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十数声后,天空开始闪烁。
  皇帝这才满意,继续说:“太子德才兼备,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有什么请求?”
  太子不绕弯子,直接催促:“儿臣不负父皇所托,已收服倭乱,唯有解除海禁一事,还请父皇尽快定夺。”
  皇帝哽住:“太子,你已将倭寇除去,海禁可防止再生倭乱。此事不必再提。”
  听到太子的请求,众大臣本来还担心,好在圣上没有同意。
  殿下终归太年轻,不懂得其中利害。
  这一政策严禁走私,使藩国只能通过朝贡体系与大赵贸易,为国库带来多少利润。
  太子垂下眼眸,眼角挂着冷笑。
  就知道父皇和众朝臣会赖账,不过他有办法让父皇点头。
  “儿臣除倭至今,未见到任何异象,不想在京中看见遍地绿植,父皇可知发生了何事?”
  众臣不明所以,皇帝却猛然一惊。
  发生何事,他自然知道。神人每次收获金光,京城的绿植都要疯长一遍。
  对了,神人除倭已经过去两月了,为何没有金光?
  皇帝作为多年上位者,太子一提醒,自然秒懂。
  难道必须要解除海禁,真正阻止大赵百姓变成“倭寇”,这件事才算完成。神人才能助大赵获得金光?
  可是此事关乎国库,神人获取金光的机会还有很多。
  这次的金光能有多少,是否值得……
  他眼神变换,正在权衡利弊。
  【皇帝和各位大臣真是太笨了,账都不会算。】
  外放已经加载出来。
  于清浅看过他们在朝堂的讨论,知道他们都认为海禁不仅防止倭寇壮大,还能充盈国库。
  【事实证明海禁只会把越来越多的自己人转变为“倭寇”,而且对本土的经济造成打击。】
  【海外贸易这么挣钱,你居然拒之门外!那些藩国本来就向往中原文化,拥有大量金银珠宝,就愿意换咱国家的茶叶丝绸。
  福州广州这些地方,和海外直接贸易,本该最为发达……哎,搞什么闭关锁国,愚蠢呀。】
  皇帝和众臣被骂蠢,现场气温陡降。
  大臣们不好把怒气发泄到神人身上,于是一道道死亡视线射向于爹。
  于爹低垂着头,满头大汗。
  本来还在为自己被圣上提拔到正五品、可以上朝而沾沾自喜。现在只想有多远躲多远。
  反观那逆女,惹出祸端却面不改色!
  太子唇角微微勾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