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何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嫁人生子,和常人一样度过此生。】
  金阳终破云而出,萧芫眸中微澜的波光渐渐归于平静。
  物是人非,可与不可,只在一念之间,无非选择而已。
  人心最易变,也最难变,自洽自在,方能心生安稳。
  前世,她的安稳……
  便是那一隅荒弃的院落吗?
  为什么呢?
  为什么,那般自厌自毁,近乎以命逼迫。
  又为何遗忘,让自己,傻傻地度过经年,傻傻地至死都想见他一面,执念成魔。
  第107章 母族
  一场秋雨一场寒, 轻容纱绫整理入库,华裳层层叠叠,越叠越厚, 到了这两日,已围上了绒边抵御寒风。
  尚服局送来预备好的冬衣,女官候了许久也不见召见,心中略有忐忑, 看向屏风旁侍立的松枝。
  松枝专管与六局对接事宜,今日, 也是松枝向她传令。
  却见她怔怔望着屏风之内某处,女官清咳一声提醒,才得了个稍候的眼神。
  内殿,萧芫倾身拿起被姑母放在书案上的奏折,打开,一句一句看过去, 越看越慢,也越艰难。
  时值深秋, 京城冷瑟萧条, 同样的时节,于边关而言,已如初冬。
  这封奏折, 就是请求为边关将士增制冬衣,同时由北向南,逐步开展征兵。
  明面上看, 这只是支撑前线度过难熬的冬日, 可实质上,却意在为前线的全面溃败铺后路。
  战时供需一个月以前便已步入正轨, 无论军需还是兵力皆已完备。
  莫说冬衣这等生活所需,便是战车火药,也在源源不断地往边关运送,始终保持着略微冗余的状态。
  如此,朝臣依旧觉得不够,无非是不信岳伯伯真的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大败至今已有月余,边关始终固守城邦,一封捷报也不曾传回,而守城牺牲的将士,却在不断增加。
  莫说朝臣了,便是萧芫自己,心中也捏了把汗。
  往下看,朱红的御笔批复,令五日后再议。
  萧芫看向太后。
  “姑母,岳伯伯之前承诺的时间,便是这几日吗?”
  太后颔首,“如果顺利,捷报后日便可传回。”
  后日,那李晁的批复还预留了两日,若此次乾武之患无法尽除,再做长远打算。
  奏折放回原处,再例行几桩内宫事务,便令传尚服局女官入内。
  冬衣遵循往年旧例,先是太后,后是萧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