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 / 3)
“如此一来,尉鸣鹤说不得会大加赏赐,让范院使顺利离开。”
*
正说着,外头的箬兰与连翘脚步匆匆地进来,禀报尉鸣鹤即将到达之事。
芜荑手脚麻利地收了桌上的茶盏,带着诸葛院判先下去。
沈知姁则是坐在了窗下的美人榻上,伸手弄乱了些许鬓发,旋即缓了缓情绪,让自己迅速进入“喜极而泣”的状态。
——经过两年多的联系,沈知姁已经能在几个呼吸间挤出眼泪。
这也是尉鸣鹤爱吃软的缘故。
于是乎,当尉鸣鹤脸上洋溢着笑容、大步跨进瑶池殿正殿时,看到的就是沈知姁一张桃花样的娇面,含笑带泪,似喜似哭。
细眉轻蹙间,就让尉鸣鹤心上微疼,被带出心疼、焦急之意。
“阿姁,这是天大的喜事,你怎么哭了?”尉鸣鹤收了脚步声,缓步上前,像对待一件独一无二、脆弱易碎的瓷人,用丝绸帕子小心拂过沈知姁脸上的泪痕。
等轻手轻脚地擦拭完后,尉鸣鹤捧着帕子,忽然惊道:“不好,这是冰绸帕,乍一下凉人得很——阿姁,你可有觉得不舒服么?”
似乎是因为沈知姁“小产之事”的影响,尉鸣鹤变得比上回更加敏感小心,有种恨不得替沈知姁承担所有风险的感觉。
沈知姁轻轻啜泣着,并不回答尉鸣鹤的问题,而是扑到对方怀中,柔软好听的嗓音微颤:“昨晚,我梦见小沅了。”
“他手上拿着一条拇指大小的金蛟,说是要送给我。”
“没想到,没想到今日院判来诊平安脉,居然诊出我有孕了!”
对尉沅,对这个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尉鸣鹤始终怀着未曾保护好对方的悲痛与歉疚。
沈知姁衣裙上的血迹,如同一块印记,深深刻在尉鸣鹤的脑海中。
他与沈知姁一起,为尉沅烧过可爱小巧的肚兜小鞋,为尉沅抄写过祈福的经书,为尉沅主持过七七祭礼。
这样铭心的参与历程,使得“尉沅”这个名字,成为尉鸣鹤心中沉甸甸的一块区域,不可触碰,并将对其的情感,加倍投放到了沈知姁的身上,成为对沈知姁爱意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骤然听到尉沅的名字,再听内容,尉鸣鹤不由得相信,眼角微湿,低头在沈知姁鬓角边留下温柔一吻:“咱们都知道的,小沅是个好孩子。”
这个孩子,必定是小沅见自己亲生父母一直惦念着自己,所以特意送来的。
“好了好了,别哭了,等会儿小沅在天上看见了,还以为咱们不喜欢他送来的弟弟呢。”尉鸣鹤搂着沈知姁,彼此互相依偎了片刻,才再次开口,像是哄孩子一样耐心劝慰。
“好,我听阿鹤的。”沈知姁小小地吸了一下鼻子,从尉鸣鹤怀中起身,破涕为笑道:“可是阿鹤,说不准小沅送来的是妹妹呢。”
“阿姁忘记了,你方才不是说了,小沅送来一条金蛟么?”尉鸣鹤俊秀的长眉挑起,眉心一动,唇角含了三分笑意:“朕昨晚闲暇时读了一本地方志,正是曾经有化龙之事的龙州。”
“上面提到,天子俱是真龙天子,而皇子则是江海中的蛟龙,经过天子的点拨教导,才能化蛟为龙。”
“这不是正合了阿姁的梦?也合了朕的心意。”
“原来竟有这样的说法。”沈知姁杏眸圆睁,圆翘的眼尾还挂着一滴眼泪,瞧着可怜又可爱:“我都不曾听过,还是阿鹤见多识广,不愧是大定的君主。”
见尉鸣鹤颇为自得地轻哼一声,又含着得意的笑来帮自己拭泪,沈知姁赶紧佯装羞涩,将尉鸣鹤推开:“阿鹤不许靠太近,我刚刚才哭过,一点儿都不好看。”
借着拿帕子擦脸的功夫,沈知姁用指甲在自己掌心狠狠掐了两下,才止住自己的笑意。
那本《龙州地方志》自然是有的,不过放在尉鸣鹤御桌上的,是经过沈知姁亲自编纂的版本,在较为靠前的地方加了尉鸣鹤所述的故事。 ↑返回顶部↑
*
正说着,外头的箬兰与连翘脚步匆匆地进来,禀报尉鸣鹤即将到达之事。
芜荑手脚麻利地收了桌上的茶盏,带着诸葛院判先下去。
沈知姁则是坐在了窗下的美人榻上,伸手弄乱了些许鬓发,旋即缓了缓情绪,让自己迅速进入“喜极而泣”的状态。
——经过两年多的联系,沈知姁已经能在几个呼吸间挤出眼泪。
这也是尉鸣鹤爱吃软的缘故。
于是乎,当尉鸣鹤脸上洋溢着笑容、大步跨进瑶池殿正殿时,看到的就是沈知姁一张桃花样的娇面,含笑带泪,似喜似哭。
细眉轻蹙间,就让尉鸣鹤心上微疼,被带出心疼、焦急之意。
“阿姁,这是天大的喜事,你怎么哭了?”尉鸣鹤收了脚步声,缓步上前,像对待一件独一无二、脆弱易碎的瓷人,用丝绸帕子小心拂过沈知姁脸上的泪痕。
等轻手轻脚地擦拭完后,尉鸣鹤捧着帕子,忽然惊道:“不好,这是冰绸帕,乍一下凉人得很——阿姁,你可有觉得不舒服么?”
似乎是因为沈知姁“小产之事”的影响,尉鸣鹤变得比上回更加敏感小心,有种恨不得替沈知姁承担所有风险的感觉。
沈知姁轻轻啜泣着,并不回答尉鸣鹤的问题,而是扑到对方怀中,柔软好听的嗓音微颤:“昨晚,我梦见小沅了。”
“他手上拿着一条拇指大小的金蛟,说是要送给我。”
“没想到,没想到今日院判来诊平安脉,居然诊出我有孕了!”
对尉沅,对这个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尉鸣鹤始终怀着未曾保护好对方的悲痛与歉疚。
沈知姁衣裙上的血迹,如同一块印记,深深刻在尉鸣鹤的脑海中。
他与沈知姁一起,为尉沅烧过可爱小巧的肚兜小鞋,为尉沅抄写过祈福的经书,为尉沅主持过七七祭礼。
这样铭心的参与历程,使得“尉沅”这个名字,成为尉鸣鹤心中沉甸甸的一块区域,不可触碰,并将对其的情感,加倍投放到了沈知姁的身上,成为对沈知姁爱意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骤然听到尉沅的名字,再听内容,尉鸣鹤不由得相信,眼角微湿,低头在沈知姁鬓角边留下温柔一吻:“咱们都知道的,小沅是个好孩子。”
这个孩子,必定是小沅见自己亲生父母一直惦念着自己,所以特意送来的。
“好了好了,别哭了,等会儿小沅在天上看见了,还以为咱们不喜欢他送来的弟弟呢。”尉鸣鹤搂着沈知姁,彼此互相依偎了片刻,才再次开口,像是哄孩子一样耐心劝慰。
“好,我听阿鹤的。”沈知姁小小地吸了一下鼻子,从尉鸣鹤怀中起身,破涕为笑道:“可是阿鹤,说不准小沅送来的是妹妹呢。”
“阿姁忘记了,你方才不是说了,小沅送来一条金蛟么?”尉鸣鹤俊秀的长眉挑起,眉心一动,唇角含了三分笑意:“朕昨晚闲暇时读了一本地方志,正是曾经有化龙之事的龙州。”
“上面提到,天子俱是真龙天子,而皇子则是江海中的蛟龙,经过天子的点拨教导,才能化蛟为龙。”
“这不是正合了阿姁的梦?也合了朕的心意。”
“原来竟有这样的说法。”沈知姁杏眸圆睁,圆翘的眼尾还挂着一滴眼泪,瞧着可怜又可爱:“我都不曾听过,还是阿鹤见多识广,不愧是大定的君主。”
见尉鸣鹤颇为自得地轻哼一声,又含着得意的笑来帮自己拭泪,沈知姁赶紧佯装羞涩,将尉鸣鹤推开:“阿鹤不许靠太近,我刚刚才哭过,一点儿都不好看。”
借着拿帕子擦脸的功夫,沈知姁用指甲在自己掌心狠狠掐了两下,才止住自己的笑意。
那本《龙州地方志》自然是有的,不过放在尉鸣鹤御桌上的,是经过沈知姁亲自编纂的版本,在较为靠前的地方加了尉鸣鹤所述的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