过多遍。
弩比箭准头高,重量轻,上手用着也快,朝廷曾屡次下诏不许民间私藏弩箭,一旦在家中查到就是流放的大罪。
刘芷能拿出来相赠,一来是看阿舅的面子,二来就是对她的信任是极深了。
元祯真心谢过,让苟柔放到车上,自己要时时把玩,又道:“司马有将帅之才,眼看天下即将大乱,何不现在就去江州投奔郑大人?”
风吹过田埂上初绿的麦苗,又抚过刘芷背后的发梢,她坐于马上向广袤的田地、三两的茅舍深情凝视,最终长叹一声:
“我这坞堡虽大,其实多为老弱病幼,他们走不到江州,也打不过流民。若不是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愿抛弃故土,我又不能只将青壮乾元带走从军,留老弱等死,就守一日算一日。”
她若是贪图富贵之人,当初就不至于辞去司马军职,回乡保护父老了。
元祯惋惜道:“司马义勇双全,不去江州效力,着实是族叔的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