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3)
“是。”
“她亲口说的?”
“对。”
“可笑,从古至今就没有人用乌桕树的种子做过蜡烛,她一个黄毛丫头哪来的口气?竟然敢如此信口开河?”
昨日之前,戚夫人没有把刘旋放在眼里,但是昨日之后,刘旋已经成为戚夫人的眼中钉了。
因为自从她当上刘邦的宠妾之后,还没有人敢当面对她那么不客气,偏偏刘旋就敢,她不仅敢,竟然还有办法让刘邦站在她那边,而不帮她做主。
虽然刘邦昨日没有帮她做主,但是戚夫人不会,也不敢怨上刘邦,而是把账都算到了刘旋的头上。
原本戚夫人想着就冲着刘邦昨日对刘旋的态度,她想找她麻烦的话说不定还得另辟蹊径,结果没想到只是过了一个晚上而已,刘旋就主动把机会送到她手上了。
婢女想了想,问道:“会不会是她从哪儿得到了一个秘方,所以知道怎么用乌桕树的种子做蜡烛?”
“你傻呀?”戚夫人想都不想就道,“换做是你会做蜡烛的秘方,你会把它教给别人吗?”
婢女想都不想就道:“肯定不会。”
蜡烛多贵呀,要是她知道怎么制作蜡烛的话,那么她肯定把制作方法藏得严严实实的,当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怎么会随随便便就教给别人?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你说刘旋上哪儿得到这样一个秘方?”戚夫人说,“要我说,肯定是她那个黄毛丫头想要出风头。”
戚夫人的眼睛转了转,然后突然露出一个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地帮她出一出风头。”
第21章 张良的提醒。
不过半天的时间,刘旋能用乌桕子做出蜡烛的消息就跟插上了翅膀似的,一下子在虞县传开了。
“公子你知道吗?现在外面都在传大王家的女公子可厉害了,居然能够用乌桕子做出蜡烛来。”书童一边把给张良熬好的中药端到他的面前,一边跟他说起自己刚刚在外面听说的消息。
张良问:“用乌桕子做蜡烛?”
“对。”书童问,“公子你说这是真的吗?用乌桕子做蜡烛我还是闻所未闻呢。”
“我也闻所未闻。”张良对蜡烛并不陌生,出身贵族世家的他,不仅拥有一个当宰相的祖父,也拥有一个同样当宰相的父亲,可以说在张良散尽家财为韩国报仇之前,他从来没有过过什么苦日子。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蜡烛是奢侈品,而对于曾经的张良来说,蜡烛只是日用品而已。
张良从前并没有特意去了解过蜡烛,但是他至少知道制作蜡烛的原材料有哪些,而这些原材料里面显然不包括乌桕子。
张良虽然见过乌桕树,但是从未见过乌桕子,所以他没有办法判断乌桕子究竟能不能做出蜡烛,不过他很好奇:“这件事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厨房啊。”书童说,“公子我去给你熬药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厨房的人,听他们一说,我才知道原来今天女公子一大早就去厨房了……”
难得见自家公子有心思听八卦,书童更加来劲了,立马就把自己听到的、关于刘旋今天早上在厨房熬煮乌桕子,以及她和萧遥的对话通通都告诉了张良。
张良原本还奇怪今天为什么莫名其妙会传出这样一个消息,毕竟刘旋昨日才抵达虞县,这里的人除了刘邦和萧何他们之外,其他的人基本不认识刘旋。
所以他们压根不可能知道刘旋会不会用乌桕子做蜡烛,就像他们压根不知道刘旋就是救出吕雉他们的最大功臣。
因为刘邦还没有对外宣扬这件事。
但是得知刘旋今天做过什么后,张良就不奇怪了,他突然起身,边匆匆往外走边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乌桕子能做蜡烛,我得去看看。”
“看看没什么问题,但是公子你好歹先把药喝了吧?”书童刚小心翼翼地端起药,一抬头却发现张良都已经走没影儿了。 ↑返回顶部↑
“她亲口说的?”
“对。”
“可笑,从古至今就没有人用乌桕树的种子做过蜡烛,她一个黄毛丫头哪来的口气?竟然敢如此信口开河?”
昨日之前,戚夫人没有把刘旋放在眼里,但是昨日之后,刘旋已经成为戚夫人的眼中钉了。
因为自从她当上刘邦的宠妾之后,还没有人敢当面对她那么不客气,偏偏刘旋就敢,她不仅敢,竟然还有办法让刘邦站在她那边,而不帮她做主。
虽然刘邦昨日没有帮她做主,但是戚夫人不会,也不敢怨上刘邦,而是把账都算到了刘旋的头上。
原本戚夫人想着就冲着刘邦昨日对刘旋的态度,她想找她麻烦的话说不定还得另辟蹊径,结果没想到只是过了一个晚上而已,刘旋就主动把机会送到她手上了。
婢女想了想,问道:“会不会是她从哪儿得到了一个秘方,所以知道怎么用乌桕树的种子做蜡烛?”
“你傻呀?”戚夫人想都不想就道,“换做是你会做蜡烛的秘方,你会把它教给别人吗?”
婢女想都不想就道:“肯定不会。”
蜡烛多贵呀,要是她知道怎么制作蜡烛的话,那么她肯定把制作方法藏得严严实实的,当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怎么会随随便便就教给别人?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所以你说刘旋上哪儿得到这样一个秘方?”戚夫人说,“要我说,肯定是她那个黄毛丫头想要出风头。”
戚夫人的眼睛转了转,然后突然露出一个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地帮她出一出风头。”
第21章 张良的提醒。
不过半天的时间,刘旋能用乌桕子做出蜡烛的消息就跟插上了翅膀似的,一下子在虞县传开了。
“公子你知道吗?现在外面都在传大王家的女公子可厉害了,居然能够用乌桕子做出蜡烛来。”书童一边把给张良熬好的中药端到他的面前,一边跟他说起自己刚刚在外面听说的消息。
张良问:“用乌桕子做蜡烛?”
“对。”书童问,“公子你说这是真的吗?用乌桕子做蜡烛我还是闻所未闻呢。”
“我也闻所未闻。”张良对蜡烛并不陌生,出身贵族世家的他,不仅拥有一个当宰相的祖父,也拥有一个同样当宰相的父亲,可以说在张良散尽家财为韩国报仇之前,他从来没有过过什么苦日子。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蜡烛是奢侈品,而对于曾经的张良来说,蜡烛只是日用品而已。
张良从前并没有特意去了解过蜡烛,但是他至少知道制作蜡烛的原材料有哪些,而这些原材料里面显然不包括乌桕子。
张良虽然见过乌桕树,但是从未见过乌桕子,所以他没有办法判断乌桕子究竟能不能做出蜡烛,不过他很好奇:“这件事是从哪儿传出来的?”
“厨房啊。”书童说,“公子我去给你熬药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厨房的人,听他们一说,我才知道原来今天女公子一大早就去厨房了……”
难得见自家公子有心思听八卦,书童更加来劲了,立马就把自己听到的、关于刘旋今天早上在厨房熬煮乌桕子,以及她和萧遥的对话通通都告诉了张良。
张良原本还奇怪今天为什么莫名其妙会传出这样一个消息,毕竟刘旋昨日才抵达虞县,这里的人除了刘邦和萧何他们之外,其他的人基本不认识刘旋。
所以他们压根不可能知道刘旋会不会用乌桕子做蜡烛,就像他们压根不知道刘旋就是救出吕雉他们的最大功臣。
因为刘邦还没有对外宣扬这件事。
但是得知刘旋今天做过什么后,张良就不奇怪了,他突然起身,边匆匆往外走边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乌桕子能做蜡烛,我得去看看。”
“看看没什么问题,但是公子你好歹先把药喝了吧?”书童刚小心翼翼地端起药,一抬头却发现张良都已经走没影儿了。 ↑返回顶部↑