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3)
“瞧韦才人的意思,是将韦家流放和韦武斩首之事,怪罪到了本宫头上。”沈知姁挑了挑眉,直接了当地问韦才人:“才人难道是手上有证据?”
“若是没有证据,那才人就要罪加一等了。”
韦才人被问的一愣:她在深宫中,自然不知道外头政事的弯弯绕绕,对于韦家覆灭的细节更是一概不知。
她唯二确信的消息,就是自家父亲,和昌王、平郡王谋反之事,确实毫无关联;而先前定国公府被诬之事,韦家的确参与其中,且是领头之一。
再结合韦氏倒台后,获益最大的人是复职回来的定国公沈厉,加上前面对后宫诸多事件的重新梳理,最终推算出了沈知姁。
若问证据,韦才人确实是没有的,她所相信的,是自身的推算和直觉。
“嫔妾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猜想,请娘娘给嫔妾加罪。”韦才人只觉自己死路一条,敛起面上的疲乏,只剩下坦然面对的不悔和棋差许多招的叹息:“只求娘娘放过嫔妾的族人。”
她动用堂姑留下的人时,就预见到了自己可能会落得这个结局。
此时韦才人心头无波无澜,唯一一点不甘,就是自己才进宫,还没来得及推动家族晋升,就已经没有了希望。
就好像一位苦读多年的读书人,怀着梦想进了考场,希望能凭借自身的本事为家族带来荣光,可刚提起笔,就被通知家族得罪,失去了考试的资格。
韦才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想着据自己推出的结论,再尝试挣扎一番。
沈知姁看到韦才人眼底的不甘,轻笑了一下,轻描淡写驳了韦才人的话:“本宫无权降罪你的族人,惟有天子才能追究。”
“韦才人,相信韦氏参与谋反的是天子,下令抄家流放、斩首韦武的亦是天子。”
“结果到头来,你将罪责都扣在本宫身上,本宫觉得甚是委屈。”
沈知姁的嗓音轻飘飘,恍若从树上落下的一枚酸果,砸在韦才人冷若死灰的思绪中。
她眼睛圆睁,用一种震惊、撼然、恍悟又带了一分奇怪的眼神看向沈知姁。
——不论先前,韦才人是如何猜测沈知姁藏拙设计,都不曾怀疑过对方对于尉鸣鹤的真心。
毕竟人前,那样时刻温柔明亮、爱慕痴情的目光,是做不得假的。
可方才沈知姁的话语,不论是语气还是内容,都让人感受不到半分的温情。
若要硬究情绪,只有冷笑和嗤嘲。
韦才人发觉了这一点,不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沈知姁那句“天子下令”上。
沈知姁勾了勾唇,娓娓开口分析:“你猜想是本宫害了韦氏,必定是建立在某些基础上——比如,韦武曾经联合慕容丞相一齐陷害我父兄,抑或是此次韦氏倒台,定国公府受益最多。”
“可是韦才人呀,你似乎忘了,在朝堂上官员更替、你死我活的时候,不是有一人一直在得利么?”
“咱们,咱们的父亲族人,在那人眼中,不过都是棋子罢了。”沈知姁的嗓音渐渐冷下,如坠寒冬:“只要能巩固他的地位,棋子的死活,他并不在意。”
伴着沈知姁冷然的尾音坠下,韦才人脑中就有轰雷想起,一道明黄的身影出现在她眼前。
“……娘娘是指,陛下?”韦才人额上冒出涔涔冷汗,有些不可置信地低声说出口,掌心生出一片冰冷的粘腻。
是呀,她怎么忘了,朝堂龙椅之上,有一位永远的胜利者。
不论是当初的韦氏,还是复起的沈氏,都是势弱的那一方。交接更替间,流失的权势全都涌向金灿灿的龙椅。
沈知姁轻轻叹惋一声:“所以韦才人,你可恨错了人,也报复错了对象。”
“现在这种情况,你连重新报复的机会都没了。” ↑返回顶部↑
“若是没有证据,那才人就要罪加一等了。”
韦才人被问的一愣:她在深宫中,自然不知道外头政事的弯弯绕绕,对于韦家覆灭的细节更是一概不知。
她唯二确信的消息,就是自家父亲,和昌王、平郡王谋反之事,确实毫无关联;而先前定国公府被诬之事,韦家的确参与其中,且是领头之一。
再结合韦氏倒台后,获益最大的人是复职回来的定国公沈厉,加上前面对后宫诸多事件的重新梳理,最终推算出了沈知姁。
若问证据,韦才人确实是没有的,她所相信的,是自身的推算和直觉。
“嫔妾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猜想,请娘娘给嫔妾加罪。”韦才人只觉自己死路一条,敛起面上的疲乏,只剩下坦然面对的不悔和棋差许多招的叹息:“只求娘娘放过嫔妾的族人。”
她动用堂姑留下的人时,就预见到了自己可能会落得这个结局。
此时韦才人心头无波无澜,唯一一点不甘,就是自己才进宫,还没来得及推动家族晋升,就已经没有了希望。
就好像一位苦读多年的读书人,怀着梦想进了考场,希望能凭借自身的本事为家族带来荣光,可刚提起笔,就被通知家族得罪,失去了考试的资格。
韦才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想着据自己推出的结论,再尝试挣扎一番。
沈知姁看到韦才人眼底的不甘,轻笑了一下,轻描淡写驳了韦才人的话:“本宫无权降罪你的族人,惟有天子才能追究。”
“韦才人,相信韦氏参与谋反的是天子,下令抄家流放、斩首韦武的亦是天子。”
“结果到头来,你将罪责都扣在本宫身上,本宫觉得甚是委屈。”
沈知姁的嗓音轻飘飘,恍若从树上落下的一枚酸果,砸在韦才人冷若死灰的思绪中。
她眼睛圆睁,用一种震惊、撼然、恍悟又带了一分奇怪的眼神看向沈知姁。
——不论先前,韦才人是如何猜测沈知姁藏拙设计,都不曾怀疑过对方对于尉鸣鹤的真心。
毕竟人前,那样时刻温柔明亮、爱慕痴情的目光,是做不得假的。
可方才沈知姁的话语,不论是语气还是内容,都让人感受不到半分的温情。
若要硬究情绪,只有冷笑和嗤嘲。
韦才人发觉了这一点,不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沈知姁那句“天子下令”上。
沈知姁勾了勾唇,娓娓开口分析:“你猜想是本宫害了韦氏,必定是建立在某些基础上——比如,韦武曾经联合慕容丞相一齐陷害我父兄,抑或是此次韦氏倒台,定国公府受益最多。”
“可是韦才人呀,你似乎忘了,在朝堂上官员更替、你死我活的时候,不是有一人一直在得利么?”
“咱们,咱们的父亲族人,在那人眼中,不过都是棋子罢了。”沈知姁的嗓音渐渐冷下,如坠寒冬:“只要能巩固他的地位,棋子的死活,他并不在意。”
伴着沈知姁冷然的尾音坠下,韦才人脑中就有轰雷想起,一道明黄的身影出现在她眼前。
“……娘娘是指,陛下?”韦才人额上冒出涔涔冷汗,有些不可置信地低声说出口,掌心生出一片冰冷的粘腻。
是呀,她怎么忘了,朝堂龙椅之上,有一位永远的胜利者。
不论是当初的韦氏,还是复起的沈氏,都是势弱的那一方。交接更替间,流失的权势全都涌向金灿灿的龙椅。
沈知姁轻轻叹惋一声:“所以韦才人,你可恨错了人,也报复错了对象。”
“现在这种情况,你连重新报复的机会都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