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衡乃大国,可底下的百姓若是连温饱都无,岂不是要让外国看尽了笑话!”
  听他的话,耿德佑气了个仰倒。
  户部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右侍郎是他的人,维他命是从,偏生这个左侍郎总在一些事上跟他意见相左,要跳出来碍他的事。
  “那你且说说,若是不高收丁税,怎么才能让国库充裕起来?以国库现在的空虚度,倘若出了一点事,都没有银子能拨的出去!”
  他连连冷笑:“辛大人体恤百姓,可真有了祸事,国库无银你拿什么来体恤?靠你那体恤百姓的心吗?”
  辛梁才一噎,一句“贪官人人掏出点钱国库就能充裕起来”被他含在唇齿间,却丝毫不敢说出去。
  静站着的容烨兀地笑了声:“耿大人真真是为民着想。”
  怼人怼得心头畅快了分的耿德佑心头一突,听他说话就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是对的。
  只听得容烨道:“国库空虚是不能长久,耿大人为民着想提出加税一事,倒是不无不可。”
  “只是……”他话头一转,悠悠道,“辛大人所言非虚,突然加税,只会让本就困苦的百姓更加难以生存。”
  “不妨这样。”
  他唇角挂着一抹笑,语调懒散,含笑道:“南下十三城因着地理位置和气候,富商多集于此,少有贫困户。他们多加两成税务,亦不会生出无法自给自足的祸事来。北上十二城里,六成的城池贫民居多,便降税一成,以缓解民生疾苦。”
  “耿大人以为如何?”
  耿德佑脸色僵硬,心道他以为如何?不如何!
  给南下城池加税两成不说,还要给北上城降税?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他微微侧头,朝静站在中书令前的尚书令看了眼,余光注意到轻轻晃动了下的笏板,他心头一定,道:“税收若不同,南下城百姓定是不愿,此举有失公允,倘若他们大闹,拒不交税该如何是好?”
  “拒不交税?”
  容烨轻笑:“谁不交税,便扔到北上城去。耿大人当官兵是摆设么?这点事若都做不得,便趁早给做得的人腾地儿罢。”
  “岂能如此!”
  耿德佑瞪大眼,被他三言两语堵得说不出话。
  他再朝尚书令看去一眼,满心焦急,心道您再不说话,摄政王都要把事儿定下了!
  本来是要给自身捞些好处的,北上城如何关他们何事?他们要的只是银子!
  少了小半的人口税,钱充国库后捞都捞不到多少油水!
  好在尚书令不是来当吉祥物的,见势不对,他出列,低眉道:“臣有异。”
  “陛下,摄政王心系民生,怜民心疾苦,此等圣心臣万分钦佩。”
  “然,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倘若南北税收不同,酿造南北对立之祸端不说,南下城也并非所有人都富裕,交的起多加的两成税。此番区别对待,只会激起民怨,实乃不妥。”
  “林大人说得是。”容烨笑了下,“既如此,那要不干脆别多收这两成税?毕竟如您所言,贫民交不起呐。”
  “国库若要富足,总要做些取舍。”林鸠道,“一起收税虽然对弱势群体有所压迫,可如今春耕在即,必不会那般紧张。反而若按你所言会生出些变故,实非良策。”
  他带头说话,底下的人便一个个出列,附和着他的决定。如今容烨手底下的人少,此番一动作,优劣势尽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